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2021-05-03 14:23罗春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复合板装配式构件

罗春

(五矿二十三冶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湖南长沙410000)

装配式建筑就是用预制部品部件装配形成的,和以往的现浇建筑对比,现场现浇作业量减少,装配作业增加,有利于节省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垃圾的产生,和绿色建筑标准相适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在建筑行业中获得较好的应用效果,所以,在施工管理工作中要重视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进而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该施工技术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从管理层面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如图1所示):首先,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品质。装配式建筑设计采取的是工厂生产模式,主要就是制造建筑的部件,能够解决传统的产品质量方面的不足和问题。通常装配化作业能够取代手工操作,可以减少施工中产生的错误,提高工程建设的质量[1]。其次,可以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采取装配式建造模式,其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如,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等,各环节都会变得更加完善,这有利于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水平,随着新的管理模式的产生,建筑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也会逐渐提高。最后,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该施工技术的运用,能够降低湿作业操作数量。除此之外,结合交叉作业落实情况可以看出,生产变得更加高效,可以减少1/4的施工时间和3/10的用工量,提高施工管理的效率。

2 建筑施工管理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策略

2.1 工程情况

某建筑项目是高层建筑,采取组装建筑结构,并把其设计成组装的整体剪力墙。建筑结构组件的设计包括较多的内容,如切割墙壁、材料应用、楼梯内隔板等,这些都要结合装配式施工技术在管理项目中的特定运用实施分析。

2.2 成品零件的制造

装配式零件一般就是依据技术计划和时间表,预先进行制造,能够影响生产进度的因素主要包括:首先,装配件的装配进度要结合预计的组织进度,工厂的库存零件的性能以及生产能力需要符合预期运用的效果[2]。零件制造包含较多的方面,如柱、墙、梁的构造等,对零件柱来说,要依据定制要求,科学的设计零件的形状,如果要使用已有的模具,则要确保其符合要求,使用前先做好清洁工作,之后依据规定的程序操作。除此之外,应该严格的落实好后续的工作,例如,维修保留管道,零件载体的制造要和清洁以及定位模具的柱形部件的制造相适应。之后要按照顺序分组及抬高加固部件,再安装嵌入式部件,关闭模具,将其固定到侧面,最后浇筑混凝土并进行打磨。在制造墙板和饰面砖时,应该先明确砖模的规格,将饰面放入其中,之后嵌入分隔杆、压平辊,将纸放到护罩上形成成品,需要注意的是,整个生产过程都需要依据标准落实,避免影响成品的质量。

图1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

2.3 构配件的堆放

这一问题是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后的一个重要问题,只有处理好这一问题,才能避免影响构件的质量。在堆放工作中:①企业要先处理好堆放场地,保证其是平整、坚实的,防止由于受力不均而导致的问题。另外,堆放场地中要合理的设置排水设施,防止积水影响到构件的使用性能[3];②在堆放构件时,需要对最下层构件实施垫实处理,朝上布置预埋起吊构件。堆放时还要认真的考虑构件安装顺序,确保将构件堆放到正确的位置,以免影响施工的质量及进度。企业在运用叠放处理措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最下层构件的强度情况,需要和施工的要求相适应;③采取合理的布置方法,例如,对于墙体较为复杂的情况,可竖向放置,如果是物架,可通过绑扎实施整体堆放。

2.4 配件场内的运输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确保构件的正常使用性能,在运输中要采取防护措施,防止构件受到损坏。企业还要合理规划构件厂内运输路线,提升工作的效率及安全性。最后,选择拥有较高技术能力的工作人员负责构件的搭建以及堆放工作,运输及吊装综合系统,让厂内运输管理可以实现自动化,为整体施工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4]。

2.5 起吊成品

①在起吊的过程中,需要先检查其质量,查看有没有损坏的情况,之后对起吊要用到的工具进行检查,依据起重工作的运用方法,结合各部件情况,有针对性的选择起吊的方法;②在对装配式部件进行吊装的过程中,需要提前检查两侧的支撑架,依据吊装的要求,检查支撑点的高度情况和钢筋的位置,查看位置是不是和勘查要求一致,选择合理的勘察点[5];③在吊装墙板的过程中,需要在所有连接处采取保护措施,避免在运输和吊装环节中受到影响。

2.6 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施工中的运用,对工程质量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工作人员要严格的检查连接件,确保连接的紧密性,保证工程抗震能力符合建设要求,提高施工的质量。在对连接情况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可结合螺栓连接的方式,合理的处理预制构件,全面的体现出其优点。除此之外,在安装预制构件时,需要从几方面落实:①先把下层楼板插入预制板的螺栓孔中,提前灌注水泥浆,让水泥都能进入其中,这样可以增强连接的效果,体现其整体性特点[6];②剪力墙螺栓要放到机构的中心地方,进而全面体现其稳定性,给后面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7 建筑工程和装配式复合板的建造

装配式复合板安装是一个很重要的阶段,相关人员要提升对其的重视程度。通常在安装装配式桩的过程中,要保证其距离工作层的距离达到310mm,还要依据规定流程和要求实施安装工作,工作人员需要及时的改进操作,防止产生问题。在安装复合板的过程中,应该先在地板上放置临时支撑物,相互间要保持相应的间距,各项安装都结束后再卸下,如果施工中要进行两层结构安装,则要推进复合板。待混凝土凝固之后,需要测试复合板的应力情况,把设计的强度提高到72.9%之上,优化总体结构的稳定性,营造良好的环境,提高施工的效率。

2.8 注重BIM技术的应用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在各领域中得到运用,在建筑行业中的运用,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并增强其效果,打破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问题。建筑信息化模式技术就是一种流行的技术,在建筑领域得到有效的运用,将其应用到施工项目中,能够增强施工的效果,其使用方式主要包括:①在质量管理中运用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采取装配式施工技术,对于运用提出较高的要求,尤其是精度方面[7]。通过运用该技术,可以实施碰撞分析和施工模拟,直观的模拟体现管线布置情况,为其优化和调整提供依据,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把控;②在施工进度管理中运用建筑信息化模型技术。进度管理也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运用该技术,能够为管理工作提供辅助,把控好各种对进度产生影响的因素。在施工中运用该技术,可以在网上上传安全方案,第一时间公布有关的施工信息,减少和避免事故的出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和传统施工相比,装配式建筑在施工环节受到外界的影响较小,还能够节省时间和人力,提升施工的成效性。可见,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运用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提高工程的质量,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要想提升施工技术的效果,施工单位就要对其进行优化及管理,依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改进施工技术,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复合板装配式构件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CFRP-钢复合板的单轴拉伸力学性能
新型金属复合板抛光系统的改进及应用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