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增强小学生心理抗挫力

2021-04-25 15:28阮少壮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3期
关键词:个案班主任工作

阮少壮

【摘要】心理抗挫力是指面对逆境或遭遇挫折时的处理能力。如果一个学生的心理抗挫力差、心灵过于脆弱,无法正确面对挫折,这对于他以后的成长与漫漫的人生必将是一个消极的因素。面对抗挫力差的学生,教师要以充分的爱心与耐心,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学生心理抗挫力差的原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对待环境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挫折,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灵。

【关键词】心理抗挫力;班主任工作;个案;反思与启示

一、案例解说

2012年,我新接手了刚刚升上四年级的班级。在与原班主任交谈的过程中我记住了一个名字——小A。小A的特点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或遇到困难时会出现消极情绪和大哭的现象。原班主任在谈及他时连连摇头说这样的学生很难教。

(一)问题发现:聚焦小A

小A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他便会一声不吭、默默流泪,甚至出声大哭,仿佛受尽了许多委屈,尔后叫他做什么他就偏偏不做什么,并以不上课等行为来发泄心中的情绪,并且要两三个小时才能把情绪缓解过来。三年级的他还有过因做不出一道数学题而离开教室不上课,在校园里到处游荡、让班主任四处寻找的事件。是什么原因使得小A总不能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呢?

(二)问题症结:解读小A

我与小A的妈妈面谈了许久,小A的妈妈说:小A从小就受不了困难和挫折,每每遇到困难和挫折,他便会把家门一甩,独自一人出去外面游荡。回来后父母因怕这么小的他再次出走、担心他的安全,便极力安慰,帮他解决困难,并且在生活中对他做出许多让步,任何稍微有点困难的事情或者学习上的难题都不会让小A做,更没有对他出走的行为进行教育。近两年来,小A的爸爸因下岗在家,情绪不好,有时小A犯了错误,爸爸便会以打骂相对,打骂后没有对小A进行教育引导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小A的妈妈也很担心爸爸的教育会使小A的性格更加走向极端。

与小A的妈妈面谈之后,我仔细地分析了小A的情况:教育的不当造成了孩子的心理抗挫力差。案例中的小A心灵过于脆弱,无法以积极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主要原因在于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对他的一再让步,让他的意识里总有“我不想面对困难”;还在于父母在他犯错误之后没有以正确的方式引导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其父亲打骂而不加教育的做法让他产生叛逆心理,继而更加反感遇到困难和挫折;更重要的在于父母在小A出现闹情绪时没有及时转移他的压力,对其压力的出现进行归因。

(三)问题解决:增强抗挫力

1.对策与方案实施

(1)家校合作,增强抗挫力

我将对小A的分析与看法与小A的家长进行了交流,建议小A家长在小A的学习与生活中要特意设置一些小小挫折或者困难,当他面对困难大哭的时候要先让其情绪缓解,冷静处理,不要因为他闹脾气使性子就不停哄他。要让小A意识到困难和挫折不会因为自己的闹脾气而改变。并向小A家长说明了教育在于耐心引导而不在于打骂的道理。建议其父母要通过强化目标的手段增强其抗挫力,在小A最想获得的物品上设置晋级关卡,从最容易过的关卡开始,比如,接受父母的安排就是一关;遇到不会写的字能用查字典解决又是一关;一天中遇到困难或挫折闹情绪的次数不断减少又是闯过一关。再者,切勿将家长自己的不良情绪附加于孩子的教育当中。在发现小A有出走的想法时要以严厉的态度及时制止,并在他情绪平缓后给他讲明出走行为的危险。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找机会培养他的兴趣爱好,引导他在遇到挫折时可以通过听音乐、看书等他喜爱和感兴趣的东西正确排解心中的不快。家长也可通过这样的方式排解心中压力,给孩子起到榜样的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连成一线,才能使学生的心灵健康成长有更好的呵护。

(2)教师关爱,走进学生心灵

小A妈妈提到,小A喜欢的人说的话比较乐于接受。我经常找小A聊天,和他聊聊他感兴趣的话题,我还和小A的妈妈一起带小A出去游玩,他十分开心,他渐渐像接受一个朋友那样接受了我,并开始信任我,喜欢与我交谈。在与他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的抗挫力差的原因有三个:首先是对事情的认识不理性。孩子对于错误的认识主要是停留在他自我评价的体系里;再次是解决问题能力的不自信。一个孩子对于挫折或者困难的出现,要有足够的信心去解决,小A从小生活在赞誉声中,他的自信完全来自于别人对他的肯定,一旦遇到困难,他便会担心没有能力解决,害怕失去别人的肯定;最后是问题归因能力较弱。一个孩子有解决困难或挫折的办法是来自于他对问题的归因,找到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不断增强自我的信心。

对于小A抗挫力差的原因分析,我用了以下三种方法对他进行心理矫正:

①用班会课增强抗挫力。团体心理矫正对于抗挫力的培养效果会更好,人在团体中会产生为团体争取荣誉的冲动,我抓住这一点,在班会课上设置了增强抗挫力游戏,用勺子运兵乓球的游戏,运球勺子从大变到小,难度不断晋升。小A在集体争取胜利的目标下,从开始的退缩到后来的积极,不断增强抗挫力。

②用故事增强自信心。我是一名语文教师,为了提高大家的表达能力,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信心,我开设了课前讲故事——名人励志故事。每一位学生都要上台讲,用一个个故事感化小A,引导他向名人学习。轮到小A时,他讲了孙中山如何面对挫折的故事,从他的讲述和表情中,我看到了他的信心。

③用运动增强忍耐力。运动是一个人压力释放的好方法,也是锻炼忍耐力的有效途径,我经常利用下午第三节辅导课,带领学生长跑,小A也在其中。我带着他们跑,一跑就是十圈,开始小A只能跑两圈,但看着同学们都能跑十圈,他也渐渐增加了跑步的圈数,对其后来的耐力体现有很大的帮助。

④用归因法引导分析力。能正确归因是一个人的能力体现,我经常在小A能寻找到方法解决困难或者不能寻找方法解决困难时,找时间与他一起归因,找到最根本的原因,让小A清晰地认识到为什么能找到方法解决困难或者找不到方法解决困难。这样不断训练,对于小A面对困难与挫折后能顺利寻找方法有很大帮助。

2.实施效果:增强了抗挫力

半個学期过去了,小A有了很大的改变,对于困难和挫折已不再以消极的态度去应对,而是会寻找方法解决,与同学间的相处也更加融洽。在期中考后的军训之中教官常会处罚一些做不好的学生,教官的严厉一开始让我有些担心小A接受不了,但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小A进步了,他适应得很好,做错了他就心甘情愿地接受教官的处罚,不再闹情绪。而是积极地去面对困难,可见小A的抗挫力增强了许多。

二、反思与启示

人们常说:“孩子的心理素质决定了孩子一生的命运。”反思小A这个案例,他从一开始的消极面对困难与挫折,抗挫力差,到后来能主动寻找方法解决困难,我得出了两点启示:

(一)教育要无微不至

学生的成长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但问题的出现原因肯定是复杂的,作为家长或者老师,要学会认真分析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这就需要家校双方配合,从学习和生活双方面无微不至地深入了解孩子,找到根源,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二)方法要丰富有趣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要丰富有趣。对于小A的问题,我采取了多样化的方法,站在他的角度,用生动的故事、有趣的游戏、团队的激励等方法去训练增强他的抗挫力。

(三)情感要真挚感人

对于小A的案例,我以最真挚的情感去接触他的父母,了解小A的情况。用爱去感化小A,使他信任我,建立信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信任的基础是情感的铺垫。

猜你喜欢
个案班主任工作
小学班主任工作之我见
班主任工作要在“三细”上做大文章
“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推行措施
探究小学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新课程改革下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
爱在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