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留记:“我是党员啊!”

2021-04-26 18:34
今古传奇·双月号 2021年2期
关键词:代步车卡点教导

2020年2月26日,在平顶山郏县冢头镇北街村防控卡点处,一辆由老年代步车改造而成,车头系有“抗击冠状病毒宣传车”条幅、车顶绑着大喇叭的疫情防控宣传车安静地停靠在路边。然而,这辆看起来十分破旧却又颇有特点的车子,再也等不到它的主人了。

车的主人是北街村党支部委员、乡村医生姚留记。2月4日13时9分,姚留记在该村疫情防控卡点上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去世,时年68岁。这个18岁入党,从医50余载,细心守护全村800多户村民的健康,连续多年获得“先进卫生工作者”“优秀乡村医生”等荣誉称号的老村医走了,北街村一时间安静得让人无所适从。

春节前夕,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接到上级卫生部门抗击疫情的部署通知后,身为村医的姚留记深刻感受到基层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在村支部会议上就提醒大家“要务必重视起来”。除夕夜,一家人等着他吃饺子,可他却忙到晚上9时多才回家。

为了加强村民对疫情防控知识的了解,及时将最新的政策信息传递给更多人,大年初一,姚留记自掏腰包到文印店定做了宣传条幅,贴在自己的老年代步车上,还装上了大喇叭。就这样,一辆疫情防控宣传车“诞生”了。此后,姚留记每天清晨都開着车穿梭在北街村的大街小巷“巡逻”,吆喝着让大家“少出门、不聚会、勤洗手、戴口罩”;路过人员集中的区域,将车停下来,发放宣传彩页,张贴宣传海报。直到傍晚,姚留记还在开着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给返乡人员做体温检测,详细登记村民的健康信息。

“老姚说疫情很严重,必须给群众宣传到位。”包村干部李俊超拍着宣传车沉重地说,姚留记每天中午都不休息,还不时去路上巡逻,防止人们聚集扎堆,“老姚有威望,人们看见他便自觉散了回家”。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开展,姚留记天天在村头路口的疫情监测卡点坚持值班,对进出北街村的每一辆车、每一名人员,做好体温测量和登记。

2月4日,姚留记又是早早出了门,在离家只有300米的卡点执勤,忙得一上午没有回家。中午12时多,他匆匆回家,站着吃了几口饭便出了家门。“平日里还给我说一声,那天我在厨房,他连一句话都没留。”老伴闫爱琴回忆起来,放声大哭。

当天与姚留记一起执勤的朱宏彬说,下午1时多,姚留记给一名行人测完体温、做好登记后,拉着一条凳子坐下,说了句“不舒服”便晕倒在地,再也没抢救过来。

得知消息,村民张万福泣不成声。他患高血压、冠心病多年,子女都在外地上班,平常他要是头痛发热,只要一个电话,姚留记立马跑过去。曾有一个雨夜,张万福突发心脏病,姚留记接到电话后立刻驱车将他送往县医院,当晚道路泥泞不堪,加上着急赶路,姚留记的车差点儿撞到了树上。

说起姚留记,村民张朝海也湿了眼眶:“姚大夫真是个尽职的医生,他帮了俺很多。有一次孩子夜里发烧,姚大夫凌晨两三点过来看了一次,天亮了又来复查一次,直到孩子完全没事,他才放心。”

在北街村,几乎每户村民都知道姚留记。“善良、实在、负责任”,这是大家对他最多的评价。然而这背后,是无数个不眠之夜和对家人无法兑现的承诺。

十几天的连轴转,坚守村里防控一线的姚留记一顿正儿八经的饭都没吃过。家人心疼他,让他少跑点儿路,他却说:“我是党员啊!大伙儿健健康康的,我心里才踏实。”

大孙女姚星晨是姚留记的“手中宝”,给爷爷提的要求从不落空,本打算今年春节带着家人拍一张全家福,姚留记说等疫情结束后再拍,没想到却成了她永远的遗憾。

“父亲教导我,学成后要好好为人民服务,不管穷富,不管年老年少……”这是姚留记在日志中,记录的他当初学医时父亲对他的教导。他时刻没有忘记这样的教导,身体力行地践行着学医的初心,诠释着医者仁心,一生扎根农村,服务百姓,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2020年2月13日,郏县追授姚留记为优秀共产党员。

猜你喜欢
代步车卡点教导
防疫卡点“变形记”
给老年代步车绑好“安全带”
低年段整本书阅读指导方略初探
直面老年代步车
卡点上的哥哥
一粒米
卡点
老年代步车安全吗
老年代步车,是福还是祸
撒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