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现场检查” 冲击波

2021-05-04 19:12李洁
支点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技检查企业

李洁

1月29日,证监会出台《首发企业现场检查规定》(以下简称《检查规定》),随后抽中20家拟IPO企业进行现场检查。然而,截至2月28日,这20家企业中有16家都以撤回IPO申请材料告终,比例高达80%。

“20家抽中企业中,有16家在现场抽查前撤回材料,说明问题比较严重。”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抽查范围还可以再广一点,对整个IPO信披质量的提升会大有帮助。”

一位投行保荐人士则表示,IPO现场抽查会特别严格,高比例撤单背后,反映出企业、中介机构对IPO信息披露质量露怯。

不过,撤回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

2月26日晚,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声,称对现场检查进场前撤回的项目,如发现存在涉嫌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保荐机构、发行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绝不能“一撤了之”,也绝不允许“带病闯关”。

“争议公司”柔宇科技也撤了

这次撤回IPO申报材料的16家公司中,柔宇科技颇具关注度。

柔宇科技可谓近年备受争议的科技创业企业之一。乐观者,比如重仓投资了柔宇科技的基石资本,其董事长张维认为“柔宇科技遲早会成为深圳的骄傲”;悲观者则称柔宇科技是“PPT量产”“炒概念”公司。

该公司主要从事柔性屏的生产和销售。相比于三星、京东方生产的柔性屏已经运用在主流手机品牌中,柔宇科技的柔性屏号称已量产多年,而实际并未用于任何一家主流手机厂商的产品,只是在柔宇科技自有品牌手机(柔派)中使用。

柔派手机品牌在国内外任何手机品牌排行榜中,基本都属于“Others”类别。2月28日柔宇天猫旗舰店的数据显示,“柔宇FlexPai柔派折叠屏手机”总销售不到4000台。

几年以来,柔宇科技亏损持续扩大。招股书显示,柔宇科技在2017年-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分别亏损3.6亿元、8.0亿元、10.7亿元、9.6亿元。

公司称,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仍处于市场拓展阶段,销售规模较小且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预计未来亏损金额或持续扩大。

2019年初,柔宇科技曾和小米科技大打“口水仗”。彼时,柔宇科技称,当年一个季度签约的“客户订单额就已达40亿元”。而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全年柔宇科技整体营收也才2.27亿元。

现场检查厉害在哪

中国证监会出台的《检查规定》对现场检查方式主要有7种,包括查看检查对象的生产经营场所;获取有关资金流水,生产、销售、仓储记录,会计凭证等文件资料;就主要业务循环和会计信息系统进行穿行测试;走访检查对象重要客户及供应商;核查中介机构工作底稿等等。

有道是“百闻不如一见”,现场检查属于真刀真枪,有利于增强检查人员的感性认识,更好地还原企业的真实经营状态。

1月3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了抽签仪式,注册制板块首次启动现场检查。在1月30日前受理的407家科创板和创业板IPO企业中,抽出了20家企业。随后,科创板、创业板陆续有柔宇科技、格林生物等16家企业陆续申请撤回IPO材料或保荐人撤销保荐,因此被终止审核。

撤回不违规,但也不正常

根据《检查规定》,检查对象确定后,审核或注册部门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检查对象和中介机构,检查对象自收到书面通知后10个工作日内撤回首发申请的,原则上不再对该企业实施现场检查。

也就是说,抽中企业是否接受现场检查,会存在一个“窗口期”。从时间节点来看,16家企业均适用规定在“窗口期”之内陆续撤单。按上述规定,或可规避现场检查。

但2月26日晚,沪深交易所同步发声称,称对现场检查进场前撤回的项目,如发现存在涉嫌财务造假、虚假陈述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的,保荐机构、发行人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这意味着,撤回申请的企业并非“一撤了之”,依然有被检查的可能。

“从目前情况看,项目撤回原因有多方面因素,对其中涉及信息披露和保荐机构核查的若干问题,交易所已在审核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沪深交易所表示。

一位投行人士表示,被抽查企业撤回IPO比例如此之高,是值得重视的,“未来,这种抽查的范围还可能更加扩大。想一想,如果每家拟IPO企业都必须现场检查,会有多少企业撤回IPO申请。”

更有业内人士建议,基于现场检查抽查制度发生的一些临阵退缩现象,交易所和证监部门有必要对注册制实施以来的IPO公司进行回头看,要排查包装或造假线索,严厉追究违法违规主体的法律责任。

近期,终止IPO的企业其实并不少。

券商中国报道,今年以来,截至2月24日科创板与创业板共有52家企业终止IPO。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终止企业数量最多,共8家,如柔宇科技、龙迅半导体、中科晶上、国人科技、国光信息。

上述报道还显示,中信证券今年以来IPO终止项目数量最多,共6单;国信证券与中信建投紧跟其后,均有5单。

有观点认为,A股IPO或再度收紧。但证监会表示,今年以来,IPO保持了常态化发行,既没有收紧,也没有放松。截至2月19日,证监会共核准或同意注册66家企业IPO,数量与去年同比有较大增长,环比则变化不大。

猜你喜欢
科技检查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孕期X线检查,真的不能碰吗
备孕多年不成功,要做些什么检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