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劳动的有益性

2021-05-06 03:11潘璋荣
江西教育B 2021年4期
关键词:劳动作业教育

潘璋荣

临近退休之际,数十年的教育教研经历,让我得出一个结论,教育的质量取决于教师劳动的有益性。

教育实践中,教师有时做着许多无益的劳动。这些无益劳动,有些是教师自觉的,有些则是不自觉的。所谓自觉的无益劳动,就是教师明知无益,但是不得不做。譬如,现在各地的教育督查中流行教案的“三維目标”“教学反思”“错题本”,还有“作业批改记录”“学生辅导记录”等。这些东西,往往是教育管理者的统一“规定”,因为很多地方的教育管理部门将这些东西纳入了“教学常规”中。教师虽然很反感,但是出于规避检查中的批评和处分的考虑,只好在形式上应付这些东西,把很多毫无意义的内容写到本子中去。

所谓不自觉的无益劳动,主要是很多教师给学生布置了很多作业,然后教师既是服从学校和各级管理层的要求,也是出于教育教学的习惯,总是要亲自给学生全批全改作业。这样的无益劳动浪费了教师的课余时间,甚至还浪费了教师很多课堂时间。因为,很多教师就是在课堂上完成对作业的检查和批改的。

闻名世界的芬兰教育,他们全国的教师都是不批改作业的。对此我国多数的教育者都难以理解。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因为现在很多作业学生都有参考答案,他们对照答案就可以知道自己的作业正确与否。

实际上,学生作业的问题,无非是不愿做、不会做和不能做三种情况。它们都不是教师全批全改学生作业可以解决的。

对于不愿意做的,只能直接给学生耐心做教育工作,消融阻碍他们学习的心灵冰块,点燃他们学习的激情;对于不会做的,也只能去深入了解学生知识的缺陷和思维的误区,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培养工作,方才可能奏效;而对于不能做的,大都是因为作业太多,时间不够用,只好乱做一气,或者干脆不做,对此显然只能教师主动减少作业布置,或者给学生作业完成数量的自主选择权。

迄今为止,很多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并不知道学生作业的问题和错误产生的原因,而一味在教师批改作业上做文章,显然是比隔靴搔痒更加无用的事情。

将教师从教育的各种形式主义劳动的重压下解救出来,让每位教师集中时间和精力去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文化素养,提高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和解决学生问题的能力,这是教育工作的不二法门。各级教育管理部门要从对教师的文本的烦琐要求与检查中深刻反省和华丽转身。

(作者单位:湖南省武冈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猜你喜欢
劳动作业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