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流行趋势调研”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2021-04-28 01:09高雪美
纺织服装教育 2021年2期
关键词:服装思政专业

高雪美

(郑州经贸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重要转变,是新时代国家赋予高等教育的使命,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服装流行趋势调研”是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以流行的产生、变化和传播知识以及流行与市场的关系为理论支撑,授课重点及难点是服装流行信息采集与分析、服装流行趋势主题提案制作以及结合流行趋势特征完成设计作品三个教学模块,这也是思政教育的切入点。服装流行趋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宗教等多个方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这些内容进行精准的剖析和解读,以流行现象为抓手,润物无声地融入思政教育,以提升课程育人效果。

一、课程定位及发展沿革

我校(郑州经贸学院)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服装流行趋势调研”课程开设于2007年。该课程基于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科技与时尚并存的服装行业特点,讲授服装流行理论和现代服装设计理念,建立与专业核心课程的紧密衔接。该课程10余年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见表1。

表1 “服装流行趋势调研”课程发展

二、课程教学模块设计

1.课程教学对象

“服装流行趋势调研”课程的授课对象为我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四年制本科学生,共计30学时。结合我校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培养计划中该课程安排在第四学期,主要考虑两个方面:(1)此阶段学生处于服装设计学习的基础阶段,需要通过大量的设计调研开阔视野、启发灵感,引发头脑风暴,不断优化设计方案,提升个人审美力;(2)第四学期为春季学期,每年2月底或3月初,国际四大时装周(纽约、伦敦、米兰、巴黎)、法国巴黎Première Vision面料博览会、德国法兰克福家用纺织品展会、MICAM MILANO意大利米兰国际春季鞋类展览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等国际权威专业趋势预测的发布为学生的线上调研和线下考察提供了大量前沿资讯。

2.教学环节设置

通过近年来以课程思政驱动“服装流行趋势调研”课程的教学实践,该课程在整个教学环节、教学案例、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已逐渐完善,构建了具有持续性和时效性的课程教学模块。如表2所示,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并不意味着将专业课堂变成思政课堂,从而忽视专业教学,而是应该正确解读国家的指导方针,挖掘课程内容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全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表2 课程教学模块设计方案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1.框架讲授

“服装流行趋势调研”课程内容框架的讲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调研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当今服装设计教育中,视觉调研是一项重要技能,没有调研就没法设计,任何设计师都不可能凭空设计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创造性思维常常需要“营养”和“刺激”,因此调研在设计过程中不可或缺,它不仅能为你创造新的灵感,还能带给你新的点子[2]。

本阶段的教学形式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教师力求深入浅出地讲解流行的产生、变化和传播以及流行与市场的关系,学生借助由张星编著的《服装流行学》教材进行相关内容的消化,形成对课程知识框架的正确认知。

2.师生研讨

(1)教师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切入,师生进行“致敬最美逆行者”的研讨,教师引出新一季流行色彩趋势——星型白、冰水蓝、火焰红等治愈色系,并以秀场色彩的呈现形式总结色彩配比运用规律。例如星型白、冰水蓝多来自于医护人员所穿防护服颜色和医疗器械颜色,星型白未经漂白的天然色使色彩兼具医疗感和环保属性(如图1所示);而火焰红的热烈张扬是对内心压抑情绪的有效释放,因为疫情期间我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加之一些外部环境的影响,国人的凝聚力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在这样的背景下,火焰红是特别能够代表中国的颜色。

图1 星型白的色彩灵感来源与设计应用

(2)教师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谈文化自信切入,师生展开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研讨。教师通过分析2021年春夏礼服、泳装、休闲装、家居服及睡衣的流行趋势变化,阐述服装流行传播理论,使学生意识到伴随着亚洲设计力量在国际上的崛起,东方审美成为一个重要的美学方向,在中国服装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中国已经具有一定的时尚话语权。

3.设计实践

在设计实践阶段,学生在对课程知识框架和服装流行信息的采集与分析已经有明确认识的基础上,教师即可与学生开展设计专题研讨与实践。

(1)环保专题设计提案制作。教师引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举例分析澳大利亚燃烧了200余天的大火、始于东非的蝗灾、非法猎杀野生动物等所导致的对于动植物多样性的破坏和对于环境难以估量的恶劣影响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用服装的语言表达和践行环保概念。

(2)本地化力量专题设计提案制作。任何一个突发事件都会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人们的原定计划。面对疫情,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通过全面、严格的防控举措,不仅有效遏制了新冠肺炎病毒在国内的扩散,而且为全世界抗击疫情争取了时间,积累了经验。同时,中国始终秉持合作姿态,共享防控信息和经验,参与药物、疫苗研发等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彰显了大国的担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疫情期间各类社交平台上美术爱好者绘制的“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的公益性海报或动漫,调研与民族文化有关的图案在街潮、国潮类服装上的具体演化形式,将表达民族凝聚力、爱国热情的图案细节元素运用到服饰产品设计中,用学生热爱且擅长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

(3)时尚“战疫”行动设计提案制作。突发疫情对于服装行业短期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国内的暴发严重影响了服装行业冬季、春季产品的正常销售,大量的库存、工厂延迟开工所导致的供应链问题打乱了品牌产品的良性循环周期。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可引入服装再造设计相关内容,这是服装企业盘活库存,实现春货秋卖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可引导学生洞悉消费者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剖析疫情影响下的流行趋势走向和未来产品研发方向,为疫后时尚行业的复工复产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岂曰无衣,与子同裳”,充分发挥院校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打响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时尚“战疫”,让世界看到砥砺前行的中国时尚力量。

4.深化认知

在深化认知阶段,结合教师课堂上分享的流行趋势和设计案例,学生完善个人设计提案和原创系列设计。本阶段的教学方式以案例解读与现场研讨为主。考虑到在设计作品中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一起来,引入设计案例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构建当代中国风格服饰体系,因而本阶段的关键在于设计案例的甄选。例如,休闲装设计中花式盘扣的运用和交领右衽斜襟相结合,强化了服装的东方气质;中国国粹旗袍改良小衫的设计,工装风盛行下中山装四贴袋形式的时尚化表达;丝绸作为非常传统的东方元素结合面料与科技感、未来感的元素打造时髦前卫的新中式美学。

当代中国风格服饰体系构建是新时代赋予中国服装界的新使命,它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更与国家文化形象密切相关,是新时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从艺术创造还是从社会创新角度看,服饰设计作为创意与产品和着装形象之间的桥梁,在当代中国的服饰时尚和国家文化形象建设中必然要发挥重要作用[3]。

5.教学成果汇报

结课时采用优秀课程作业汇报及讲评的形式展示教学实践过程和成果,在此过程中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综合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从而更全面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并遴选出设计作品参加专业学科竞赛。以“牢记初心使命,争当出彩先锋”为教学成果汇报的主线,专业学科竞赛的引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专业自豪感,做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

例如学生刘若晗的男装设计作品《中国创造》作为课程教学成果参加了2020年中国(河南)国际大学生云上时装周展演,该系列休闲男装的设计灵感来源于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在当下,中国路、中国桥、中国车、中国港等都已经成为中国创造的代表,以工装为该系列设计的原型,采用华夏纺织文明的象征丝绸面料为视觉呈现载体。如图2、图3和图4所示,通过解构、拼接的设计手法对服装进行打散再重组,将传统服饰中极具代表意义的琵琶襟进行混搭设计,以怀旧的方式呈现出一种面料与图案的对撞,每一处细节都充满了复古时尚感。致力于打造兼具设计感与实穿性的复古中国风,设计上关注形式的多样性和独特性,迎合视觉感官,契合未来年轻消费群体在着装上越来越追求个性化的人格意识。

图2 《中国创造》系列休闲男装设计提案

图3 《中国创造》系列休闲男装设计作品展示

图4 《中国创造》系列休闲男装设计作品展演

再如学生张昌秀的系列时装作品《封城,不封情》,作为课程教学成果荣获2020年浙江省时尚设计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如图5所示,该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疫情期间国人的心情犹如灰暗的天空,但是全国人民团结的力量又是那么伟大,温暖着人间。该系列服装设计运用灰色调表达这段时期人们紧张、压抑的心情,选择太空棉和针织面料作为主体面料,打造温暖、休闲自然的风格,同时满足适度、节约、环保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将绳带、小钉扣和夸张锁链作为装饰性元素,与中国传统元素龙纹样和中国文字结合运用,在呈现东方韵味的同时,展现了国人的爱国情怀和团结一心的斗志。

图5 《封城,不封情》系列时装作品定稿图

四、结语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是新时期高校教师必须肩负的责任和担当,也将成为衡量专业教学成果的重要标准。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实践,并不意味着将专业课堂变成思政课堂,从而忽视专业教学,而是应该正确解读国家的指导方针,挖掘课程内容所包含的思政元素,推进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全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注重学生在政治觉悟、思想认知、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内在提升,体现高等教育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本质。

猜你喜欢
服装思政专业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部分专业介绍
思政课“需求侧”
道具服装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