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施策 精准指导提升村级档案服务农村治理水平

2021-04-28 08:14赵宗业
山东档案 2021年1期
关键词:行政村档案局村级

文·赵宗业

农村档案资源是新形势下推进基层治理和服务创新的重要载体。村级档案工作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维护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合法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宁阳县档案局、县档案馆积极探索农村档案科学管理的新机制,对全县村级档案工作进行基础强化、分类施策、精准指导,实现优秀有亮点、合格有提高、薄弱有进步,全面提升村级档案工作水平,使村级档案能够存得下来、管得安全、用得方便,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成效显著。

一、制定标准完善制度,夯实村级档案工作基础

(一)制定印发《宁阳县村级档案管理办法》

国家档案局第12号令《村级档案管理办法》颁布后,宁阳县档案局、县档案馆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认真学习研究,与农业、民政部门联合进行调研,并听取各乡镇及部分村级档案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制定印发了《宁阳县村级档案管理办法》。在《村级档案管理办法》的基础上,根据宁阳实际对文书档案的整理步骤进行细化,在文书类归档范围中补充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拆违拆临、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等内容,将电子档案和实物档案列入归档范围,为宁阳县农村档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县档案局、县档案馆及各乡镇档案管理站组织所辖行政村对该办法进行了解读学习,指导各行政村制定出本村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报本乡镇档案管理站审核后实施,加强了村级档案的标准化建设。

(二)修订完善村级档案管理制度

宁阳县档案局、县档案馆依据档案法律法规和各项标准制度,对村级文件材料归档和档案整理、档案保管、档案保密、档案鉴定和销毁、档案统计、档案利用、库房管理、档案人员离岗交接清点、村级组织换届档案交接等各项制度进行了修订完善,对村级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全过程进行规范。同时,通过培训讲解、“6·9”国际档案日和“泰安小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宣传、随机抽查等方式,指导督促各行政村将各项制度落到实处,确保村级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三)组织编写《档案工作手册》

为规范各行政村档案整理工作,提高档案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宁阳县档案局、县档案馆组织编写了《档案工作手册》。对村级文书、科技、会计、银盐感光材料照片、数码照片、录音录像等各种门类档案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分类方案的确定、档案整理步骤、各种检索工具的建立等内容进行细化,对全宗卷的编制规范提出要求。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了可操作性强的档案业务工具书,使其能够依据手册内容,快速了解各门类档案的工作要点,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等基础工作。

二、加强培训分类施策,提升村级档案工作水平

(一)创新培训方式,提升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

2003年以来,宁阳县委、县政府每年年初都以“两办”名义印发文件,将全县县直机关、乡镇政府和所有行政村的档案工作人员都集中到县城进行文件归档整理培训。2014年,县档案局、县档案馆创新培训方式,档案业务指导人员深入基层,到各乡镇分别进行培训,并要求各行政村将上年度形成的文件材料带到培训现场。采取授课与辅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在讲解档案整理办法的同时,现场指导学员进行文件材料的整理,提升农村档案工作人员的档案业务水平。近5年来,累计帮助300余个行政村整理各种形式及载体的档案4700余卷(件、册),收到了良好效果。

(二)分类精准指导,推动农村档案规范化管理

宁阳县档案局、县档案馆要求各乡镇档案管理站对所辖行政村档案工作情况进行摸底,将各行政村划分为优秀村、合格村和薄弱村3个等次。县、乡档案工作人员针对行政村的不同档案基础及经济情况进行精准指导,有效推动档案管理规范化。对于档案工作先进村,着重指导其推进信息化建设,配备信息化设备,建立室藏档案目录及全文数据库,加强档案资源的智能化管理和开发利用;对于档案工作合格村,着重指导其丰富档案门类,进行档案集中管理;对于档案工作薄弱村,着重指导其完善制度、配备人员,全面收集并规范整理档案资料,确保档案实体安全。

(三)全部纳入测评,促进档案工作总体水平提升

宁阳县档案局制定印发了《宁阳县行政村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测评办法》,对村级档案工作组织领导和制度建设、安全保障、资源建设、档案整理及信息化管理、服务利用5个方面制定测评细则,提出具体要求。各乡镇档案管理站每年年初以管理区为单位选择测评区域,要求各行政村对照测评细则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县、乡档案工作人员针对这些问题重点指导,年底组成测评组进行测评及情况通报。这一做法改变过去重视培树典型,而对全面工作推动力度不够的现象,将所有行政村都纳入测评范围,促进了全县村级档案工作总体水平的提升。

三、部门联动突出特色,加强乡村档案资源建设

(一)部门联动,做好专门档案规范整理

为加强各类专门档案管理,宁阳县档案局、县档案馆会同农业、民政、扶贫、疫情防控等部门,共同梳理基本业务流程,根据上级有关标准规范,制定了宁阳县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扶贫开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专门档案的具体整理办法,从文件材料的形成阶段,就对其真实、系统、完整及书写印制材料做出严格要求。在各项业务环节中,多次强调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将收集、鉴定、预整理等工作做到平时,采取联合培训、协同督导检查等方式,使各类专门档案既符合相关业务规定,又符合档案业务标准,为下一步的开发利用打下坚实基础。

(二)突出特色,拓展丰富农村档案门类

宁阳县档案局、县档案馆指导各村的村级组织建立起具有本地特点的特色档案。比如,东疏镇大伯集村建立华东野战军攻济打援指挥部红色档案,收集整理展出各类文物118件,其中实物68件,图片34张,书籍16套;蒋集镇郑龙村的农业合作社,将社员土地流转入股、分红、业务开展等档案资料全面收集建档。此外,各行政村还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了大枣、奶牛、白鹭自然保护区、神童山森林公园、苗木花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档案。这些特色档案留存了农村历史,记录了农村经济发展轨迹,也为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旅游开发等工作提供了查考依据。

四、增强意识彰显作用,服务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通过近几年的工作,宁阳县村级档案工作意识普遍增强,村级档案管理水平总体提升。一是全县562个行政村中,已有185个村达到宁阳县行政村档案工作科学化管理测评先进村标准,206个村达到合格村标准,村级建档率达到100%。二是各行政村及时公开党务、政务和财务档案,接受群众监督,赢得了村民对村级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如宁阳望山社会服务中心路花村还按时将上级政策及本服务中心、本村大事要事汇集,编制《路花月报》发放到本村各户手中,得到村民的一致好评。三是基层干部和村民通过查阅各类合同、产权改革档案、农作物和特产作物种植栽培资料等,化解了经济纠纷,提高了农民收入,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四是宁阳县所有行政村都编写了本村简志,部分村编印出版了村志,全面准确地反映了本村悠久的历史,推动了文化事业的传承。多处社区、村庄还积极筹建村史馆、记忆馆等,以此发扬优良家风民俗,缔造美好人居环境,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这些都让村干部和人民群众感受到档案的重要性,从而积极支持档案工作、协助开展档案工作,形成了档案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的良性循环。

猜你喜欢
行政村档案局村级
更正说明
我国行政村、脱贫村通宽带率达100%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伊川县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探索
谁为村级产业“接生”?
能寻下好产业,看得见恓惶人——蒲城依托“村级社”破解“空壳村”
正定县档案局恢复挂牌
陕西 行政村将实现光纤全覆盖
河北省档案局“健步走活动”走出新风采 展示新风貌
石家庄市档案局开展第二批次重要档案数据异地备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