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美国华人的文化与族裔意识

2021-05-04 09:01贺秀明甄雪艳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美国华人文化意识

贺秀明 甄雪艳

美籍华裔生命写作

生命写作(life writing)是对人生经历的最直接表达,包括所有自传或传记性的写作形式和表现行为。生命写作由传记文学发展而来,但是比传记文学更具囊括力——其形式、题材和媒介更加丰富。近年来生命写作研究已经逐渐从边缘化研究走向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领域的中心。本专栏是关于美籍华裔生命写作的专门研究。围绕如下四部美籍华裔的生命写作作品展开:1.王清福的英文传记《美籍华裔第一人——王清福的卓越人生》(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 The Remarkable Life Of Wong Chin Foo);2.容闳的英文自传《西学东渐记》 (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3.黄素铃的英文自传《孔子的女儿》(Daughter of Confucius: A Personal History);4.汤亭亭的小说式回忆录《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 Memoirs of a Girlhood Among Ghosts)。本专栏的四篇论文分别从文化、文学和跨学科视角展开研究。其中,《早期美国华人的文化与族裔意识——以王清福为例》《孤立与反抗——容闳的早期美籍华裔流散身份书写》《文化双轴论视角下〈孔子的女儿〉中黄素铃的文化身份探析》这三篇论文采用文学文化研究方法,对三部生命写作作品中书写的美籍华裔的族裔和文化身份认同问题展开论述。鉴于目前国内对王清福英文传记和黄素玲英文自传的系统研究非常少,而对容闳自传的研究也鲜有从其流散身份书写的角度展开,这三篇文章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而《〈女勇士〉中汤亭亭的神经症人格表征》这篇论文则将回忆录文学与精神分析学结合起来讨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神经症人格表征,解读出了以往研究没有发现的新问题,从而为更好地理解这部作品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这体现了生命写作跨学科研究的巨大潜力。

——贺秀明,文学博士,毕业于德国美因茨大学,师从欧洲科学院院士、生命写作研究专家阿尔弗雷德· 霍农(Alfred Hornung) 教授,现为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华裔美国研究

摘 要:王清福以讲授中国文化和刊发华人报纸为主要谋生手段,在美国各个地方对中华文化进行口头讲授和笔头宣传,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当时美国人普遍存在的对华偏见,为华人融入美国社会奠定了早期基础。王清福是一位19世纪的美国华人英雄,具有超前的族裔和政治参与意识。他通过参与和发起华人民权运动而活跃于美国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也是被公认为第一个采用“Chinese American”(美籍华人)这一术语并致力于建构该身份的人,是美国华人运动的先驱,可以为海外华人传播中国文化、争取平等权利提供有力借鉴。

关键词:美国华人 文化意识 族裔意识 王清福

作为早期美国华人,王清福引起的新闻效应是空前的:在他生活的历史时期,光署名或者提及他的新闻报道就有三千多篇。a然而,在对19世纪美国华人经历的各种研究中,王清福的名字却很少被提及。b在斯科特·D·塞利格曼(Scott D. Seligman)撰写的第一部王清福传记《美籍华裔第一人——王清福的传奇人生》(2013)问世之前,对于王清福的人生经历只散见于一些零星的历史文档。因此,塞利格曼的王清福传记为我们深入研究王清福的人生经历提供了可能。正如彼得·格登(Peter Gordon)所说的那样,王清福的人生故事着实令人着迷且具有典型性,为我们探讨美国华人族裔和政治意识的发展提供 了有效的叙事文本。c

一、早期中國文化在美传播的开拓者

王清福(Wong Chin Foo,1847—1898)自幼被一对美国浸信会传教士夫妇收留。他在很小的时候便在中国接受了浸信会教会学校的早期西方教育。之后王清福随传教士夫妇远赴美国继续接受西方教育。1868年秋,王清福就读于哥伦比亚学院的预科学校,是当时注册的第一位华人学生。d据王清福的老师们回忆,作为第一位中国留学生,他的出现曾经“惊动了整个学校,他就读的那段时间给人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e。他曾经出现在当地《巴尔的摩太阳报》的一则广告中,据这则广告宣传,观众可以看到一位身着传统清朝服饰的中国人,向观众展示清朝皇帝的龙袍和其他稀奇古玩——仅需25美分。f可见,王清福在很早的时候就知道如何利用自己的华人身份向美国观众介绍传统中国文化并以此为文化资本养活自己。

除此之外,演讲也很快成为王清福的谋生手段之一。1868年,他在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德里亚市周日浸信会学校首次登台演讲。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中国年轻人,他选择了讲他所擅长的中国话题,包括了中国的礼仪、传统、宗教习俗以及家庭生活,并逐渐尝试对比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1868年7月中旬,他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礼拜堂做了一场关于中国礼仪和风俗习惯的演讲。g1869年秋到1870年,王清福转入了路易斯堡学院(Lewisburg Academy)进行学习。1870年五月底,他在南卡罗来纳州的萨默维尔市和查尔斯顿市做了两场演讲,入场费分别是成人25美分,儿童15美分。h之后七月底,他又在纽约州奥本市的一个浸信会教堂做了另外一场演讲。王清福最初在美国只待了两年多时间,便于1871年年初回国,成家立业。然而仅两年之后,他就因加入了反对清政府的一些活动而被驱逐出境。1873年底,他又辗转回到了美国,开始了他的流亡生涯。

1873年到1874年间,王清福的演讲由个人活动渐渐演变为一种商业行为,且背后由专门的代理人进行安排。据记载,他在美国费城的一场演讲就曾吸引了4000多观众,门票15到50美分不等。i他在美国各地进行演讲,向美国观众介绍中国和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不仅让他得以糊口,更重要的是,他成为美国大众了解中国的文化桥梁。虽然在19世纪70年代,美国大众对华人的态度充满敌意,但是他们对中国的文化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王清福到访的很多美国小镇居民来说,身着传统清朝服饰的王清福是他们见过的第一个中国人,甚至是第一个亚洲人。所以,王清福通过他的行为展示和演讲满足了当地民众的好奇心。然而,王清福绝不是单纯的东方主义傀儡,因为他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也在极力改变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固有偏见。逃往美国之后,王清福自知再也无法回到祖国,便于1874年加入了美国国籍。! 0然而,改变了国籍并没有改变他的文化身份,他仍然对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并继续在美国各地宣讲中国文化以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改善美国人心目中的华人形象。就像水仙花所说的那样,西方人并不了解中国文化的优越性。! 1因此,在中美文化交流初期,特别是当绝大部分美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仅停留在东方主义幻想或者道听途说的层面,王清福在美国对中国文化的讲解与传播就变得非常有价值。

美国在19世纪70年代一度陷入经济大萧条,失业的矿工和铁路工人各处游走,寻找工作。加上不断涌入的欧洲移民、退役军人,一时间对工作岗位的需求量大增。华人劳工因其任劳任怨、对薪金要求不高而颇受雇主青睐。不少美国白人觉得受到了华人移民劳工的威胁,所以决定驱逐华人移民以保护自己的饭碗。华人在容貌、语言、饮食等方面与欧洲白人移民具有很大差别。因此,美国的白人劳工将华人妖魔化,不仅视他们为夺取其饭碗的竞争对手,更是将华人当成智力和种族方面的下等人对待。在经济大萧条、民不聊生的情况下,美国少数利益集团和种族主义分子将矛头指向华工,成功将美国劳工对生活的不满情绪发泄到了华工身上,对他们进行了残酷的排挤、驱逐,甚至屠杀。

二、排华浪潮下的中国文化代言人

随着排华情绪的日益高涨,美国最终在1882年4月17日颁布了《排华法案》。这是美国历史上最歧视的法案之一,也是第一部基于国籍或种族排斥移民的立法。该法案禁止中国人移民和定居美国,并剥夺了在美华人的土地拥有权、选举权、合法公民权以及与白人通婚的权利。美国上到总统,下到平民,充斥着对华人的种族主义歧视。在1902年的时候,该法案又被延长了十年,而1904年更是将其设为永久法案。所以1882到1943年间,仅有外交家、商人、学生和他们的子女可以出行美国。在此期间,华人在美国的整体形象非常糟糕。在加利福尼亚州这个华人最集聚的地方,华人被高度模式化为卑鄙、危险、堕落的苦力形象,不管他们是劳工还是知识分子、商人或学生。正如刘裔昌在其自传中所写的那样:“在美国大众眼里,所有的加利福尼亚华人都是苦力。而且据当时一位颇受追捧的美国政客的煽动性演讲,华人是将‘奴隶制、纳妾制、嫖娼、鸦片陋习以及麻风病带入美国的罪魁祸首——生活水平极端低下。”! 2美国对华人的种族主义歧视和偏见可见一斑。

排华浪潮下,王清福传播中国文化的努力非但没有丝毫退却,反而更加坚决。除了口头的演讲,他还开始着笔书写关于中国、中国人和美国华人的方方面面。据统计,王清福在1874到1897年间发表于《北美评论》等期刊或《纽约时报》等报纸上的文章就有140余篇。! 3这些文章创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打破美国人对华刻板印象,呈现有血有肉的真實的华人生活,发扬中国文化,最终提升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的认识和了解。他改写中国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创作关于中国人和美国华人生活的诗歌,书写中国的饮食文化! 4,描述唐人街的方方面面(包括唐人街的饮食、理发店和洗衣店营生、迷信和风水之说,甚至包括了一些诸如吸食鸦片和赌博之类的唐人街陋习)! 5。正如塞利格曼所写的那样:“他寻找一切可以比较中美两国社会文化的途径,并就后者没有的领域进行详细报道。”! 6

为了打破当时西方人固有的认为中国人无神、无宗教信仰的偏见,王清福向美国观众进行了一系列关于儒家思想的演讲,目的就是告诉美国人中国人有其敬神、畏神的方式,和西方的价值观并无所谓的天壤之别。王清福是一个“炒作”高手。为了吸引更多的听众,他甚至宣称自己为“中国派往美国的第一位儒家传道士”! 7。但是他宣扬儒家文化的目的并非想要让他的听众“皈依”儒家思想,而只是为了从意识形态上影响他的听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改变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人民的印象。! 8他最有名同时也颇具争议的一篇文章是《为什么我是一名异教徒?》(Why Am I a Heathen?),于1887年8月 发表在《北美评论》。在这篇文章中,王清福论述了为什么他在接受了西方基督教教育之后仍然坚信儒家道德观和仁爱思想。! 9鉴于王清福在论述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其他非基督教文化,所以对于王清福来说,论证他为什么是“异教徒”就相当于论证他坚持华人身份、认同中国文化的原因。

三、19世纪的美国华人民权领袖

在这些发扬中国文化的努力背后,王清福并非意图于展现他的种族中心主义或者民族主义,而是内心渴望美国主流社会能够认可在美生活的华人。他并不是一个生活在新世界里不愿做出任何改变的顽固分子,而是一位渴望平等与民权的华人,这意味着他必须启用一种新的身份——美籍华人。因为,生活在19世纪的美国,他深刻意识到华人若想被美国社会所接受进而争取公民权利,首先必须获取一些美国特质,让自己看起来更像美国人。所以,早在1881年,《排华法案》出台之前,王清福就剪掉了自己的辫子,接受美国文化的同化,并且开始建构他的新身份——美籍华人。

然而,19世纪末,美国的华人以劳工为主,他们大多没有受过教育或者受教育程度很低,所以他们很难融入美国社会,也很难被美国主流社会所接受。当美国横贯大陆铁路(Transcontinental Railroad)修建完成之后,很多华工迁移到了美国东海岸谋生。这时候王清福也将他的注意力转向了美国东海岸的这些华人群体。相对于排华情绪高涨的美国西海岸来说,华人在东海岸更有可能争取民权。为了更好地为华人发声,王清福创办了一份报刊,取名《美华新报》,之后更名为《华美新报》(Chinese American)。这是有记载的第一次对该英文短语的使用。@ 0Chinese American这个词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被广泛用于指代美籍华人,即具有华人血统的美国人。而王清福在一个世纪前就开始建构并认同该身份了。用王灵智的话说,“将Chinese American(美籍华人)放入他的报纸中,就像是在美国领土上树立了一杆旗帜,声称他是美国的一分子,美籍华人群体是美国的一部分”@ 1。所以说这份报刊的创办也象征性地标志着王清福在身份上由中国人向美籍华人的转变。虽然他并不是最早的美籍华人,但是他却是有意识地使用这一身份的第一位华人@ 2,并且致力于探索该身份背后的族裔与政治意识。所以塞利格曼采用了“美籍华裔第一人”(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这个短语作为王清福传记的主标题。此外,继《华美新报》之后,王清福还创办了《华洋新报》《美义新报》《纽约新报》。这些报刊除了起到促进中美文化交流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的政治意义——凝聚华人力量,反抗排华立法,争取华人平等权利。@ 3

王清福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发起或参与了一系列鼓励华人融入美国社会的运动,并且致力于让美国华人成为美国共同体的一部分。除了极力宣扬华人积极向上的一面,王清福也致力于减少美国华人群体内部的一些陋习。他极力倡导华人抛弃诸如嫖娼、赌博、吸毒(鸦片)之类的恶习,积极学习英语,使自己美国化,以融入美国社会。为了消除这些恶习,王清福曾在他的报刊上大胆地曝光了唐人街的赌场和鸦片馆。王清福说:“要想真正同化入美国社会,光讲英语,穿西方服饰是不够的。美国华人还需要彻底根除唐人街的种种陋习。只有这样华人才会被视为正直、守法的美国公民,而非堕落的下等人。”@ 4

如果华人想要在美国生存、融入美国社会、被美国社会接受,那么他们就不能游离于美国文化之外。因此,王清福发起了华人美国化运动。王清福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人物。他以其流利的英语和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排华运动中为华人发声,怒“怼”排华头号人物,加利福尼亚州工人党的头目——丹尼斯·卡尼(Denis Kearney)。卡尼以其反华种族主义言论和运动而“臭名昭著”。他的口号是“中国人必须离开”(“The Chinese Must Go”)。1883年,王清福邀请卡尼对“华人问题”进行公开辩论,他甚至挑战卡尼进行武斗,他诙谐地询问卡尼倾向于使用什么武器,“我会给他三种选择——筷子、爱尔兰土豆或是克虏伯手枪”@ 5。然而,两人真正的公开对峙四年后才得以实现。为了驳斥卡尼所谓的美国华人都是奴隶这一指责,王清福以其自身为例,并特别强调他自己具有的“美国公民”身份@ 6,直接推翻了卡尼的论点。美国人认为华人都是奴仆,顺从卑微,不会反抗。王清福通过与卡尼进行对峙、辩论,驳斥其反华言论,打破了这一刻板印象。这是早期美国华人运动的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意义的事件,因为王清福力图展示美籍华人也是美国人的一部分,应当享有平等美国公民权。可以说这种族裔意识是非常超前的。当时绝大部分的华人认为他们只是暂时旅居美国的中国人,他们属于中国,最终要回到故土,因此对于美国社会中的种族主义歧视问题大多保持沉默和忍气吞声。

1882年颁布的《排华法案》和1892年的《吉尔里法案》(Geary Act,该法案将《排华法案》又延长了十年)让在美华人颇感受辱。虽然华人力量微弱,但也用不同方式对排华立法进行了反抗。1892年9月1日,王清福發起了华人平等权利联盟(Chinese Equal Rights League),并被推选为该联盟组织的秘书长。为了游说各方,废除《排华法案》和《吉尔里法案》,更好地为在美华人争取平等权利,王清福呼吁美国人民公平对待华人:

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居民,我们有着和来自其他国家的人一样的特质,并且相信在美国人类共同体和自由原则下,这种人的特质会得到认可……我们……呼吁在这个我们选择的国度拥有平等生活的机会——因为,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在这个国家生活了大半辈子,已经视其为自己的国家。@ 7

王清福领导华人平等权利联盟想方设法为华人争取平等权利并为其顺利开展各种活动筹集运营资金。1893年1月26日,王清福代表华人平等权利联盟出席美国国会听证会。在包括吉尔里本人在内的美国国会委员面前,王清福据理力争,坚决抵制《吉尔里法案》的颁布:

我们代表并为这个国家的15万华人发声。这些华人已不再是移民,而是合法的美利坚合众国居民。这些华人已在此居住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之久;这些华人在这个国家有他们的家人和企业利益,他们懂法、守法,受过美国教育、信奉美国宗教。他们反对《吉尔里法案》不仅因其条款无法履行,而且给他们带来的异常残酷的惩罚,更因为这个法案将华人同强盗和罪犯归为一类……我们不求恩惠,但求公正。@ 8

王清福是一个能言善辩的演说家,他的观点简洁明确。首先,他指出,美国的华人是守法的居民,并且愿意接受美国文化,视美国为家。其次,他明确强调华人不等同于罪人,因此,《吉尔里法案》里要求华人必须拍照、注册、办理身份卡的这些条款极具侮辱性,必须废除。虽然《吉尔里法案》并没有因王清福的这次与国会辩论的讲话而被废除,但其在最终实施过程中补充了一些修订条款(例如:对照片的要求被删除,证人的数量也由两个减到了一个),证明了王清福和华人平等权利联盟的努力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吉尔里法案》之后,王清福带领华人平等权利联盟开始将工作重心转向维护和争取华人公民权,并倡导美国华人更好地融入美国社会。 因为只有从边缘走向主流社会,美国华人才能在美国站稳脚跟,才能在美国社会有发言权和影响力。

四、结语

王清福是一个在思想和行动上走在时代前列的人。首先,他具有强烈的中华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觉意识。作为早期在美传播中国文化的急先锋,王清福采取的形式是多样的——演讲、文章、办报、社会活动以及政治联盟组织,但是其目的是一致的——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打破种族偏见,增进美国人对中国、中国人以及在美华人群体的理解。其次,作为19世纪“在美国为争取华人平等权利奔波呐喊的最为活跃的人物”@ 9,王清福的族裔与政治参与意识是当时绝大多数美国少数族裔所望尘莫及的。直到20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越来越多包括华人在内的少数族裔才开始具备这种意识。在种族主义立法面前,他是最早一批具有族裔和政治参与意识并学会运用法律进行维权的华人。他倡导华人同胞团结起来反抗排华运动、倡导美籍华人积极融入美国社会、参与政治活动,用切身实际行动打脸美国种族主义分子。用其曾孙王凡的话说,王清福是19世纪“华人的马丁·路德·金”# 0。他传奇的人生经历是驳斥美国排华立法的一个绝佳案例。王清福为我们在美国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中美文化交流以及为在美华人争取平等权利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值得我们继续进行深入挖掘。

adefghijmnopqrstxyz@7@8 Scott D. Seligman. 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The Remarkable Life of Wong Chin Foo [M]. 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2013:292,17,18,20,20,22,63,44,132,132-134,163-164,167,59,249,137,90,105,116,151,201-202,212.

b Qingsong Zhang. “The Origins of the Chinese Americanization Movement:Wong Chin Foo and the Chinese Equal Rights League.” Claiming America:Constructing Chinese American Identities During the Exclusion Era [M].K. Scott Wong and Sucheng Chan,eds.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8:41.

c Peter Gordon. “Review: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The Remarkable Life of Wong Chin Foo by Scott D. Seligman” [J]. The Asian Review of Book,April 11,2014. Accessed on Dec 7,2020.

k Sui Sin Far. “Mental Portfolio of an [sic] Eurasian.” The Big Aiiieeeee! An Anthology of Chinese American and Japa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M]. Chan,Jeffery Paul,et al. eds. New York:Penguin Group,1990:116.

l Pardee Lowe. Father and Glorious Descendant [M]. Boston:Little,Brown and Company,1944:34-35.

u Bill Moyers,dir. “Program 2:Between Two Worlds.”Becoming American:The Chinese Experience [DVD]. Series Producer. Thomas Lennon. Series Editor. Ruby Yang. Public Affairs Television,Inc. Premiered on PBS Mar. 25-27,2003.

v@ 9 王凡、王清福:《“美籍華人”第一人》,《国际人才交流》2014年第6期,第67页,第68页。

w 李思乐、刘娅:《华裔报人王清福及其办报历程》,《青年记者》2017年第8期,第116页。

# 0 王凡:《王清福:华人的马丁·路德·金》,《海内与海外》2005年第4期。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美籍华裔生命写作与中美文化交流研究”(项目批准号:HB19WW009)的研究成果,受河北大学燕赵文化高等研究院学科建设经费资助

作 者: 贺秀明,文学博士,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华裔美国研究;甄雪艳,文学硕士,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编 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猜你喜欢
美国华人文化意识
“武术入奥”视阈下中国竞技武术发展思考
理工科英语教学中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试评文化意识在高中英语人教版教科书中的渗透
浅谈对美国华人及其自我认知的认识
美国华人举行大游行 声援梁彼得
居住国、跨国和全球视角——美国华人身份认同研究的文献述评*
为美国华人权益而战的学人——王灵智教授访谈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