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地勠力同心,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2021-04-29 14:45曹晓曦
新华月报 2021年9期
关键词:双拥动员民兵

曹晓曦

今年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三步走”起步之年,新“三步走”适应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和国家安全需求,将原有战略目标实现时间提前了15年,国防建设任务更加紧迫。为了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通过军地合力,促进双拥共建,团结军政军民,共同谱写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新的宏伟篇章。

激发国防动员活力

战争年代的军人以铁甲筑长城,和平时代的军人以热血卫神州。必须坚决响应习主席“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伟大号召,深入领悟习主席关于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论述,用实干担当把主席的期望变为现实。以创建双拥模范城为牵引,积极回应军地关切问题,凝聚军地合力,在免费公交、医疗体检、单列招考、子女入学、退役优抚、涉税服务等多方面出台并落实相关文件,维护军人的政治、经济、社会地位,让政策红利充分惠及广大官兵,不断提升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强力推进军人荣誉体系建设,通过表彰立功受奖,悬挂光荣牌匾,组织八一慰问,缅怀革命英烈等拥军活动,在全社会弘扬“从军报国得尊崇,解甲归田受尊重”的正能量,激励现役军人扎根军营、建功立勋,鼓励有志青年投身军营、献身国防,为国防动员后备力量注入新活力,不断增强双拥工作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质量效能。

增强备战打仗实力

习主席强调,确保军队建设“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必须坚持以战领建,加强战建统筹。要充分发挥国防动员系统优势,深度挖掘军事潜能,提升各项工作的战斗力建设贡献率。一是打造国防动员数据库平台。在平时发展中牵引社会经济实体参与国防建设,促进民参军,军转民,建立潜力转化实力的战斗链条。在应急行动中实施军地协调,对接各领域需求,提供全方位服务。在保障打仗中进行深度计算、科学分析及预测判断,发挥信息支撑与辅助决策功能。二是编实建强民兵队伍。打牢民兵编组核心基础,构建以应急力量为骨干,专业力量为支撑,新质力量为拓展的新型基干民兵力量体系,为完成各类应急任务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坚持党对后备力量绝对领导。按照“连有支部,排有小组,班有党员”的要求,建立“穿透式”党建平台,将民兵党组织与地方党组织有机结合,确保党对民兵队伍的绝对领导。

提升应急处突能力

军地各级对后备力量“平时经常用、急时必须用、战时肯定用”的思想逐步确立,民兵的动用次数越来越多,发挥作用越来越大。要充分发挥民兵队伍组织严密、动员迅速、突击力强的优势,积极承担参建援建、精准扶贫、植树造林、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兴修水利、疫情防控等任务,让民兵成为急难险重任务中的“突击队”,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生力军”,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排头兵”。通过积极履行使命任务,一方面弘扬拥政爱民优良作风,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军民凝聚力,推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助推强军目标实现。另一方面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立足平战需求,多维锻炼民兵队伍能力本领,提高应急处突专业水平,强力筑牢国防后备力量的钢铁长城。

(作者为伊春市金林区人武部政工科長)

猜你喜欢
双拥动员民兵
姚安县文联“双拥”征文启事
鱼水情深续写“常熟样本”
海底总动员
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双拥工作的形成和发展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飒爽英姿女民兵
“缺少衣物难过冬,动员亲朋送春风”等十二则
做好首都双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民兵”一词的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