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2021-04-25 15:28陈小燕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3期
关键词:文化理解文化融合小学英语

陈小燕

【摘要】通过英语学习,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并对各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修养、懂礼节、有责任心的人。在认知他国文化的同时,学生要对本民族、本国家充满信心,认同本土文化,并成为本国文化的推介者。英语课本中的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实现交流互鉴、思辨文化内容、提高文化意识的价值诉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的理解能力,促进他们对本土优秀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师的一項重要任务。

【关键词】小学英语;文化感知;文化比较;文化理解;文化融合

英语教学专家王蔷指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由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方面构成。而文化意识就是指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国家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和社会责任感的人。通过英语学习,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文化,并对各国文化形成正确认知,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有修养、懂礼节、有责任心的人。在认知他国文化的同时,学生要对本民族、本国家充满信心,认同本土文化,并成为本国文化的推介者。英语课本中的文化内容,有助于学生实现交流互鉴、思辨文化内容、提高文化意识的价值诉求。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跨文化的理解能力,促进他们对本土优秀文化和世界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跨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挖掘和运用教材中的文化内容,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每一位英语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美国语言学家爱德华·萨丕尓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的存在。”文化的生命在于传播,这是文化得以生存的力量。PEP小学英语教材的文本内容注重主题性、交际性、趣味性,重视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并把中外国家的节日文化、风景名胜、风俗习惯等文化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学生能在学习中能自然而然地对中外文化进行感知、理解以及对比,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习语言知识,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汲取文化精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形成自尊、自信、自强的良好品质,并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跨文化沟通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英语学科学习不仅需要知识的积累,还需要深入理解其精神内涵,并将优秀文化进一步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和品行。这是一个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过程。在小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深挖教材文本内容,提升文化感知意识

通过对教材的研究,我们发现有关文化意识的内容比比皆是。作为教师的我们除了要让学生理解教科书里的知识,还要引导他们利用文本提供的丰富文化资源,挖掘在文本背后的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们可以根据各个单元的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文化信息,讨论文章中所蕴含的内涵和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有意识地促进学生的文化认知,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意识,汲取外国文化的精髓,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在PEP五年级下册U6的Read and Write的课文The World Robot Exhibition中,课文借参观世界机器人展的话题,分别呈现了加拿大、日本、西班牙以及中国的特色文化元素。笔者首先让学生在阅读、学习文章的过程中,找出以上几个国家的特色文化元素:加拿大的枫叶、日本的寿司、西班牙的音乐、中国的功夫。然后让他们结合课前的预习(对四个国家的资料搜集),以小组交流的形式,交流一下他们对这几个国家的认知程度,并讨论为什么课文会选用这几项东西作为这几个国家文化元素的代表。学生交流的热情非常高涨,对于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基本能回答出来。为了加深学生对于这几个国家文化的了解,笔者准备了有关这几个国家代表文化介绍的PPT,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特别是讲到中国功夫的代表人物——李小龙在国际的影响力时,学生都非常兴奋,民族自豪感表露无遗,学生都纷纷表示要像李小龙一样,要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

二、创设语言学习环境,形成文化比较意识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非常注重语境的创设,尽量使学生能在比较真实的情景中接触语言、运用语言,文化意识的渗透也一样。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会利用各种手段,为学生创设相对真实的环境,对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对比,从而达到认知、理解不同文化的目的。

在教PEP五年级下册U4B.Let's Talk有关生日主题的对话时,除了创设生日的场景外,笔者还利用视频对比,引导学生观察中西方庆祝生日的共同点及不同之处。学生通过生动的视频引导,纷纷发言讲出自己生日,除了吃生日蛋糕,还会吃妈妈煮的红鸡蛋、“长寿”面,除了会收到生日礼物外,还会收到生日红包等等,气氛非常热烈。笔者借着学生的兴致,进一步点出:其实吃面条和红鸡蛋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着生日的人以后的生活红红火火、益寿延年。现在加入了面对生日蛋糕上的蜡烛许愿、吹蜡烛、吃生日蛋糕等,其实就是中西文化的融合,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生日礼物、生日红包也是一样的缘由。学生听完讲解,都异口同声地发出:“原来这样!”的感叹,脸上表现出一种恍然大悟的表情。

在认识中西方文化异同的同时,了解不同国度的法规等的异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课外知识也并不十分丰富,在英语学习中适时地向他们渗透不同国家在某些规则上的异同,可以引起他们的兴趣,更可以丰富他们的课文知识。例如,在教授PEP六年级上册U1有关交通工具与交通规则的内容时,学生通过学习,懂得了交通灯的规则在每个国家的要求都是基本相同的,但对于在美国骑自行车必须戴头盔的规则却觉得比较新鲜。在A.Let's Talk部分,认识交通图标的内容中,很多学生对于“You must look right before you cross the road. You can see this on the road in Hong Kong.”的图标及表述表示不解。学生的提问已在笔者的意料之中,因为香港遵循的是英国的交通规则,而我们日常要遵守的交通规则是中国的法规。于是,笔者就把课前搜集的了一个有关香港交通规则说明的视频,在学生提出疑问后播出。视频中简洁明了地介绍了香港曾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大部分的法律法规都受英国的影响较大,其中包括交通规则,人与车辆均靠左行走、汽车驾驶座位的设置等情况。正因为这些约定俗成的交通规则,人们在过马上时才会先“Look right.”。视频后,笔者进一步介绍了分别与中、英两国相同交通规则的其他国家,使学生们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同时也引导他们一定要懂得无论到哪里,我们都要先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及风俗习惯,尊重他们的法律与习俗,做一个高素质的国际公民。

猜你喜欢
文化理解文化融合小学英语
从“技术理性”到“文化理解”:当代音乐教学范式的转向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