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及启示

2021-05-06 03:20张炜
兰台内外 2021年7期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

张炜

摘 要:公共图书馆既是一个地区或城市的文化标志,也是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力量,在弘扬地方文化特色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通过对公共图书馆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与应用,创新图书馆服务体系,有利于明确公共图书馆的文化服务职责,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实现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升级,从而在推动公共图书馆更加长远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地方经济与文化的繁荣发展。

关键词: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各产业之间逐步形成了融合发展体系,有利于促进各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利于满足当代社会群众全新消费的需要,有利于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公共图书馆主要为社会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文旅融合时代下,公共图书馆需要转变自身的服务理念,结合地方旅游文化特色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从而满足社会群众对文化与旅游服务的多样化需求。

一、文旅融合时代下公共图书館服务的价值

1.有利于实现服务资源的整合

资源作为公共图书馆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的基础,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促进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区域文化中心,其中收藏了各种图书资料与信息,同时具备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在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发挥着核心指导作用。文旅融合时代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公共图书馆服务资源的整合,实现对多元化地域特色文化的开发与应用,建设全新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促进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

2.有利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能力

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现代文化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立足社会大众文化需求,解决国家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和质量低下的问题。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图书馆探索全新的公共服务模式,拓宽图书馆服务空间,实现服务方式的创新与升级。文旅融合时代下,需要公共图书馆构建全新的服务机制,建立符合文旅融合基本需求的管理制度,进而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促进我国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彰显图书馆服务价值

随着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角色定位与价值使命由以往的图书借阅向着教育与文化传播服务方向发展。文旅融合时代下,公共图书馆要充分挖掘与应用自身的资源、技术与人才优势,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创新公共服务体系,积极履行自身的文化服务职责,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范围,从而实现图书馆的价值。

二、现阶段公共图书馆服务存在的不足

1.传统服务方式的局限性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服务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化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需要。传统服务方式通常采用人工方式进行,读者在查找与借阅书籍过程中需要经过繁琐的流程,浪费了宝贵的时间,采用这样的方式容易导致书籍的丢失或破损情况发生。文旅融合时代下,人们的思维方式发生了较大转变,对于阅读服务的追求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在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上也更加倾向于快捷、简便的方式,并且,希望能够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从而增进自己对地域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文旅融合时代下,传统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具有较大局限性。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需要结合文旅融合发展的实际需要,创新服务方式,建立公共图书馆服务文旅融合新机制,充分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发挥技术优势,通过设立图书馆服务系统整合图书馆资源,并借助网络借阅平台为读者提供更大便利,节约图书查找与借阅的时间。同时,争取政府在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图书馆网络服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结合当地的地域文化特点,根据读者旅游休闲及阅读需要,为读者打造个性化文旅融合图书馆服务共享空间,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2.服务意识欠缺

现阶段,为增强公共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许多图书馆通过开设公众号、建立图书馆网站等方式来对图书馆的阅读活动与阅读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但在此过程中,仍然存在着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欠缺的问题,不利于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文旅融合时代对于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在当前的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过程中,未能考虑社会特殊读者群体的阅读需求,许多管理人员与服务人员主要面向借阅读者进行服务,而在指引服务以及其他服务上的人员较少,从而导致社会特殊读者群体难以得到全面优质的服务。因此,公共图书馆需要立足于不同社会群体的阅读需求,强化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其服务能力与综合素养,为社会读者群体打造一个全方位、高品质的图书馆服务空间,满足读者群体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三、文旅融合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实践

1.立足地域优势,探索文旅融合发展理念

以某地区的公共图书馆为例,该图书馆在进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使图书馆元素走向室外,与社会大众的生活有机融合,搭建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桥梁,打造了具有借鉴意义的公共图书馆样本。该图书馆通过与社会大众的需求进行精准对接,提高了自身服务的综合水平。针对不同社会提供符合其需求的服务,如针对视力障碍读者群体,该图书馆立足于特殊群体的阅读方式与习惯,通过开展“阳光阅读”活动为读者群体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指导,充分尊重了社会特殊读者群体的阅读权利,并满足了他们对知识的接受与思想传播的需要。同时,该图书馆专门设置了古籍阅览室和修复室,旨在实现对我国古籍的保护与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帮助更多读者增进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繁荣发展。该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重视发挥公共文化对大众的德育、美育等方面的价值,创新服务理念,推动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向着民生服务与阅读推广和文化建设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下服务的创新探寻了全新路径。

2.立足大众需求,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文旅融合指的是国家将各级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的融合发展,在探索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模式过程中,该图书馆打破了读者在阅读时间与空间上的局限,推动了“阅读+行走”模式的应用与发展,为读者提供了学、知、行相融合的阅读服务。“阅读+行走”模式将图书馆的文献资料与阅读服务同大众在新时期的实际需要有效结合,在各乡镇开设分馆,为乡镇读者提供了诸多便利,有助于激发读者参与阅读服务的兴趣和积极性,将馆内服务延伸至馆外,实现了图书馆服务范围的有效拓展。同时,公共图书馆通过举办朗读比赛,为不同社会读者群体提供了个人才艺展示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此外,通过采用线上购买、线下配送书籍的服务方式,有利于满足读者的多元化需求,促进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

3.立足社会参与,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机制

该公共图书馆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通过加强与多元社会力量的有效合作,创新了图书馆服务思路,实现了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转型升级,在尊重了区域文化环境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和质量。在此过程中,图书馆与当地的文旅部门、宣传部门以及出版机构等建立了联合合作关系,并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多元化文化主题阅读推广活动,在城市营造了一种“爱读书、善读书”的社会氛围。同时,积极邀请不同领域的学者、专家来馆开展主题讲座活动,为社会大众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服务。在政府的指导与带领下,该图书馆与各大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入“智慧图书馆”理念,打造15分钟城市阅读圈,并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了数字化阅读服务,实现了文化与旅游的有机融合。

4.立足技术创新,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可能

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该图书馆充分挖掘与利用了当地的特色文化资源,发挥了技术优势,开发了极具竞争力的文旅融合项目,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增强了公共图书馆在区域内的综合竞争力。在发挥技术优势的过程中,该图书馆将当地历史遗留下来的县志和乡镇志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建立了图书馆阅读共享服务平台,读者能够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对历史文化进行检索、查阅与下载,满足了大众读者的阅读需要。同时,通过“馆店合一”的经营模式,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上门送书服务,推动了数字化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了数字文化业务培训,有效提高了图书馆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能力,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四、文旅融合时代下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启示

1.坚持用户体验,推进融合发展的新理念

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有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转型与升级,进而使图书馆实现自身的文化价值,满足社会大众对于文化的多样化需求,积极打造全新的共享服务空间。文旅融合时代的发展既给公共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同时使其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文旅融合时代发展的窗口期,公共图书馆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内涵进行深度挖掘与探索,以用户的体验为服务体系建设与完善的核心,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功能,拓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领域,积极推进地域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公共图书馆要以文旅融合发展理念为指导思想,转变传统服务运营理念,实现地域民俗文化与图书馆服务的有机融合,发展“阅读+行走”“阅读+休闲”的图书馆服务模式。在此过程中,还要立足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基本理念,为社会群众打造充满自然文化风情的共享文化服务空间,提高社会大众的文化知识阅读与旅游休闲体验。

2.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实现多种模式共同发展

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创新要以提高文化旅游品质,诠释内涵式文旅融合模式为主要方向。在探索多种服务模式过程中,要立足于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与特点。首先,发展研学旅游模式。公共图书馆中的各类书籍包含着大量的文化知识,可以说图书馆是文化知识的聚集地。发展研学旅游模式,不仅有助于满足读者的求知欲,还能为其提供旅游休闲服务,进而使广大读者在旅游与休闲的过程中,受到文化知识的熏陶。同时,研学旅游模式也有利于完善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拓宽服务领域,从而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发展文化旅游模式。这种服务模式指的是公共图书馆通过收集地方传统文化与旅游文化信息,开展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主题活动,为读者提供对各地文化的追寻与鉴赏服务,进而在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发展文化休闲旅游模式,实现图书馆与旅游公共空间的有效结合,打造大众文化旅游休闲阅读的全新服务阵地。现阶段,我国各地区的公共图书馆通常建造在市区中心区域,不利于图书馆提供旅游服务。因此,在未来发展阶段,可以逐步将公共图书馆的建造延伸至旅游景区,进而为游客提供更多文化旅游融合的服务,使游客在旅游休闲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底蕴与内涵。

3.完善内部职责划分,打造多元化参与模式

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要实现服务体系的创新与转型,需要加强多方合作,拓宽产业融合领域,打造更加多元化的文化与旅游服务产品,拓展服务空间,从而发挥自身的优势力量促进公共公文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积极组织与整合区域内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对文化旅游资源的融合进行有效指导,开发文旅深度融合项目。同时,制定与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为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提供全面的资金支持,推动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公共图书馆要立足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利用资源优势做好文旅融合服务规划,完善文化体验设施,积极引进先进的科技设备,强化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与软件实力。同时,兼顾少儿与多种读者群体,实现文学阅读与影视文化及戏剧表演等领域的有效结合,为不同类型的读者群体提供多元化阅读与休闲服务,增强读者的阅读与休闲体验。此外,公共图书馆与旅游景区资源的有机融合,有助于读者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地域文化,感受文化旅游融合的内涵。

4.强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图书馆运行水平

为社会大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与旅游服务是当前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创新转型的根本目标,在此过程中,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持。公共图书馆要立足于文旅融合理念,发挥技术优势,为广大读者打造思想智慧与旅游休闲结合的立体化阅读空间,转变以往图书馆简单的资料与文化供给的角色,创新服务路径,提高图书馆的文旅融合服务质量。同时,强化公共阅读设备与服务资源的建设,开展文化创意作品展示与互动体验活动,引导大众积极参与到文化与旅游活动,提升社会大众的公共文化服务体验。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智能技术也被广泛应用在社会各领域,将其应用在公共图书馆服务中,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公共设施品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读者提供VR、AR阅读体验,实现了图书馆科普教学的推广,从而提高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水平。

五、结语

文旅融合时代的发展对于发展我国的文化及旅游产业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共图书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在文旅融合时代背景下,需要充分挖掘与利用自身的优势与特点,构建集阅读文化与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公共文化共享空间,将公共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旅游景点进行建设,创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提高图书馆的文化与旅游服务质量,从而促进地方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祝文忠.文旅融合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路径探索[J].文渊(小学版),2019

[2]孙文娉,陈 雅.我国公共图书馆融合发展服务效能提升策略研究:以绍兴地区为例[J].图书馆,2020

[3]赵 静.文旅融合背景下专题图书馆发展路径研究[J].河北科技图苑,2020

[4]徐益波,毛 婕.打造公共圖书馆文旅融合的"宁波样本"——宁波市图书馆文旅融合服务实践探析[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9

(作者单位:洛阳市图书馆)

猜你喜欢
公共图书馆
浅谈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免费服务面临的问题以及对策
公共图书馆在引导青少年信息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纽约州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政策研究
基于图书奖评选的公共图书馆采访创新研究
MOOC时代公共图书馆服务探索研究
公共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谈公共图书馆如何建立自助服务推广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