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群众幸福生活“压舱石”

2021-04-28 09:54蒋筱青
四川党的建设 2021年8期
关键词:压舱石城乡党组织

蒋筱青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

2019年10月北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举旗定向、谋篇布局。

时隔两个月,距北京一千八百公里外的成都,四川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召开,紧跟党中央部署要求,四川重点研究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着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鼓足干劲,不懈奋斗。巴蜀大地聚力推进城乡基层治理的热潮持续涌动。各地纷纷结合自身实际,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补短板、强弱项、建机制、提能力,推动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磅礴力量。

以“两项改革”为牵引

构建简约高效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

辛丑季春,巴蜀大地春意正浓。位于绵阳市三台县的芦溪镇,“智慧门牌”成为春日里一道亮眼的风景,群众拿手机扫一扫“智慧门牌”上的二维码,即可进入线上服务平台,快捷办理户籍、居住证等事项。

芦溪镇距绵阳城区13公里,在行政区划调整中,由原芦溪镇和花园镇合并设立,前者交通便利,后者产业基础条件较好,两镇合二为一打造县域副中心,加速了要素跨区域流动、促进了优势资源互补。为进一步提升便民服务等能力,智慧治理应运而生。

数量调减、布局调优、成本降低、效能提高,这是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的主要目的。芦溪镇所在的绵阳市与全省各地一道,将“两项改革”作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牵引性工程来抓。目前,全省减少乡镇(街道)1509个、行政村1.8万余个,乡村治理体系发生结构性变革、实现整体性重塑。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两项改革”实施前,四川省乡镇数量多达4610个,居全国首位,建制村数量居全国前列,且分布失衡,给基层带来稀释公共资源、降低服务效能、影响乡村治理等老大难问题。应需而生的“两项改革”成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的“良方”。

如今,经过“两项改革”调优调活的乡村,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治理体制、实施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等现代乡村治理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红色力量催生出不少“化学反应”。

站在雅安市名山区蒙顶山镇官田村,举目远眺,绿意盎然。因山泉水品质优良、地理位置优越,不少酒厂在该村选址建厂。虽然村上有不少白酒生产企业,但村级集体经济却“囊中羞涩”。

如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这是许多“官田村”的燃眉之事。结合“两项改革”,四川省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激活了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治理体制机制;全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千村示范行動打响,每年1292个村得到中央和省级财政资金扶持。

困局因改革而破,官田村党总支把握时机积极谋划,与企业共建官田“藏酒库”,以村企合作模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今,在村党组织领导下,该模式让官田村2020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万元。

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更需要吸引带动乡村持续发展的人才。

地处四川省南部低山丘陵区的自贡市,进一步健全从优秀农民工中发展党员、阶梯式培养后备力量、常态化选任村党组织书记制度,有效解决了村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

缺人才,曾是自贡市的“卡脖之痛”,也是许多市州的共性问题。如今,结合“两项改革”,四川省全面优化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全省从优秀农民工中大量回引选拔村干部。值得一提的是,全省村党组织书记中优秀农民工占31.4%,为乡村注入人才活力。

“归雁”蔡顺彬,正是回引人才之一。毕业于四川轻化工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从事过水产养殖、开办过农家乐,其能干事、敢干事,在自贡市沿滩区黄市镇红旗村村民中很有威望。2021年换届选举,蔡顺彬当选红旗村党总支书记,并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委会主任。他说:“组织认定、群众认可,我一定带领大家把日子越过越好!”

组织领航,掀起集体经济发展热潮;借力“两项改革”,让乡村蓄力人才后劲。改革的劲风,还在徐徐吹来;治理的风帆,也正稳健远航。伴随以提质增效为重点的“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这一“压轴戏”持续深入,更多简约高效的现代乡村治理制度不断落地。

地处长江上游的宜宾市,在全省率先完成“两项改革”后,编制20个中心镇、300个特色村发展规划,为发展治理打牢根基;绵阳市抓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综合试点工作,探索推进153项重点改革任务,治理效能持续释放……

细览全省各地,推动形成高效简约的乡村治理体系,举措不断、正当其时。与此同时,全省还在加快乡村惠民服务机制、“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机制等落地落实,让乡村治理更加长效有序、大放异彩。

以“系统整体”为目标

创新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

2020年初的一天,德阳市旌东街道安乐社区,社区党委书记江炳蓉火急火燎地拨打电话,一通打给业委会协会党支部;一通打给物业公司协会负责人。她在电话里通知两个协会:“立马调配各小区党组织党员和物管人员,即刻参战、全面布防,应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时隔一年有余,紧张的情绪仍在江炳蓉心底沉积。“疫情说来就来,给我们社区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让江炳蓉感到庆幸的是,这场战役社区打的并不是一场“无准备之仗”,“此前社区就成立了业委会协会和物业公司协会,社区党委下面也有一批小区党支部可以依靠,面对疫情防控工作我们并不慌乱。”

突袭考验,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摆上台面”。这其中,既有治理工作的缤纷亮点,也暴露出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治理短板。作为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城市基层治理提档升级迫在眉睫。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创新和完善城市基层治理制度”,这无疑是解答城市基层治理“时代之问”的“金钥匙”。

深化街道体制改革、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社区治理机制、构建党建引领居民小区治理体制、创新城市社区服务供给体制机制……明确解题方向后,各项制度机制不断出台,为城市基层治理系统建设、整体推进加足马力,体现“民生温度”的音律在全省各地温馨奏响。

省会成都市,是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行政辖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经调整逐步扩大。面对任务重、压力大的城市基层治理工作,成都从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破题,取消街道招商引资职能,创新设置66个产业功能区专业化承接,让街道专注治理工作。

放眼全省,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春风劲吹,稳步推进街道取消招商引资、协税护税等任务,全覆盖设立党建办、治理办和服务办,紧盯城市基层治理“死角”。而城市基层治理工作在街道“收尾”后,“笔触”愈发细致,接续精心描绘着社区和小区治理这幅“工笔画”。

“遇到啥事,可以到社区‘睦邻空间找工作人员,在家门口就能解决问题,很贴心!”在乐山市,122个城市社区党群阵地进行了亲民化改造“集中攻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社区“睦邻空间”,汇聚着暖暖“邻里情”,成为全省创新城市社区服务供给的生动诠释。

治理温度,从细微处可以感受。社区和小区治理,还有可写文章。

距离乐山200余公里的德阳市,提升小区治理水平,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大显身手。创新推行“一心两翼”物业党建联建模式(即:基层党组织为“核心”,业委会协会和物业公司协会为“两翼”,小区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等多方聯动,共同构建治理共同体),德阳市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责的浓厚治理氛围。

精描细画,广安市进一步深耕,推动“微领域”小区治理。根据全市“有信用登记物管企业274家,从业人员10572人,新建商品住宅物业管理覆盖面达100%”的实际,该市探索成立物业行业综合党委,有效治理了全市物业信访量居高不下、物业收费标准不统一、物业收费名目较多等现象。

了解民意、倾听呼声、宣传政策、服务群众,城市基层治理中更多举措纷纷落地:推行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居委会主任“一肩挑”、深化机关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志愿服务、建强小区治理骨干队伍、实施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亲民化改造……一项项部署,让基层治理激荡着共建共治共享的澎湃力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干部奔走小区,真情吐露出城市基层治理的紧要。从街道到社区再到小区,四川省城市基层治理革弊布新、投石成漪,服务群众始终是落脚点。如今,一幅区域统筹联建、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正在巴蜀大地加速形成。

以“创新机制”为突破

强化城乡基层治理组织保障

2020年1月3日上午,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在成都首次亮相,成为四川省一件“大事”。“委员会的成立具有开创性,在全国省级层面尚属首个。”会议当天,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瞄准职能分散、条块分割、边界不清等城乡基层治理短板,省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由省委组织部部长任主任、4位分管副省长任副主任、29家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任委员,成立意图十分明确:高位统筹城乡基层治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不久后,参照省委做法,全省21个市(州)、183个县(市、区)跟进部署,全覆盖成立相应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并开始运行,省市县联动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工作格局在四川省初步形成。至此,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提出的“加强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组织领导”,以迅雷之势在全省有力部署。

随着“一盘棋”布局的治理机制落地生根,“提上日程”的还有能力建设。目前,四川省分层分类开展领导干部基层治理负责同志、骨干队伍培训,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成都、宜宾、凉山等地,还统筹建设乡村振兴学院或社区干部培训学院,就近就地开展培训,激活城乡基层治理一池春水。

以创新机制推动实现基层有变化、群众有感受、社会有认同,全省“一条线”通盘布局外,以突破难点为重心的集中攻坚也掷地有声。

——围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后续治理,突出抓好建组织、抓服务、兴产业、促就业、树新风,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

——围绕加强涉藏地区基层治理,突出抓好加强党的领导、优化组织体系、建强骨干队伍、提升治理效能,夯实筑牢长治久安根基。

——围绕加强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突出抓好理顺治理架构、优化服务保障、改善治理环境、提升治理能力接踵而至,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城乡接合部新型社区治理体系。

明媚春日,花繁柳密,生机盎然,鲜红的党旗在城乡基层治理中愈加鲜艳,映射着为民服务的温度。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之年,响应“增进民生福祉,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要求,四川省将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现代乡村治理制度、健全街道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强城乡基层治理能力建设,夯实群众幸福生活“压舱石”,把人民群众对美好未来的向往逐步变成现实。(责编/王兆伟)

猜你喜欢
压舱石城乡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城乡涌动创业潮
抱紧人生“压舱石”
能源合作是中阿关系的“压舱石”
面对突发事件,要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这块“压舱石”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建好“三型”党组织 实现医院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