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心灵之窗,塑造阳光心态

2021-04-25 15:28李敏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3期
关键词:校园暴力关爱

李敏英

【摘要】校园暴力事件严重损害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这需要教育工作者通过努力,帮助受害者走出心理阴影,调整他们的心态,引导施暴者改过自新,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校园暴力;阳光心态;关爱

笔者从教以来,每一届学生中都会有个别学生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和性格缺陷问题。这一部分学生格局不够大,自尊心强,遇事冲动,不善于交往,心存自卑。即使是一个很小的矛盾或语言摩擦,都会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更應多一点去了解去关爱这些最需要了解关心的学生,疏导他们消极的心理状态,培养他们积极、宽容、感恩、乐观和自信的阳光心态,使他们重新找回自我,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晓之以理,以柔制刚

教师对于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可能采用高压、威慑等方式去处理问题。这种做法不能真正解开学生的“心锁”,更不会让学生从内心敬佩教师,长期下去反而便师生关系疏离、紧张,甚至恶化。

笔者以前教过一个学生小张,脾气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和同学打架,事后还推卸责任。了解到他爱面子、好表现的性格,于是,笔者安排他当值日班干进行约束、转化。经过一段时间,笔者发现他在学习和纪律方面有了进步。正当笔者认为对他的教育见成效的时候,他的毛病却又犯了。笔者严厉批评他并要求家长来学校,他竟然把笔者前几天上课用书轻拍了他一下,说成大力打了他的头来“威胁”笔者,后来还心虚地说现在不痛了。最后当他走出办公室的时候,笔者察觉到他眼神带有一丝“胜利”的得意。想到那个眼神,笔者就不安了。如果这件事情不处理好,他会误以为做错事耍赖就可以逃避责任,甚至会在家长面前把教师的正确教育行为误导为“体罚”,造成家长的误会。第二天,笔者找他来谈话,笔者问他:“你对老师有很多不满的地方吗?”他马上摇了摇头,笔者接着说:“你为什么把老师轻轻一拍提醒你说成大力打了你?”他说:“我最不喜欢别人拍我的头,叫家长来,我少不了被严厉批评,而且我都有了很大进步了,你还这么严厉批评我,我很委屈。其实,我知道你对我好,我还想送什么圣诞礼物给你呢!”听了他的解释,笔者哭笑不得。于是,笔者首先肯定他的感恩之心,并为他的进步高兴。接着,笔者真诚地向他道歉,表示不知道“拍他的头会让他如此抗拒”,并告诉他,那天之所以那么严厉,是因为看到他又犯错误,很着急。小张听后不好意思地低下头。于是,笔者趁机说:“我们约定吧,往后老师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大胆提出来,你做错事情的时候也要学会承担,做个真正的男子汉,好吗?”然后,笔者还和他分享了《脾气与钉子》的故事,引导他控制情绪,不要随便乱发脾气。一学期后,他的坏脾气有了好转,还做了科代表,中考成绩优良。

后来,笔者反思这件事:如果当时没有放下面子、架子,没有和他进行推心置腹地谈话,没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结果会不一样。为师者,承认自己的错,就是为了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感受教师是真诚的。这样,他才会“听其言,信其道。”笔者始终坚信用爱心、耐心,多采用换位思考,一定会真心感化学生的心灵。

二、重温亲情,融化坚冰

结合工作实际来说,我们发现家庭对学生的成长影响甚大。在“家庭结构或功能不健全”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学生,他们可能出现不合群、嫉妒、仇恨、自卑等心理,缺乏感恩、诚信、理解、体贴等品质,他们日后容易出现校园暴力的倾向。

笔者班有一位学生小高,平时喜怒无常、沉默寡言,很难融入班集体,一言不合,就会有某些暴力倾向。后来通过家访了解到,他父母在他一出世时将就他交给远在外省的姑姑照顾。到初一后,小高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与家人的关系有些僵硬。也有任课教师认为他难以管教,笔者并没有放弃,坚信能感化他。通过观察,笔者发现小高喜欢下象棋。于是,笔者成立了象棋兴趣小组,在活动课上寻找机会让他展示。当同学们向他投欣赏的目光时,他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同时,笔者将他安排在优秀的学习小组,让更多的优秀学生帮助、带动他。慢慢地,小高和同学的关系逐渐好转。此外,笔者经常打电话向他妈妈表扬小高每一天的小小进步。小高妈妈一开始不相信,因为她觉得凡是教师的电话都是来告状的,所以一接到教师电话,她就精神高度紧张。通过电话表扬学生,让家长感受班主任是朋友,是真心为孩子好。后来,小高妈妈非常愿意配合笔者,采纳了笔者的建议,一起帮助小高。一学期后,小高的变化很大,他上课认真听讲,作业也认真起来了。他的妈妈也反映,小高在家也常常露出阳光的笑容,与妹妹和谐相处,一有空就主动抱妹妹且逗她笑。

由此可见,教师要少指责,要用爱去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多换位思考,多给予一份理解、一份同情。学生们肯定能发芽、开花,成为有用之才。

三、擒“贼”先擒“王”,逐个击破

一些学生在与人有矛盾冲突时,会纠集多人欺负发生矛盾的另一方,造成校园欺凌事件。由于牵涉学生较多,班主任在处理这类事件时,往往很棘手。笔者认为,首先要了解清楚事件的“带头人”,俗话说:“擒贼先擒王。”稳住“带头人”,逐个击破,才能瓦解“小团伙”。如,笔者在任教7班时,有一天午休,本班的小明伙同小丁、小波和小张集结在走廊与本班纪律委员小源发生肢体冲突,导致小源受伤。值日班长和周围学生见状立即上前拉开四人,并扶着受伤的小源来办公室找笔者。笔者第一时间把小源带去校医室,然后通知双方学生家长到校,向学校领导汇报情况,并将四个学生隔离,了解事情缘由。

(1)了解真相,瓦解“阵营”

为了解事情的起因,笔者先调取走廊和课室监控视频了解大概的情况。接着,也向围观的学生了解情况,然后再对参与这件事情的学生逐个询问了解,最终水落石出。原来早上自修课时小明讲话,被纪律委员小源记名。小明立即向小源解释讲话原因是借书,并要求小源删除名字。小源坚持不删。这使得小明感觉很没面子。于是,午休时,小明找来小丁他们在走廊与小明理论,言语过激,导致出手打人。

猜你喜欢
校园暴力关爱
浅析校园暴力犯罪的成因、特点及预防
宁波旦可韵服饰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从中美校园暴力案件报道出发思考相关法律问题
青少年恶劣事件频发引发对刑事责任年龄的思考
让关爱成为留守儿童心底的阳光
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
浅析大众传播中的“媒介暴力”现象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试论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四要素”
新形势下预防校园暴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