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学案导学”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21-04-25 15:28黄少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3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体育新课程

黄少云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教学模式逐渐从台前走向幕后,代之而来的是各种不同的新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打破“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灌输型”教学方式,以导为主,先学后教,极大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强身健体中渗透生命教育理念,有利于培育身心健康的新时代综合型人才。

【关键词】初中体育;新课程;学案导学

一、“学案导学”的教学理念

“学案导学”是新课改下的教学新模式,以教师设计的学案为载体,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是教与学的优化组合。它像一座桥梁,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连接。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通过“学案导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预习兴趣、探索精神,正确地确立学习目标和策略,加强课堂教学互动,从而使教学更接地气,学生的知识建构更完善,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学案导学”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1.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确立学习目标

初中体育鲜有学生感兴趣,然而为了考试达标,不得不硬着头皮上的学生不在少数。出现体育课上请假条不少,尤其是女生,害怕上体育课。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少正确认识,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丧失兴趣是关键。在新课改的影响下,笔者决定在教学中启动“学案导学”的模式,首先从教材的编排入手,在通读体育教材的基础上,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例如,有的学生胆量大,什么体育项目都敢试一试;有的学生平衡力强;有的学生偏好于球类;有的学生怕水,怕上游泳课……将学案设计突出重点,将难点分解,明确用什么方法去解决重难点问题,便于学生理解。例如,学习肩肘倒立,重点是快速后倒举腿。学生先进行尝试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体会自己的动作,是否快速后倒举腿,学生可以互助学习。通过学案,可让学生对自身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明确学习目标,逐步突破重点、难点后,就会发现体育课并不难,从而减弱“畏难”心理,如,在练习技巧的组合时,笔者通过小组合作练习为单位的方式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小组讨论、探究、互助等形式解决了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还促进了学生间的团结互助。学生们在自身的进步中拥有了成就感,在体育过程中就会感受到快乐,渐渐不再恐惧、逃避上体育课,并能在学案的引导下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有的放矢。让学生们在体育课堂中感受身心愉悦,有了自信,学生的兴趣也就会越来越浓。可见,将无趣变有趣,让学生学有意趣,考量一个教师的真本事和人格魅力。

2.有效指引学生进行课堂教学互动

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启发式教学。教學中,启发和互动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学需要互动,课堂才能“活”起来,“学案导学”可以有效指引学生进行互动,在“教”和“学”中相互促进,有效产生教学共振。笔者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互动教学:

(1)出示学案,学生自学

课前一天将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大体了解教学流程,明确上课的内容、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要求学生在家先进行自学,尤其是一些比较难的动作,了解熟悉,有疑问可以通过咨询父母或同学,教师解疑。教师在课前根据学习内容进行尝试练习,要求全体学生参与,不要求掌握标准动作,先尝试,然后指点,逐步标准化。

(2)自学检测,讨论交流

课中根据学生的预习和教师检查学案的情况简要讲解新知识内容,导学中各小组按照学案的指导让学生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进行讨论、帮助、纠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动作方法。笔者尤其重视及时总结学生在此过程中的重、难点,根据情况进行指导、解决,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教学指导后的交流,让已经学会的学生指导还没有学会的,并在巩固练习中让学生一点点进步。

(3)当堂检测,自我展示

在体育课时,利用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项目检测或动作比赛,通过展示,检查学生掌握新知识内容的情况和表现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效呈现,并且让学生在互相评价、互相激励中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体验成功的喜悦。

(4)拓展延伸,下发学案

体育精神可以拓展延伸到各个学科,如,笔者在篮球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蹦床的动作来加强弹跳力;通过远距离的投射,锻炼学生的判断力和灵活性。当每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时,整个队伍的实力就上来了。通过个体练习延伸至团队练习,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比赛,可以让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得到有效提高,学生的德育无形中也渗透其中。此外,笔者会根据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适当布置课后作业,继续巩固练习,使动作达到自动化。下课时下发下一节的预习学案,并根据内容精心点拨,提高学生的预习效率。

(5)了解生情,引导乐学

初中学生的生命个性更具独特性、差异性,教师尤其需要了解学生的身体情况、学习情况。例如,在进行激烈的体育项目练习时,要课前了解哪些女生是在生理期的,注意选择合适的练习。这样,可以避免学生的尴尬和不自在,让学生乐于学习。此外,游戏教学法也是学生乐于学习的一种方式,通过组配学生,如,将活泼型的学生和内向型的学生混合组配,在预习学案中笔者会例举几个游戏,抛砖引玉,让学生写出感兴趣又适合的游戏,经过小组讨论决定用哪种游戏或轮流,如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度,达到学中乐、乐于学的教学效果。

3.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一份科学完整的学案包括预习学案和巩固学案两种模式,学生在预习学案中可以了解学习内容,并根据学案进行探索和思考,怎样的方法更适合自己?比如,在12分钟跑的教学中,首先要在学案中让学生明确这是一种有氧、低强度的运动,然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运动量进行思考,是否可以增加到15分钟?出现气短是为什么?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变这种现象?等等在运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后,在不断的总结反思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如此,我们发现,学生在适当增加强度后,有序坚持下去,不仅有利于学生清楚自身的体能,也有利于1000和800米跑测试的轻松完成。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初中体育新课程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学案导学”之我见
篮球教学中三步上篮教学方法研究
2009年语文新课程《考试大纲》修订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