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佃贵:河北省直接为新冠肺炎患者诊治的最年长医生

2021-04-26 07:20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21年2期
关键词:李老师河北省中医药

李佃贵从早上坐诊,经常要坚持到下午三四点,顾不上吃午饭。

“跟李老师坐诊,早餐一定要多吃。”这是学生们私底下达成的默契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70岁的国医大师、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李佃贵,密切关注疫情,积极投身到抗击疫情的繁重工作中。2月4日,在李佃贵的主动要求下,经有关领导批准,李佃贵对石家庄市第五医院收治的9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逐一望闻问切,并指导制订了中医治疗方案。他勇敢迈进隔离病房为新冠肺炎患者诊治,也成为河北省当时直接为新冠肺炎患者诊治的年龄最大的医务工作者。

疫情期间,李佃贵的门诊仍坚持为患者进行诊疗

疫情发生后,河北省第一时间成立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中医药工作专家组,李佃贵担任专家组顾问。在制订河北省新冠肺炎中医药诊疗方案时,专家组在李佃贵指导下制订了辨证论治方案,将李佃贵提出的代茶饮、刮痧、香囊等预防方法也纳入诊疗方案。这成为河北省用中医药诊疗新冠肺炎的特色之一。

李佃贵不仅积极投身于河北疫情防控工作中,而且心系全国,向全国多地捐献防治新冠肺炎的药方。

他应中华中医药学会邀请,参加公益网络授课“战疫肩并肩”活动,并献出中医药防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处方,详细讲解方义,缓解了听众的心理压力。他还为开工复产的药企捐献新冠肺炎预防方,勉励他们鼓足干劲,为打赢这场防疫战作贡献。

疫情期间,李佃贵的门诊咨询电话响个不停。全国各地操着不同方言的患者担心自己的病因为疫情而影响治疗。李佃贵对异地患者采用电话或微信视频等方式进行远程诊疗,并联系快递公司,及时给患者邮寄药品,保证患者疫情期间的正常治疗,受到患者的广泛赞誉。河北唐山的张女士患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正在为预约后不能就诊发愁时,收到了李佃贵打去的电话。她感激不已,在给河北省中医院写的表扬信中称赞李佃贵“用实际行动书写了仁者之心、医者大爱的最美篇章”。

“李老师常教导,无论何时,都要善待患者”

1974年,李佃贵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从事中医内科临床教学和医疗工作。一直好学的李佃贵,即使工作了仍然坚持学习。在教学和临床的业余时间,他阅读了大量古代中医理论文献,刻苦钻研脾胃、肝胆病的中医治疗。

勤学苦练,让他的业务技能突飞猛进。1983年,年仅33岁的李佃贵被任命为河北省中医院副院长兼中医内科教研室主任。他白天忙工作,晚上看书,研究继承中医基础理论。因成绩突出,1987年由助教被破格晋升为副教授,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中医副教授之一。

2017年6月,李佃贵接受表彰,被授予第三届“国医大师”荣誉称号。尽管年近七旬,李佃贵仍保持每日半天门诊或查房的工作节奏。规定的25个号挂完了,他也经常主动要求为患者加号。“患者都是病情严重或十分痛苦,才远道而来。住宿吃饭,都是不小的花销。早看完病,他们就能早点回去。”李佃贵说。

李佃贵从早上坐诊,经常要坚持到下午三四时,顾不上吃午饭。“跟李老师坐诊,早餐一定要多吃。”这是学生们私底下达成的默契。

跟随李佃贵10余年的医生刘小发说:“李老师常教导,病人离不开医生,而医生学习摸索、创新提高,也离不开病人。无论何时,都要善待患者。”

不让患者感觉看病贵,是李佃贵坚守的原则。“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李大夫都尽量开便宜的药,减少我们的负担。”一位江苏的患者表示。此外,李佃贵在任河北省中医院院长期间,曾推行多项措施,开展价廉质优的传统中医服务项目,惠及群众。

最让患者们感动的还是李大夫的耐心细致。许多中医理论较为深奥,语言晦涩,患者往往难以理解。李佃贵总是耐心解答,不急不躁,对于专业问题,总是用生动的生活例子来加以解释。

坚持“三不分”原则,倾其所有带徒弟

河北省中医院李佃贵名中医传承人工作室,屋外病患如流,屋内紧张忙碌。

在这间不大的诊室里,自西向东摆放了3张长方形诊桌,可实现3名病患同时看病。刚诊完东桌的病人,李佃贵便迅速起身,前往中桌和西桌之间那把转椅。待看完西桌患者,又原地转身,继续诊断中桌患者。

工作室的流程是:实习医生或来此学习的大夫进行初诊,详细了解病情。之后,再由李佃贵终诊、开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还能让中医教学和传承达到最佳效果。”刘小发说。

中医要发展,传承是关键。近年来,作为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佃贵坚持不分门户、不分地位、不分地域的“三不分”原则,倾其所有,将所学传授给励志于发展中医的年轻人。

在治学育人方面,李佃贵有着自己的风格和严谨的要求,他给学生们立了5条基本原则:讲医德,读经典,重临床,练好字,有悟性。

練好字这点,尤其特别。李佃贵常说字如其人,字,往往反映出个人的素质和境界。写一手好字,对中医来说意义更为重要,因为这是对患者的尊重,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他要求,每位学生每天都要抽出1个小时的时间练正楷字,抄方也必须要工整清楚。

一次出诊中,跟诊学生抄方时字迹潦草,药物剂量12g中“g”写得不标准,这让李佃贵表情凝重。

他语重心长地教导说:“不要认为抄方是一件小事,就漫不经心。‘g写得不清,拿药的时候,很有可能被看成‘9,12克就变成了129克,这样剂量就出了大错。你毫不注意的一个小细节,对患者来说可能就要赌上性命。”学生当场脸红,下决心要改正。

“还有中药名称的抄写。‘川牛膝‘怀牛膝,一字之差,药效却截然不同。‘薄荷要是少写一个‘后下,就会影响药物功效。”李佃贵说,“医生医技要高,更重要的是细心、负责。”

数十年辛勤耕耘,李佃贵主编了《中医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内科学》《中医学习指导》《中医护理学》等11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培养了硕士生91名、博士生31名,向上万名中医本科生授过课,其中产生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生导师16名、全国及省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3人、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14人,为中医药事业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如今,李佃贵依旧表示,要坚守临床,将余生全部献给中医的传承和发展。

(责编/黄梦怡 责校/陈小婷 来源/《李佃贵 温言常开患者心》,史自强/文,《人民日报》2018年9月14日;《用行动践行一个医者的忠诚——国医大师李佃贵抗疫纪实》,刘小发、周文平/文,《中国中医药报》2020年3月5日;《李佃贵:浊毒论宗师》,任壮/文,《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5月4日)

猜你喜欢
李老师河北省中医药
该得奖的李老师
宠物难伺候
中医药走遍全球再迎变革
首部中医药综合性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诞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屠呦呦获奖向世界证明中医药价值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
平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