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集成创新 出高水平开放新路子

2021-04-29 05:08王健生
新华月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自贸港海南政策

王健生

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3年发布制度创新案例12批116项,涉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知识产权保护、金融、产品交易等诸多领域,多项为“全国首创”。在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战略实施三周年之际,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制度成绩单惊艳世界。

在海南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通过建立与高水平自由贸易港相适应的政策制度体系,着力在推动制度创新、培育增长动能、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上取得新突破,是新时代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

站在更高起点谋划和推进改革,下大气力破除体制机制弊端,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三年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聚焦贸易投资自由便利和各类要素便捷高效流动,突出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取得新成效。

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行“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进出境管理制度,让贸易更便利。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为27条,让投资更自由。出台支持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文件17份,让发展空间更广阔。

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支持政策,更加高效精准的税收优惠政策,更加便利开放的运输服务政策,更加有力有效的要素支撑政策,更加高效完善的实施保障制度。制度集成创新,成为海南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的鲜明特点,也成为海南自贸港建设高质量高标准推进的重要支撑。

这些制度方面的创新突破,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源源动力。

在12批116项制度创新案例中,在全国率先推行的商事登记“全省通办”,实现企业设立、公积金和社保登记、刻章和税务发票申领等事项“一站式”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2天,申请材料和时间压减75%。

以制度创新深挖改革潜力、助推改革推进、倒逼改革落地。营商环境的优化,带来市场活力的释放。3年来,海南新增市场主体约76万户,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

制度创新在营商环境领域多点发力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提升着海南的民生福祉,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64.97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全部脱贫,“1小时三级医院服务圈”覆盖全省,“小病不进城、大病不出岛”逐渐成为现实。

制度创新的红利持续释放,市场主体数量大幅增加,对区域经济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在更深层意义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效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引领了开放新模式和新阶段的实践探索,有力推动了高质量发展。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度创新有着巨大的杠杆作用,通过它撬动的红利将是无穷无尽的,用新制度可以催生新产业、发展新经济、激发新动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制度集成创新的先行探索,意义重大。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丛亮在4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就是要打造资本、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全球优质生产要素聚集区,为全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示范;就是要以更高水平开放促进更深层次改革,为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索新路径、积累新经验;就是要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开放制度体系,为我国更深层次地适应运用并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提供重要平台。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量身打造”22条高含金量特别措施,以海南作为放宽市场准入试点的先手棋,支持海南大胆先行先试,探索更加灵活高效的市场准入政策体系、监管模式和管理体制,此举旨在推动海南树立全国畅通市场准入的样板,打造世界级市场治理的典范。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作为担负全国发挥改革系统集成作用的试验田,海南自贸港建设唯有集中力量攻坚突破,强化制度集成创新,让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才能蹚出一条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新路子。

(摘自4月14日《中國改革报》。作者为该报评论员)

猜你喜欢
自贸港海南政策
自由贸易港背景下海南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海南书香节 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从自贸区到自贸港:由来、发展及中国实践
从自贸区到自由贸易港
辽宁地区自由贸易现状及问题研究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59国免签游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