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保护,“核”你同行

2021-04-26 14:09林琪
环境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亚湾动植物珊瑚

林琪

2021年“广东省十佳科普教育基地”名单于3月新鲜出炉。其中,大亚湾核电基地榜上有名。

近年来,大亚湾核电公司(以下简称“大亚湾核电”)在核电科普策略、科普内容和沟通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推动核电科普从以往单向宣传向双向互动式、体验式沟通格局转变,依托“8·7公众开放体验日”等互动体验活动,建立了常态化公众沟通机制。除了能探索核能发电的秘密,大亚湾核电基地还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值得公众去了解,曾开展“海底种珊瑚,云游核电站”等活动,发布了全国核电行业首份生物多样性保护报告,设立了国内首个核电基地珊瑚保育区,让核电更亲民、让科普更有趣。

与原生态共生融合

秉持共生、互生和再生的理念,大亚湾核电积极开发清洁能源,同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收获了较好的成效。

“共生”,就是核电作为“友善者”,在保持原生态自然平衡基础上,实现与原生态的共生融合。大亚湾核电基地长期开展陆生生物保护、海洋生物保护和栖息地保护,守护着基地10平方公里陆地上和周边海域的动植物家园。从周边环境看,核电作为“参与者”,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周边村镇发展,与环境之间交互作用,实现与环境的互生共享和新的生态平衡。从区域经济发展看,核电作为“贡献者”,通过提供清洁电力等优质的生态产品,构建绿色、和谐、繁荣的核电产业链生态圈。

为了确保环境安全,大亚湾核电持续对大亚湾核电基地及周边环境、水质、生物多样性等进行实时监测和取样监测。在基地半径10公里范围内设置了10个环境监测点进行持续监测。在周边海域投放了5组海水监测浮标,对海水水质进行实时监测。据数据显示,周边海域海水水质良好。此外,大亚湾核电定期对基地周边的空气、土壤、地下水以及生物样本进行全面的取样检测,生物样本涵盖鸡、鱼、荔枝、青菜、萝卜、藻类、贝类等20多种等常见食物,均未发现人工放射性核素。

与周边生物相伴

清晨的露珠从大丽花上滴落,午間鹿蛾飞过,日暮的白鹭扑腾向前,静夜萤火虫自由飘落……在大亚湾核电基地,核电工程师们不仅与核电站为伴,核电基地里的动植物,也都是工程师们可爱的小伙伴。

调查结果显示,在大亚湾核电基地10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上生活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基地陆地范围发现国家级重点保护动植物6种,包括凤头鹰、普通薰、领角鸮、虎纹蛙、蟒蛇、禾雀花。

大亚湾核电基地11公里蜿蜒的海岸线也为珍贵的珊瑚提供了安居的港湾。在基地周边海域,目前已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的石珊瑚种类15种,包括刺星珊瑚、沙珊瑚、蜂巢珊瑚、卷曲黑星珊瑚、多孔同星珊瑚等。大亚湾核电基地内丰富的生物物种得益于基地对生物栖息地的保护,大亚湾核电定期组织员工清理基地海岸线附近的垃圾,使海滩的生态景观得到了一定修复。

猜你喜欢
大亚湾动植物珊瑚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大亚湾地区水产品中四种药物残留调查结果分析
碧波荡漾珊瑚海
大亚湾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调查
美丽的珊瑚
探测器性能研究
锋视觉
至臻至美的动植物印花开启春季自然美好的清新时尚
珊瑚是怎样治病的
珊瑚生命大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