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马铃薯重金属时空分布特征及其膳食暴露评估

2021-04-30 05:57刘广华张福金张欣昕杨永青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 2021年1期
关键词:膳食内蒙古重金属

莎 娜 刘广华 张福金 张欣昕 杨永青 骆 洪

(1.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 (呼和浩特),呼和浩特 010031; 2.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呼和浩特 010031)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 g/cm3的天然元素,一般来说,铅 (Pb)、镉 (Cd)、甲基汞 (MeHg)和砷 (As)是暴露在人体内的头号有毒金属,并靶向肾脏、肝脏和大脑,引起肾毒性、肝毒性和神经毒性。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这4 个元素列为引发重大公共卫生安全问题的主要金属。铬 (Cr)和铜 (Cu)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价态有关,三价铬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而六价铬易被人体吸收蓄积引起慢性毒害。铜与人体血红素的形成紧密相关,但摄入过量会引起肝硬化、腹泻、呕吐、运动障碍和知觉神经障碍。据报道,重金属的暴露主要源于人为活动,比如采矿和冶炼操作、工业生产,家庭和农业用含重金属的生活生产资料等,农产品中的重金属很少单一存在,存在混合累积风险[1]。此外,有毒金属与必需矿质元素 (如铁、锰、钙)相互作用,打破人体的基本金属存在状态[2],引发更强的金属混合物毒性[3]。此外,马铃薯中重金属的累积除与土壤环境、种植制度密切相关外,使用废水灌溉[4]或长期施用未腐熟的牛粪施肥[5]等都会使马铃薯积累大量Cd 和Pb等有毒元素,因此,马铃薯的重金属含量水平及其健康风险值得持续跟踪与评估,如何科学评价其膳食风险显得十分重要[6~8]。

风险分析是国际公认重要的食品/ 农产品安全管理理念与手段,是制定食品/ 农产品安全监管措施的依据。我国从2010 年开始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建立覆盖全国的风险监测体系,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中固化为法律,成立风险评估专门委员会指导全国性的系列应急及常规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交流和食品安全标准等技术支持工作。在系列工作执行过程中,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及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JECFA)的有关规定,我国严格遵守作物中特定有害物质的限量约定,并制定了国家限量管理标准GB 2762-20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1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必要时及时修订。当前国际上广泛使用膳食暴露评估技术评价农产品质量安全,也以危害物性质为依据利用各类风险商值开展健康接触风险评价。对此,本研究结合暴露风险商(HQ)、慢性膳食摄入商 (%ADI)和急性膳食摄入商(%ARfD)对马铃薯中重金属开展健康风险评估,全面客观评价马铃薯中重金属食用后健康风险,以期疏解消费隐忧,引导群众科学看待重金属膳食风险。

一、材料与方法

(一)样品采集按照马铃薯区域种植规划与实际生产分布情况,2016-2018 年连续3 年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呼伦贝尔市和锡林郭勒盟5 个盟市进行马铃薯样品采集,共327 份样本,按照经度分布分别来自大兴安岭岭东南区: 牙克石市 (9%,占问题比例,下同)、阿荣旗 (6%); 阴山北麓: 多伦县 (6%)、太仆寺旗(10%)、化德县 (3%)、商都县 (7%)、察右后旗(3%)、察右中旗 (10%)、四子王旗 (10%)、武川县 (3%)、固阳县 (11%)、达茂旗 (6%); 阴山南麓: 兴和县 (2%)、察右前旗 (1%)、卓资县 (3 %)、呼和浩特市(2 %)、清水河县(5 %)、丰镇市(3%)等 11 个市、县 (旗)。监测区域覆盖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种植面积的15%以上,抽样地区绝大多数是优势产区发展的重点市县,监测结果总体上代表了内蒙古马铃薯农药残留的质量安全状况。取样时每2~3 hm2基地设为1 个抽样批次,每个抽样批次内取样点为3,每点采样量约 1 kg,每1 点抽样面积为1 m2。

高河和杨年丰同时愣住了。 杨年丰狠狠地瞪了杨年喜一眼,杨年喜撇了撇嘴,拿起桌上的筷子,随手夹起菜填进嘴里嚼了起来。

(二)监测项目和判定标准重金属监测项目包括镉、铅、铬、汞、镍、铜、总砷等,检验标准依据GB 5009.2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 第1 法。样品前处理过程: 准确称取0.25 g (精确到0.000 1g)马铃薯干基样品,加入8 mL 浓硝酸,静置2 h,置于微波消解仪进行消解,待消解结束后,冷却,赶酸至 2 mL 以下,定容至50 mL 同时做空白实验,仪器条件、方法检出限和微波消解条件详见表1~表3。依据GB 2762-2017 进行重金属超标判定。

表1 仪器运行条件

表2 方法检出限与定量限 (mg/kg)

表3 微波消解仪运行条件

(三)风险评价方法

组织中,各个部门从本质上来讲,只会拘于自己的“深井”看待事情,而他们所看到的成败也仅仅是根据自己的“深井”尺度来衡量的,这很容易造成各部门由于信息的缺乏而不知如何使用权力,最终造成赋能的失效。在组织中建立起“互信透明”的企业文化,有利于突破信息阻碍的壁垒,使组织内的所有成员能够跳出“深井”,考虑到自己的决策可能带来的蝴蝶效应,从组织全局思考问题。例如谷歌的每位员工都能看到其他员工的绩效目标及完成情况,团队成员之间的工作进展分享保证了组织中持续的沟通,同时让员工获得更高的公平感,起到了很好的激励作用。

甘肃某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通风及洁净空调系统设计……………………………………………………… 陈君萍(10-97)

1.风险系数 (Risk factor,Rf)。风险系数是基于危害物风险程度大小的简易评价预警指标,综合考量了危害物的超标率或阳性率、施检频率和其本身敏感性影响的综合性能,一般认为在超标率相同条件下,检测频率较低的危害物比检测频率较高的危害物具有更大的风险。本研究中所有农药的施检频率均相同,均为3 次/ 年,因此危害物的超标率和敏感性将决定风险系数的大小。如果Rf<1.5,属低风险,说明在每次必检情况下,马铃薯中危害物通过摄入途径而产生的风险极低; 1.5≤Rf<2.5时,属中度风险,提示预警;Rf≥2.5 时,属高度风险,提示采取必要的阻控与管理措施[8]。化学危害物的风险系数 (Rf)计算方法见公式 (1)。

公式(1)中,P为危害物超标率 (%);F为检测频率,本研究取值1;S为危害物的敏感因子,本研究为正常施检、敏感度一般,所有受检物质均为可能存在的危害物,S取值 1;a、b为权重系数,本研究取值:a=100,b=0.1。如果Rf=1.1,证明马铃薯中的危害物包括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均无超标且每次必检情况下,此时的风险程度最低。

2.风险商 (也称危险商数,Hazard quotient,HQ)。风险商是基于消费者健康损害的评价指标,主要用来评价人体摄入各种化学污染物而产生的非致癌风险。如果HQ<1,说明暴露人群不会因危害物通过马铃薯摄入途径而产生不良影响,反之暴露人群很可能经受明显的负面影响,提示预警[9]。化学危害物的安全指数 (HQ)计算方法见公式 (2)。

公式 (2)中,EDI为危害物每日估计摄入量,单位为 mg/kg·d;SIc为安全摄入量;C为马铃薯中危害物质的含量,本研究农药采用检出最大值、重金属采用 99.9 分位值,单位为 mg/kg;EF为危害物暴露时间,本研究按日计量;P为马铃薯每日消费量,单位为kg,本研究按照 《中国居民膳食宝塔》 2016 年推荐量 100 g/d 成人,大份餐 692.23 g/d 成人;bw为体重,单位为 kg,按成人 60 kg 计算;ADI为危害物的每日允许摄入量,单位为mg/kg·bw。

模袋混凝土的充灌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工序,要做到混凝土搅拌、运送、泵送、充灌成形一条龙作业,把握好充灌速度。所需混凝土必须严格按配合比搅拌,保证坍落度、强度等指标。充灌混凝土的顺序采取自下而上逐排口逐仓充灌 (每4 m为1个灌口),每排的充灌顺序为:由模袋搭接的一侧开始向另一侧逐口充灌,采用这样的充灌顺序实际上是几条模袋轮流交替充灌。与同一次连续充满一条模袋后再充灌下一条模袋的顺序相比,这样的顺序有以下优点:

4.急性膳食摄入商 (%ARf D)。计算方式见公式 (4)。

公式 (3)中,STMRi为i种危害物残留中值,本评估取农药残留平均值,单位为mg/kg;Fi为第i类食品的居民日均消费量,单位为kg,取 0.10 kg;ADI为每日允许摄入量,单位为 mg/kg bw;bw为体重,单位为 kg,按 60 kg 计。其中%ADI越小风险越小,当%ADI≤100%时,表示慢性风险可以接受; 反之,%ADI越大风险越大,当%ADI>100%时,表示有不可接受的慢性风险[9~10]。

临床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又称甲亢,其指由多种的病因所导致的甲状腺的激素分泌过度,引发的以神经、循环或消化系统兴奋性的升高与代谢亢进为主要的临床表现的一种综合征[1]。目前的临床资料认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与自身的免疫系统有关,为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3.慢性膳食摄入商 (%ADI)。计算方法见公式(3)。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想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实际探索。通过不断实践、反思,从兴趣激发、实验引导、融入故事等多个方面思考,优化传统教学的同时,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物理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此外,教师还需要结合教学改革的要求思考,综合学生需求,完善教学的方法,继而提升教学有效性。

公式(4)中,ESTI为短期估计摄入量,单位为kg;ARfD为急性参考剂量,参考 WHO 数据库[11,24],单位为mg/kg bw;Ue为单颗块茎马铃薯平均重量,单位为 kg,本研究取 0.134 1 kg;v为变异因子,本研究取值 3;LP为大份餐,单位为 kg,本研究取 0.692 2 kg;HR为最高残留量,取 99.9 百分位点值,单位为mg/kg。%ARfD越小风险越小,当%ARfD≤100%时,表示急性风险可以接受; 反之,%ARf D越大风险越大,当%ARf D>100%时,表示有不可接受的急性风险,上述风险为非致癌性风险。

(一)含量水平及年份变化2016-2018 年监测的内蒙古产区马铃薯中重金属含量具有一定的量值相关性,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马铃薯中重金属的浓度遵循趋势Cu>Ni>Cr>Pb> Cd>As>Hg。在分析的重金属中,Cd、Pb、Cr、Cu 和 Ni 5 种重金属的检出率均为100%,总As、总Hg 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 33.1%和 36.1%。Cd、Pb、Cr 的检出最大值分别是 0.071、0.091 和 0.31 mg/kg,Hg 和 As 检出的范围分别为 0.000 2~0.011 mg/kg、0.000 1~0.036 7 mg/kg。Ni 和 Cu 的 检 出 最 大 值 分 别 为0.49、2.1 mg/kg。2016-2018 年马铃薯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统计结果见表4,可以看出,受环境影响,Cr 和Ni 含量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0%,分别为131.6%和111.6%,总Hg 和总As 的变异接近100%,其他元素的空间变异较小,特别是Cu 元素较稳定(变异系数小于 50%)。Cr、Ni、Hg 和 As 平均值分别为 0.032 5、0.073、0.000 7 和 0.005 3 mg/kg,含量呈左偏态分布,主要分布在低含量区间,但Cr和Hg 在高值区有异常值存在。Cu 的平均值为0.761 mg/kg,中位数为 0.730 mg/kg,平均值和中位数相近,Cu 含量在本地区接近正态分布。

第一,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良好的控制环境。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对实现国有企业的对内控制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就需要企业从自身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明确具体的企业改革执行策略,并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定加以完善,为进行企业内部管控营造良好的氛围,确保国有企业领导人可以严格按照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做好相关的企业管理控制工作。同时企业中的各个层级和部门还应加强交流程度,实现对任务的合理分配,从而实现企业内部的有效管理。

二、结果与分析

(四)数据与分析利用 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Excel 2010 软件进行绘图。

表4 2016-2018 年马铃薯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统计 (n=327,mg/kg,干基)

依据GB 2762 标准判定,马铃薯中Hg 含量的最大值超出限量值的 1.1 倍,Cr、Pb、As 含量最大值均低于限量值。在本次抽检范围内,仅有1 份马铃薯产品检出Hg 超标现象,超标率为0.31%。由于Ni 和Cu 未在标准中进行限量控制,未作超标统计。

2016-2018 年内蒙古马铃薯风险监测样品中不同品种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情况见图2,从总体上看,受监测的8 种主栽马铃薯品种对Cd 和Pb 的富集差异不显著,而对总 Hg、总 As、Cr、Ni 和Cu 的富集差异显著。相对而言,兴佳2 号吸收了更多的As,夏坡蒂吸收了更多的 Cu 和Cr,克新一号Cr 含量较高,布尔班克Ni 含量较高,大白花Cu 含量较高,冀张薯、后旗红、费乌瑞它相对无选择性,而尤金885 对这些重金属均具有排异作用。不同品种马铃薯中重金属的含量差异除与其品种的转移能力有关外[12~13],也与其相对集中的生长环境有关[14],特别需要指出,不同品种马铃薯对重金属富集的差异性包含了环境差异、取样差异因素,以上结论仅仅是一个参考,对于是否真的由品种差异造成,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

图1 2016-2018 年内蒙古马铃薯风险监测样品重金属含量年度变化 (n=327)

与 2014-2015 年 相比[6],2016-2018 年内 蒙古马铃薯中 Cd、Cr、Ni、Pb 的平均值均有降低,降幅 20%~75%,降低最明显的是 Ni; 而 Hg、As、Cu 的平均值均有增加,增幅 30%~55%,增加最明显的是Cu。2016-2018 年内蒙古马铃薯风险监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年度变化情况见图1,从各年度来看,这种变化略有区别。在近3 年的连续监测中,马铃薯 Cd、Cr、Pb 的含量进一步降低,Ni 的含量保持稳定,As、Cu 的年度增势渐趋回落,而 Hg 的回落最明显。方差分析显示,Hg 含量年度差异极显著(p=0.869),As 的年度差异较显著(p=0.569),Cu 含量年度差异不显著(p=0.169)。

本系统集多生命体征采集传感技术、无线传感技术、MCU、数字信号处理技术、远程Web 监护平台开发、包括生理数据的采集与传输、服务器搭建、数据库的建立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数据建模与数据分析可视化的效果展示等组成,其中系统组成图如图4 所示。

(二)地区差异2016-2018 年内蒙古不同地区马铃薯风险监测样品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情况如图3 所示,从3 年来的总体比较结果看,大兴安岭岭东南区马铃薯的重金属富集量低于阴山沿麓地区,阴山南麓马铃薯的重金属富集量低于阴山北麓地区。从平均值来看,大兴安岭岭东南区马铃薯Cd和 Ni 的含量高于全区,而总 As、总 Hg 和 Cu 的含量低于全区,Pb、Cr 含量全区差异不大。从最大值来看,除Pb 以外,阴山北麓马铃薯的重金属富集最大值均高于阴山南麓地区,特别是阴山北麓马铃薯总 As、总 Hg、Cd 和 Cr 元素的检出最大值分别是其他地区的5~20 倍。

内蒙古马铃薯与世界其他地区马铃薯重金属含量情况的比较见表5,可以看出,2016-2018 年内蒙古马铃薯中Cd 金属的最大检出值远低于黎巴嫩[15],与埃及[8]和埃塞俄比亚[16]相当,是黎巴嫩马铃薯中Cd 金属报告值最大值的2.2%,是我国2016 年马铃薯重金属专项监测残留水平的1/3。内蒙古马铃薯中Pb 金属的最大检出值均低于埃塞俄比亚、黎巴嫩和埃及的报告值,是埃塞俄比亚马铃薯Pb 金属报告含量的0.5%,是埃及报告含量的19.5%,是黎巴嫩报告含量的5.2%,是我国2016年马铃薯重金属专项监测最高水平的1/10。在所比较的国家和地区中,Cr 金属的最大检出值出现在黎巴嫩,是我国马铃薯Cr 最高含量的10.2 倍,是内蒙古马铃薯Cr 含量的14.1 倍; 内蒙古马铃薯总Hg、As 和Ni 金属含量均低于全国水平。

图2 2016-2018 年内蒙古马铃薯风险监测样品重金属含量品种差异 (n=327)

图3 2016-2018 年内蒙古马铃薯风险监测样品重金属含量地区差异 (n=327)

由于Rf侧重于考量危害物本身的危害风险程度,而HQ侧重于关注消费者的健康损害,综合二者的优势则更利于评价农产品中危害物的综合影响。因此引入HI表示当多种危害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在不考虑两种危害物是属于同一组还是具有相同的作用方式的情况下的累积危害风险。当HI≤2.1,表明没有明显的人为伤害[10]。

(三)健康风险评价2016-2018 年内蒙古马铃薯中各类危害物的暴露量以及依据我国GB 2762限量标准判断的超标率和风险系数等见表6,在检测频率都相同的情况下,马铃薯中总汞风险系数Rf为1.41,总汞在马铃薯中存在低度风险,需要通过不同程度增加施检频率来加强监管降低风险,而其他被检出的5 种重金属均处于最低风险程度,Rf=1.1。

表5 内蒙古马铃薯重金属含量与世界其他地区报告值的比较 (干基,mg/kg)

表6 2016-2018 年内蒙古马铃薯中各危害物的暴露量、日摄入量和综合风险商值排序

由表6 可见,在同时考虑危害物本身危害程度和对暴露人群健康影响的情况下,镉和铜的危害指数升级,特别是国家对部分食品中含量设限的背景下,马铃薯中铜的危害评价增强,需要预警重视。成人每日以大份餐马铃薯进食时,总镉、总铜、总汞的HI分别为 1.92、1.83 和 1.59 均大于 1.5 但小于2.1,属轻度风险,对人体无明显的人为伤害。

表6 中给出了内蒙古马铃薯中所检各类危害物质的99.9 分位值或最大检出值、每日成人体内实际摄入量和安全指数。依据我国 《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2013 年推荐量,成人日平均摄入量100 g/d 和大份餐692.2 g/d 不同,马铃薯中所检各类危害物质的安全指数发生变化,大份餐的日食量增加,相应危害物质的安全指数也呈增加趋势。HQ镉>HQ铜>HQ其他危害物,但整体上马铃薯中所检各类危害物质的安全指数均小于1,说明马铃薯中这些危害物质通过膳食摄入途径不会对人群产生非致癌风险等不良影响。

(四)膳食暴露评估内蒙古马铃薯中各类危害物质的日均摄入量与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分析结果如表7 所示,基于3 年327 份样本,剔除变异因素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分析发现,按照每天摄入马铃薯0.1 kg 计算农药和重金属的平均暴露量,成人体内以马铃薯膳食估计每日摄入总铜为最高,依次降低的是总铬和总镉,但经与每日允许摄入量商值折算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分别为3.69、1.33、0.16、0.12、0.05、0.06、0.01,其中总铜和总镉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大于1%但远小于100%,而镍、总汞、铬、铅和总砷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小于1%,说明马铃薯中检出的这些污染物从单一化合物角度长期食用没有风险。

表7 内蒙古马铃薯中各类危害物质的日均摄入量与慢性膳食摄入风险 (n=327)

内蒙古马铃薯中各类危害物质对人群亚组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如表8 所示,可以看出,整体上,人体对马铃薯重金属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高于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其中总铬、总镉、总铜的平均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均高于50%,分别为 115.11%、79.51%和 51.14%,总铬的%ARfD>100%,存在不可接受的急性风险,应该降低膳食摄入量。马铃薯中重金属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顺序为铬>镉>铜>镍>铅>总汞>总砷。从人群亚组来看,马铃薯中重金属对幼儿和老年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较高,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较低,急性膳食摄入风险顺序是幼儿>老年>成年>>儿童>青少年,幼儿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是成人的1.5倍,是青少年的2.5 倍。

表8 内蒙古马铃薯中各类危害物质对人群亚组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 (n=327)

三、结果与讨论

根据产地环境差异,内蒙古马铃薯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岭东南区、阴山南麓和阴山北麓。经监测分析显示,内蒙古马铃薯重金属含量总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大兴安岭岭东南区马铃薯的重金属富集量总体低于阴山沿麓地区,阴山南麓马铃薯的重金属富集量低于阴山北麓地区。阴山沿麓地区降水量少,尤其是阴山北麓地区年降水不及200 mm,土壤有机质含量2.5%以下,为棕钙土或风沙土,石材、矿产开发程度较高,地表植被覆盖度差,大多种植基地位于矿区边缘地带,而阴山南麓地区地面交通污染物的扩散作用较强。如京藏G6、京新G7、国道110、省级通道等公路网密集,该区域取暖、日常起居生活大部分依赖于燃煤。因此,公路运输中产生的粉尘、燃烧的烟尘和尾气沉降对马铃薯重金属有一定影响。也有研究表明,空气中10%~90%的Pb 来源于含铅油料燃烧不完全排放[17~18],煤和石油燃烧后10%~30%的含重金属烟尘沉降可排放在距排放源 10 余 km 的范围内[19]。同时,据调查,我国过磷酸钙磷肥样品中的镍、铜、铬平均含量分别为 16.9、31.1、11.4 mg/kg[20],对于马铃薯种植分散、集约化管理程度不高的地区,这些因素都可能对马铃薯中重金属元素的富集产生影响。综上所述,各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物化性质[21]、农业实践和外界环境[22]等可能都会对马铃薯中的重金属含量水平产生影响。

风险分析是当前国际上公认的重要的食品/ 农产品安全管理理念与评价方法,国内外广泛运用该方法对农产品或食品开展膳食暴露风险评估,ESSA等[23]对黎巴嫩的马铃薯片进行重金属膳食评价发现,有7.1%的马铃薯片中Cu 的浓度高于 FAO/WHO 规定的 40 mg/kg 的允许ADI限值[22],根据消费率和体重计算,发现儿童每1 kg 体重对每种金属的消耗量是成人的3 倍。SAMEEH A 等[8]对埃及常规种植和有机种植马铃薯进行重金属的健康评估认为,大多数分析样品中含有一定浓度的Cu、Ni、Cd、Pb 和Cr,并且常规种植马铃薯几乎是有机种植的2 倍。因此,很有必要对马铃薯重金属开展膳食风险评估。本研究对内蒙古马铃薯重金属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内蒙古马铃薯重金属膳食摄入是安全的,其中总汞暴露风险商 (Rf)为 1.41,属低度风险,其他重金属的Rf值均<1.10; 总镉、总汞的HQ为 0.11~0.82,属于低度风险,其他重金属的HQ值更低; 综合危害指数 (HI)均低于2.1,属轻度风险。铜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最高(%ADI)为 3.69%,其余均低于 2%,不同人群亚组急性膳食摄入风险顺序是幼儿>老年>成年>>儿童>青少年。铜是人体必需元素,是机体蛋白质和酶的重要组分,它可以催化血红蛋白的合成,缺Cu 会导致血浆胆固醇升高,引起贫血,骨和动脉异常,以至脑障碍。但 Cu 过剩,会引起腹泻、呕吐、肝硬化、运动障碍和知觉神经障碍。需要指出的是,内蒙古马铃薯铜含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国际上对铜的膳食参考摄入量已经制定了量值[24],而我国当前并未对Cu 制定最高限量标准,从监管和安全角度都未引起高度重视,人体Cu 暴露主要来自农产品,因此,有关农产品中铜元素最高限量标准的制定应引起监管部门的关注。

同时,我国[6]与中亚[12,15,23]、北非[14,8]、西欧[10,21~22]等地区马铃薯中重金属含量水平,不同国家在方法学、限量标准等方面差异很大,评价结果往往受文化、社会、经济、地理和个体因素差异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膳食风险评估结论具有一定的时空性。

猜你喜欢
膳食内蒙古重金属
沉淀/吸附法在电镀废水重金属处理中的应用
膳食纤维对母猪肠道的作用
内蒙古钢琴教育的“忧”和“思”(上)
速滑运动员的膳食营养补充措施
鱼头中重金属含量真的很高?
内蒙古:笼罩在年味中的村庄记忆
吃蘑菇不会重金属中毒
膳食纤维不是越粗越好
闫锡聪
荷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