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采期喷施赤霉素对“糖心”苹果“糖心”累积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2021-04-26 05:07冉娅琳李喜宏陈晓彤王露茵
保鲜与加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果心电导率硬度

冉娅琳,李喜宏,*,陈晓彤,林 青,王露茵

(1.天津科技大学,省部共建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457;2.新疆红旗坡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疆 阿克苏 843001)

“糖心”苹果,因果心线处多呈半透明水泡状的小斑点,又被称为“水心苹果”,在国内研究中,普遍将其认为是一种常见的自发性生理病害[1-2]。但是,由于在“糖心”苹果成熟时,“糖心”的形成多与果实内部低含量钙、低浓度还原糖及高浓度山梨醇造成的代谢紊乱有关,其导致果实糖分较集中且使苹果果香馥郁[3]。此外,研究表明,在“糖心”未发生严重褐变腐败之前,食用这类果实对身体有益且安全[4]。自2008 年阿克苏“糖心”苹果成为北京奥运会指定水果以来,阿克苏“糖心”苹果年产量已超70 万t,并以其独特的风味和特殊的视觉效果,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5-6]。但是,近年来由于阿克苏地区“糖心”苹果糖心积累峰值普遍出现较晚,导致采收及上市期延迟,且在贮藏后期“糖心”极易消失,这将会影响阿克苏“糖心”苹果的发展。

赤霉素(Gibberellic acid,GA)作为五大重要植物激素之一,其化学结构属四环二萜类化合物,现已发现 120 多种,其中 GA3最为普遍[7]。GA3信号在植株体内经一系列复杂的生理反应进行调控,使其具有诱导植物细胞分裂、打破果蔬休眠状态、诱导果实种子萌发、改善果实着色、提高坐果率以及促进α-淀粉酶活性等功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重要作用[8-9]。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采前向葡萄外施100 mg/L GA3能诱导有核葡萄向无核化发展[10]。采前喷洒GA3能抑制“苹果梨”黑皮病发生[11]。GA3能减缓果蔬后熟进程,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抑制细胞内活性氧(ROS)产生,显著维持贮藏品质,这在香蕉[12]、柿子[13]、芒果[14]等水果上均有报道。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对不同植物、植物的不同生长时期喷施赤霉素,其影响不尽相同[15]。因此,本试验对“糖心”苹果在采前不同时间段喷施GA3,研究该处理对“糖心”调控作用及贮藏品质的影响,旨在为“糖心”苹果“糖心”积累、延缓“糖心”扩散,提高果实耐贮性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设备

1.1.1 材料与试剂

“糖心”苹果采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红旗坡果园,选择颜色、大小、外观纹路基本一致、无任何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八成熟的“富士品种”果实作为试验材料,并将果实置于相对湿度(RH)90%~95%,温度(0±0.1)℃的相温库中贮藏。

赤霉素,广州市林国化肥有限公司;氢氧化钠(≥96.0%),北京迈瑞达科技有限公司;硫代巴比妥酸(TBA)、三氯乙酸(TCA),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2 仪器与设备

DDS-307 型电导率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TGL-16 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四川蜀科仪器有限公司;PAL-1 型糖度计,日本ATAGO(爱拓)公司;DDS-307 型电导率仪,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Y-4 型果实硬度计,浙江省乐清市艾德堡仪器有限公司。

1.2 方法

1.2.1 材料处理

田间试验分别于 2019 年 10 月 13 日(早晨),2019 年10 月23 日(早晨)在新疆阿克苏地区红旗坡果园进行,选用长势良好、生长健康、结果量与成熟度基本一致的植株作为供试株,随机分组。分别对临采前20 d(试验A 组)与临采前10 d(试验B 组)的果实表面喷施前期已筛选最佳处理浓度为100 mg/L 的GA3溶液,以喷施蒸馏水作对照(CK),试验用果共1 170 个,每组处理果实为390 个,每组试验重复3次。待其八成熟时,进行采收、挑选、套装,然后立即运送至天津科技大学冷库,随后用厚度为0.02 mm 的PE 袋扎口包装并贮藏,贮藏温度为(0±0.1)℃。

1.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由样机结构设计条件确定的枝丫捆尺寸参数为:枝丫捆直径460 mm,枝丫捆长度1800、2400、3000 mm。

1.2.2.1 色度值与整体视觉质量

参照史卫娜[16]的方法测定。选择每个果实赤道周围的4 个等距点用于表面颜色测定,结果以L*值(亮度)表示。

1.2.2.2 相对电导率

参照李栋等[17]的方法使用电导率仪进行测定。选取每个果实果心线处果肉用于相对电导率分析。

1.2.2.3 丙二醛(MDA)含量

参照范林林[18]的方法,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测定。在果心线处取5.0 g 样品,将其在15 mL TCA中匀化,然后在转速为27 500 r/min 的条件下离心20 min,取4 mL 上清液与4 mL 硫代巴比妥酸混合,煮沸25 min,冷却后,再次在上述离心条件下离心10 min,分别取上清液在波长为450 nm、532 nm 和600 nm 处用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测定值经计算后结果以μmol/g 表示。

1.2.2.4 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

在“糖心”苹果赤道横截面处的果心线上选取3.0 g 的果肉,参照Doerdlinger 等[19]的方法测定。

参照Jia[20]的方法,使用果实硬度计测定。选择直径为2 mm 的针状探头作为测试探针,并以1 mm/s 的速度插于果实果心线6 个等距点处,示数以kg/cm2表示。同时,硬度损失率参照王超等[21]的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1.2.2.6 可滴定酸(TA)含量

随机选择果实果心线周围5.0 g 果肉,采用中和法[22]测定,结果以苹果酸含量折算系数表示。

1.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得结果均为重复3 次试验后获得,利用SPSS 13.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单因素方差(ANOVA)分析和Duncan 多重比较方法进行显著性分析,P<0.05 表示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并使用Origin 8.5 软件绘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临采期处理对“糖心”苹果果实亮度与整体视觉质量的影响

“糖心”积累通过降低组织光散射能力,使其组织更加透明[23],果心线处果肉亮度的变化可作为反映果实品质的重要依据之一。如图1 所示,在贮藏期100 d内,各处理组“糖心”苹果L*值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显著低于 CK 组(P<0.05),且较好地保留了“糖心”,表明采前喷施100 mg/L 高浓度GA3溶液能减弱果肉组织亮度。在低温贮藏条件下,CK 组L*值在50 d时降到最低,这可能与“糖心”积累量至峰值有关。

图1 不同处理对“糖心”苹果L*值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L*value of‘sugar core’apple

整体视觉质量评价如图2 所示,在贮藏期100 d时,对照组“糖心”基本消失,且果心线处果肉组织孔隙明显,孔径增大,这可能与“糖心”消失造成细胞膜损伤有关,这与周小魏[24]的研究一致。但试验A 组“糖心”尚未消失,“糖心”圈大小仍为最大,(2.9±0.05)mm,这与亮度(L*)测定结果一致,说明采前20 d 喷施GA3能显著促进“糖心”累积,这与Khalloufi 等[25]的研究基本一致。

图2 不同处理“糖心”苹果果实整体视觉变化Fig.2 The changes of overall visual for‘sugar core’apple fruits by different treatments

2.2 不同临采期处理对“糖心”苹果果实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糖心”主要出现在果肉维管束四周,起初呈小斑点状,逐渐积累后,随糖分外渗扩散至周围组织,相对电导率被认为是反映膜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6]。由图3 可知,相对电导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呈持续增加趋势,但是与CK 相比,经100 mg/L GA3处理的果实相对电导率显著降低(P<0.05),且在贮藏100 d 内GA3处理组相对电导率始终低于CK 组。其中,与试验 B 组相比,采前 20 d 喷施 GA3组(A 组)果实的相对电导率含量最低,延缓相对电导率上升能力显著(P<0.05),说明高浓度(100 mg/L)的 GA3处理能有效降低“糖心”苹果细胞膜受损程度。同时,结合图1视觉质量评价情况来看,进一步说明了喷施GA3组具有调控“糖心”累积效应,这可能与山梨醇通过液泡膜和穿过质膜的渗透增加和减少有关[27]。

图3 不同处理对“糖心”苹果相对电导率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he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sugar core’apples

2.3 不同临采期处理对“糖心”苹果果实MDA 含量的影响

MDA 含量是衡量膜脂过氧化程度的重要指标,膜脂过氧化过程通常会直接导致细胞膜结构破坏、透性增大,引起果实软化以及“糖心”外渗[28]。如图4所示,“糖心”苹果MDA 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整个贮藏期间,对照组MDA 含量显著高于GA3处理组,在第100 天时,对照组MDA 含量为4.823 mmol/g,是 A 组的 1.715 倍,是 B 组的 1.302倍,说明了田间采前喷施GA3能够有效地抑制果实MDA含量的增加。此外,采前20 d 喷施GA3组的MDA 含量显著低于采前 10 d 喷施 GA3组(P<0.05),其MDA含量在整个贮藏期内增加量最低,说明GA3处理能显著延缓膜脂过氧化程度,但不同田间处理时间降低MDA 含量以及维持细胞膜受损程度不同,这与吕芳[29]用赤霉素处理香蕉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图4 不同处理对“糖心”苹果MDA 含量的影响Fig.4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MDA content in‘sugar core’ apples

2.4 不同临采期处理对“糖心”苹果果实TSS 含量的影响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作为“糖心”苹果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对果实风味及口感影响较大[30]。如图5 所示,随贮藏时间的延长各组苹果TSS 含量均降低。在贮藏100 d 内,试验A 组TSS 含量由初始值14.54%降至12.89%,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试验B组TSS 含量仍高于CK 组,但明显低于A 组,说明喷施GA3时间对TSS 含量有显著影响,这可能与果实内山梨糖醇及蔗糖含量有关[31]。然而,对照组在整个贮藏期内TSS 含量始终处于最低水平,且下降幅度较大,TSS 含量由初始值(12.07%) 下降至终值(10.05%)。说明经100 mg/L 喷施GA3处理的TSS 含量下降较缓慢,但采前20 d 喷施GA3能更好地调控苹果“糖心”的积累,维持糖心圈大小与TSS 含量。

图5 不同处理对“糖心”苹果TSS 含量的影响Fig.5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SS content in‘sugar core’ apples

2.5 不同临采期处理对“糖心”苹果果实硬度的影响

果实硬度的变化通常作为贮藏效果及品质的关键指标之一[32]。图6 显示了不同临采期喷施GA3处理对“糖心”苹果硬度的影响。在贮藏100 d 内,所有苹果果实硬度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这与“糖心”苹果采后呼吸强度提高,果实逐渐软化有关。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在整个贮藏期内(0~100 d)经喷施100 mg/L 的GA3处理能显著延缓果实硬度下降,且各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体而言,CK 组果实硬度在贮藏100 d 内由初始值11.23 kg/cm2迅速下降至9.04 kg/cm2,硬度损失率达19.50%,而试验A 组和试验B 组的果实硬度由初始值13.15 kg/cm2和12.12 kg/cm2分别降至 11.44 kg/cm2和 10.22 kg/cm2,损失率分别为13.00%和15.68%,果实硬度保持较好。以上结果表明,采前田间喷施GA3处理能有效维持“糖心”苹果果实硬度,且采前20 d 喷施100 mg/L GA3对果实硬度的维持效果较佳。

图6 不同处理对“糖心”苹果硬度的影响Fig.6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firmness of‘sugar core’apples

2.6 不同临采期处理对“糖心”苹果果实TA 含量的影响

可滴定酸含量是评价采后果实品质与口感的重要指标[33]。在贮藏期间,呼吸作用是果实采后主要的新陈代谢途径,有机酸作为果实呼吸作用的优势基质被不断消耗,导致果实体内有机酸种类、含量和比例不断变化,直接影响果实品质与口感[34]。由图7 可以看出,在贮藏初期(0~25 d),各处理组之间 TA 含量已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CK 组含量最高,这可能与田间对照组“糖心”累积效应有关。在贮藏100 d内,各试验组TA 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然而对照组果实的TA 值整体高于GA3处理,这可能与果实体内糖代谢以分解代谢为主,可溶性糖趋于降解,诱导三羧酸代谢糖底物来源相对增加,导致作为三羧酸代谢的中间产物含量相对较高有关[35-36]。在贮藏0~50 d,试验A 组和试验B 组TA 含量呈缓慢下降变化趋势,试验 A 组 TA 含量由贮藏初始值 0.29%下降至0.20%,试验B 组TA 含量由0.32%下降至0.25%,而对照组中可滴定酸含量由初始值0.38%迅速下降至0.25%,尽管对照组TA 含量仍高于GA3处理组,但其TA 下降速率较快,这说明了采前喷施100 mg/L GA3处理有利于减缓“糖心”苹果可滴定酸的下降速率。至100 d 贮藏结束时,对照组果实的TA 含量为0.2%,分别是试验A 组和试验B 组的1.43、1.18 倍,说明GA3处理能通过促进果实可溶性糖累积,有效降低果实组织体内TA 含量,并且采前田间喷施时间为20 d时效果越明显。

图7 不同处理对“糖心”苹果TA 含量的影响Fig.7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TA content in‘sugar core’ apples

3 结论

“糖心”苹果是一个有机生命体,体内能进行正常代谢活动,从而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本试验以喷施蒸馏水作对照组,通过对采前不同时期(10 d、20 d)喷施100 mg/L GA3的“糖心”苹果糖心调控及果实贮藏品质进行比较发现,喷施100 mg/L GA3组的果实“糖心”消失速度缓慢,细胞损伤程度明显较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可滴定酸含量较低。此外,与采前10 d喷施100 mg/L GA3组相比,采前20 d 喷施100 mg/L GA3试验组能显著调控果实“糖心”,延缓“糖心”消失,维持TSS 含量,减缓硬度下降,并且可抑制相对电导率升高与MDA 含量增加。综上所述,临采前20 d 喷施100 mg/L GA3处理对调控果实“糖心”累积效应最佳,且对贮藏品质维持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果心电导率硬度
硬度测量法测定20号钢球化等级的实验
终轧温度对F460海工钢组织及硬度影响
采收期对黄金梨果心褐变和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故事里的智力考验
基于比较测量法的冷却循环水系统电导率检测仪研究
低温胁迫葡萄新梢电导率和LT50值的研究
辽阳市地下水电导率特性研究
不同采收成熟度和降温方式对鸭梨POD活性及果心褐变的影响
超声波光整强化40Cr表层显微硬度研究
生命的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