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南疆四地州经济增长区域差异研究

2021-04-26 12:53管仲
中国经贸导刊 2021年8期
关键词:喀什地区标准差南疆

管仲

摘要:通过人均GDP标准差、变异系数、基尼系数、泰尔指数等指标测算新疆南疆四地州经济增长的差异。结果表明,南疆四地州的经济发展差异逐渐增大,其中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差异最大,喀什地区差异最小。基于此,南疆四地州要抓住对口援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增强经济发展实力;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南疆四地州  经济增长  区域差异  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

新疆南疆四地州地处我国新疆西南部、塔克拉瑪干沙漠西南边缘,受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限制,长期以来,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是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大力推进南疆四地州经济社会发展,关系到新时代国家扶贫攻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战略的实施,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边防,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而区域差异是制约当前南疆四地州经济实现均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研究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区域差异,探索缩小区域差异的有效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学界有关新疆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相关的研究,主要从影响因素[1]、基本特征[2]、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差距[3]等方面展开,运用不同的计量方法对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测度[4-5]。根据研究结果,学者们指出了新疆区域经济差异过大,会对区域社会经济等产生消极影响,并就如何缩小新疆区域经济差异给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政策建议。但现有对南疆四地州间区域经济差异的研究还较少,因此,本文以南疆四地州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基本情况入手,进一步就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展开测度,探明演变趋势,以期为下一步南疆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制定、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依据。

一、 南疆四地州经济发展基本现状

(一)南疆四地州基本概况

南疆四地州指的是阿克苏、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喀什、和田四个地区,区划总面积为61.43万平方公里,占全疆总面积的37.01%。截至2018年,南疆四地州总人口为1035.59万人,占全疆总人口的41.64%,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48.53万,占全疆少数民族总人口的59.94%。是一个少数民族集聚区,也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二)经济发展情况

1.GDP指标和人均收入。截至2018年,南疆四地州GDP总量为2352.01亿元,仅占全疆GDP总量的19.28%,比2008年的14.85%仅提高了4个百分点。阿克苏地区、克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的GDP总量分别为1027.43亿元、128.89亿元、890.12亿元、305.57亿元,四地州的人均GDP分别为36092元、20705元、19176元、12094元,均低于全疆人均GDP的平均水平49475元。

2.居民收入情况。截至2018年末,南疆四地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30637元(阿克苏)、28452元(克州)、25631元(喀什)、28610元(和田),均低于全疆城镇居民收入的平均水平(32764元),南疆四地州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是11915元(阿克苏)、7190元(克州)、8565元(喀什)、8088元(和田),分别是全疆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11975元的99.5%、60.04%、71.52%和67.54%。

三、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及南疆四地州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

(一)区域经济差异的测算方法

区域经济差异分为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测算绝对差异的时候,极差和标准差是经常使用的方法。极差反映的是差异化程度,其计算方法是用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标准差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数值越大离散程度越大,数值越小离散程度越小。测算相对差异常用的方法有变异系数法、基尼系数法和泰尔指数法。其中变异系数法是反映数据离散程度,其数据大小不仅受变量值离散程度的影响,而且还受变量值平均水平大小的影响。基尼系数的值越大,表明区域间收入差距越大,是衡量收入差异的重要指标。泰尔指数法是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泰尔系数的优点:一是在分析的过程中可以对子样本进行不断分解,二是在可以对人口进行分组分析,进而通过分析组内与组间的差距来研究地区差距问题。本文主要采用GDP、人均GDP、人口等指标进行相关计算,受篇幅限制,本文略去具体计算过程。

(二)南疆四地州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演变趋势

1.标准差。根据计算结果,2011—2018年,南疆四地州总的人均GDP标准差数值从61259.07增加到118094.21,增幅为56835.14,增加了0.93倍,表明南疆各区域的人均GDP的绝对差异一直处于不断扩大的趋势。分地区来看,阿克苏、克州、喀什、和田四地区的人均GDP标准差分别由2011年的7357.06、3229.35、3599.88、2737.16增加到2018年的14263.40、17607.99、5545.12、8024.63,分别增加了0.94、4.45、0.54和1.9倍。四地州中人均GDP标准差排序依次为:克州>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

2.变异系数。计算结果显示,2011—2018年南疆四地州人均GDP变异系数在2012年达到最大值(1.35),2014年最小(1.170)。分地区开看,(1)阿克苏地区人均GDP变异系数值在2011-2014年呈现缓慢上升趋势,随后出现下降,到2015年降到最低的1.04,2015年到2018年为上升趋势,由1.04上升到1.19,增幅为0.15,其中最大值出现在2017年,为1.19。(2)克州的人均GDP变异系数值在2017年达到最大值(0.89),2012年为最小值(0.5),除2011-2012年出现下降趋势外,由0.73下降到0.5,其余年份均呈增长趋势,说明克州的差距也在增大。(3)喀什地区人均GDP变异系数值在2011年达到最大值为1.15,2016年达到最小值为0.67,2011-2015年平稳增长,2015-2016年出现下降趋势,由1.07下降到0.67,降幅为0.4,2016—2018年人均GDP变异系数值都保持在0.67左右,表明喀什地区的差距在缩小。(4)和田地区的人均GDP变异系数值从2011年到2018年一直呈波动增长态势,从2011年的0.6增长到2018年的1.07,说明和田地区的差距在逐年增大。

猜你喜欢
喀什地区标准差南疆
南疆木棉红似火
过程能力指数法在改进中小学教学质量中的应用
南疆干部
语音信号幅值分布的统计分析
做活南疆“棋眼” 取得全盘胜利
方差中亟待澄清的两个错误观点
谈数据的变化对方差、标准差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