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教,童声悦读

2021-04-25 15:28伍炯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3期
关键词:记录表大人亲子

伍炯

一、教学研究目标

《温儒敏论语文教育》中指出:“新编语文教材特别强调读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学语文,喜欢读书,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为孩子们的一生打下坚实的底子。教材特别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比如小学一年级六七岁孩子还不认字,就先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读栏目,读故事,童话童谣等,以激发读书兴趣来开蒙。”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经年累月的积累和沉淀,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是家长和学生共同成长的过程,亲子阅读能带动学生和家长一起“爱阅读”。

一年级统编版教材“和大人一起读”的阅读材料,充满童真童趣,具有儿童文学的审美价值,正是让学生爱上阅读的好“食材”。家长对“和大人一起读”的栏目困惑颇多,不知道该扮演什么“角色”。通过“和大人一起读”栏目把学生领进阅读大门,促进“和大人一起读”,让家长真正共同参与非常有必要。

二、教学实践研究

第一阶段:搭建平台,开启“亲子阅读新模式”

策略一:动员家长搭建平台,引领亲子阅读

借家长会宣传阅读乐趣,倡导多阅读。明确大人角色是:陪伴、倾听、激趣、答疑。依托文本,制定“读书小建议”渗透阅读方法。其次,利用家长资源,召集“领头羊”率先开创班级频道(荔枝FM1981401)“和大人一起读”平台,并制作详细注册、录制、投稿的指引,在班群具体指导家长使用该平台。最后,每位学生通过平台录播,投稿,收听录音、点赞和评论。通过平台,学生们的听、评、学、练(模仿)都得到了锻炼。

课上,教师讲解品读,课下家委带头示范,“和大人一起读”顺利走上正轨:学生们像小主播一样开始朗读。

策略二:奖励机制与记录同步,提升阅读效果

针对儿童阅读由浅入深的发展规律,通过实践三次反复修改的“记录表”登记反馈阅读情况。记录表由阅读“题目、日期、用时、形式、情况”组成,大人填写。学生填写“故事中的人物”“最有趣的地方”,为自己评星。指引更明确,细化到按每个不同的故事作指引。

设置“最动听声音孩子(妈妈、爸爸)、最有创意、最佳合作、最佳主播、最佳互动”等十个奖项。评比志愿者家长组成“听审团”,逐篇听,认真评,提名奖励名单,期末颁发奖状。

策略调整:一学期后,因家长的知识素养和普通话水平不一,对阅读理解造成朗读的效果出现良莠不齐。因此,我们按照八个“和大人一起读”的文本体裁重新划分读的要求指引。一学年结束,凭借16份记录表的引导,家长尽量做到“大人参与,实现共读”,一起聊,一起读;一起悟,一起演。奖励机制在刺激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同时,带动个别不积极的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效果得到改善。善于朗读的家长也引起我们开展下阶段“引进课堂”的思考。

第二阶段:携手“阅读爸妈”拓展特色阅读课堂

策略一:“阅读妈妈”走进“我爱阅读”课堂

结合“我爱阅读”栏目,发挥家长积极效应,引进“阅读妈妈进课堂”。与家长开展“阅读沙龙”备课,家长主讲、教师幕后。家校携手,打造八节生动有趣,各具特色的“阅读课堂”:以“我爱阅读”文本为基础,读文识字,朗读成诵,拓展与文本有关诗词。或朗读原著,或聆听典故趣事,或做与文本相关的游戏……学生对这些既熟悉又陌生的语言文字十分感兴趣,欣然阅之、读之。课堂新增设现场录制集体朗读,朗朗读书声,声声入手机,声声读童心。学生们每次下课第一句就是:我今晚回家录朗读投稿去!这样的阅读互动大力带动了家庭阅读延续性,此策略可以继续延用。

策略二:“阅读爸妈”开创国学课堂

乘着学校引进国学教材的东风,在“和大人一起讀”和“我爱阅读”的基础上,三年级开创“走进国学,读整本书”的活动。先召集8名志愿家长(6位妈妈和2位爸爸),拟定分八次给学生们讲述《弟子规》的总叙和七篇分述。课程由“趣知屋”“乐读斋”“善品堂”“开悟轩”“回味阁”五部分组成。“读懂经典,讲述故事,扩展知识”形成了班级特有的阅读风格。

通过以上策略,学生阅读兴趣盎然。拓展课外知识之余,家长们阅读水平也相应提高,特别是酷爱文学的“才爸才妈”可以在课堂上以各种媒介手段与全班学生共阅读。但是,我们发现,“朗读”依然停在课内,没有像温教授说的向课外延伸。于是,我们琢磨着如何利用新媒体让朗读更好玩呢?

策略三:“朗读小打卡”成为班级阅读标签

2018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笔者在班Q群发起“为您朗读一分钟”打卡活动。起初旨在让学生坚持每天在群里一分钟的语音展示。每天一个小主题,依据课后延伸布置以自然现象、动植物为主的相关诗词、选段。内容必须“自寻”+“自选”,尽量做到不重复,这激起了学生们天生好奇的性格,乐此不疲地翻书、朗读、聆听。遗憾的是不断刷屏。基于此弊端,从6月19日改用微信“小打卡”程序。不仅自己读,还能自由选听同学的朗读和评论、点赞。形式认可后,打卡主题也相继丰富。新媒介搭建的朗读平台,学生们既锻炼朗读,也互相学习,在欣赏同伴的同时提升自己的语感。

三、研究的成效与反思

(一)研究成效

2016年11月22日,我们在荔枝FM1981401平台上传第一个录音《拔萝卜》到2018年7月,共发布学生们“和大人一起读”录音1039条;从最初的一个故事只有十几二十个学生录播,到现在几乎每次都是全班42人参与;从开始的简单朗读,到如今朗读完后有亲子互动问答;从初期的简单录制,到如今学生们配选音乐背景、同步认真填写阅读记录表。

2018年6月19日,我们在微信“小打卡”第一次闯关打卡开始,到2019年4月,42个家庭参与共坚持打卡201天。打卡的内容不断扩展,有讲故事,也有朗读诗词并释义,有课内美文选读,也有课外精彩推荐;有考前复习时的诵读诗词竞赛,也有放假时向同学推荐一本自己喜爱的课外书;有声音打卡,也有照片展示自己的写字作品。从家长调查问卷反馈的感受中,我们切实感受到研究成效显著:

1.亲子关系更加融洽。

2.榜样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3.表达能力逐步提高。

4.知识面不断扩大。

5.阅读能力显著提高。

(二)反思及下一步研究的思路

通过本项目的教学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存在以下问题需待进一步的研究:

1.对于如何录制声音而又不影响视力的问题要做进一步的详细指引,设想通过评选“打卡速度王”来把控打卡时间。

2.进入中年级,读懂整本书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另一个提升点,我们计划和家长共同开发基于新媒介阅读载体的学生课外阅读资源库。

猜你喜欢
记录表大人亲子
大人的快乐
从科学探索坊中的“被记录”现象谈开
小学语文 “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
一觉醒来给你大人级卷发
记录大班幼儿科学探索活动的有效方法
我的班主任大人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