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好发部位的分析及其针对性护理观察

2021-05-07 02:36广东省东莞市道滘医院523170叶燕平周美娇陈沛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8期
关键词:足趾趾甲足踝

广东省东莞市道滘医院(523170)叶燕平 周美娇 陈沛生

作为糖尿病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发病率较高,是糖尿病患者残疾、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临床发现[2][3],不同部位糖尿病足溃疡部位的发病率及发病率时间存在一定差异。截止至今,临床上鲜有关于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好发部位临床特征的相关文献,也缺少对此类患者开展针对性护理的相关报道。因此,为了探讨老年糖尿病足溃疡好发部位的临床特征,并了解对其开展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选取47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进行研究分析。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 0 1 8 年6月~2019年12月收治的47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其中男、女比例为21∶26;年龄60~87岁,平均年龄(69.80±7.55)岁;身高1 5 6 ~1 7 8 c m,平均身高(165.57±4.17)cm;体重41~86kg,平均(63.57±5.29)kg;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40例,高中或中专及以上7例;糖尿病病程3~26年,平均病程(18.12±4.32)年。

1.2 研究方法 (1)足溃疡情况评估:应用目测法对足溃疡部位及面积等情况实施评估,部位主要包括前足底、足趾、足踝及足跟等位置,并观察创面深度及合并症等情况。(2)足溃疡分类方法:以Texas糖尿病足分类法对47例患者足溃疡创面展开分类,其中分级包括1级(高危、无溃疡史)、2级(浅表溃疡)、3级(深入肌腱的溃疡)及4级(累及关节、骨等部位的溃疡);其中分期包括A级(高危,但无缺血级感染症状)、B级(有感染情况)、C级(有缺血情况)、D级(既有感染情况,也有缺血情况)。(3)针对性护理方法:①全身性支持:严格遵医嘱接受扩张血管、降血糖以及营养神经等治疗,从而促进足溃疡创面愈合;对于存在细菌感染者,需采取抗菌方法进行治疗,从而控制全身性感染症状。②足溃疡创面护理:应用生理盐水对患者足溃疡创面进行反复冲洗,并行无菌手术将创面坏死组织及分泌物进行清除;对于缺血性足溃疡患者对其溃疡创面切勿修剪过深,以防损伤到正常组织,进而导致应激性血糖水平上升;对患者进行清创处理后,选取合适的敷料覆盖其创面,如果创面渗液量较大且存在感染现象,可选取藻酸盐银离子敷料覆盖其创面,等待足溃疡症状有所改善且创面渗出量明显减少时,再改为活性炭纤维含银敷料进行覆盖。③局部减压处理:由于前足底溃疡附近通常会有胼胝体,需进行湿润、清洁处理后再使用无菌手术刀对其逐层地切除,从而降低愈合阻力;对于足跟溃疡者,需选用新型半开放式足跟减压垫垫于患者鞋内或使用个性化足跟减压贴贴于患者足跟部,持久且稳定地减轻患者足跟部压力,从而促进足跟溃疡的愈合,避免再次复发。④包扎处理:对足趾溃疡进行包扎时,首先将医用纱布展开并折成一个长条状,由足趾下方进行包裹,然后将敷料两端从左右趾缝穿过并向上方拉伸,八字形地交叉并叠盖于足背上方,最后使用医用胶带将其固定在足背上。由于足跟的生理结构较为特殊,在包扎过程中需将足跟放于纱布的中间位置,并把折痕放于踝关节、足背的交界点,切勿将其放于溃疡创面部位。

1.3 观察指标 观察47例老年糖尿病足溃疡的好发部位,然后对其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不同部位足溃疡的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计量资料(溃疡愈合时间)分别用(±s)表示及t检验;计数资料用(好发部位及分类)分别百分率表示及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足溃疡好发部位分布 4 7 例患者足溃疡的发病部位如下:足趾溃疡2 5 例(5 3.1 9%)、前足底溃疡1 0 例(21.28%)、足跟溃疡7例(14.89%)、足踝溃疡5例(10.64%)。

2.2 足溃疡好发部位Texas分类 47例患者足溃疡好发部位分类包括2A~2D、3B~3D两大类,表浅溃疡、高危足,但无感染、缺血症状为2A;表浅溃疡、有感染症状为2B;表浅溃疡、有缺血症状为2C;表浅溃疡、有感染、缺血症状为2D;溃疡深入肌腱、有感染症状为3B;溃疡深入肌腱、有缺血症状为3C;溃疡深入肌腱、有感染、缺血症状为3D。具体分类见附表。

附表 47例患者足溃疡好发部位Texas分类[n(%)]

2.3 前足底溃疡愈合时间为(62.33±12.65)d,明显短于足趾的(70.12±11.80)d、足跟的(153.23±52.10)d、足踝的(76.62±14.27)d(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4 7 例患者足溃疡的发病部位如下:足趾溃疡、前足底溃疡、足跟溃疡、足踝溃疡分别有25例(53.19%)、10例(21.28%)、7例(14.89%)、5例(10.64%);足溃疡愈合时间由短到长依次为前足底、足趾、足踝、足跟。其中足趾溃疡发病率最高,此结果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析原因如下:①足趾部位皮肤较薄,造成自我保护能力较差,且皮下脂肪含量较低,在发生微血管病变时,足趾的末端血流速度降低,加之足趾受压时间偏长,局部组织易受到损伤,进而出现缺血、缺氧症状,引发足趾溃疡;②足趾周围神经病变造成足部肌肉萎缩及跖骨背屈,从而引发爪形趾,此时足趾压力上升,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发足趾溃疡[4];③足趾属于足部感染多发部位,在受真菌感染后,会造成趾甲畸形、足趾疣样增生,进而对趾甲缘、趾甲下组织产生压迫,导致溃疡难以愈合[5]。

前足底溃疡发病率仅次于足趾溃疡,主要是由于人类在行走时,前足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性作用,属于足部高受压区域,而足底压力上升属于糖尿病足溃疡的一个重要的独立性危险因素。相对而言,老年患者前足底的压力较年轻人更高,一方面是由于老年患者自主神经病变致使足部皮肤更加干燥,从而造成组织过度角化,造成局部压力发生改变,最终导致前足底溃疡更加严重;另一方面是由于老年患者运动神经病变造成足底脂肪垫以及足部肌肉均发生萎缩,进而致使患者足部畸形,行走步态也发生变化,最终导致足底压力升高[6]。

足跟溃疡的愈合时间最长,主要是由于局部缺血造成。足跟主要是由胫后动脉进行血液供给,而老年糖尿病足患者通常会伴有周围血管病变,相对而言胫后动脉发病率较高,从而易发生缺血性溃疡,致使足跟部位的血供不足,局部组织生长过于缓慢,最终导致足跟溃疡愈合时间较长[7]。足踝溃疡的愈合时间仅次于足跟溃疡,主要是由于足踝处于骨突部位,此部位皮肤较薄,且皮下脂肪也较少,缺乏自我缓冲与保护的能力,在受压时,局部组织极易缺血、缺氧,进而出现破溃现象。同时,足踝部位组织血流灌注量较低,引发局部营养供给障碍,进而导致溃疡较难愈合[8]。

根据不同部位足溃疡的临床特征,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①对于足趾溃疡且存在趾甲畸形者,需定期对其进行趾甲修剪,从而降低对于足趾软组织所产生的刺激;对于存在趾甲真菌感染者,在不接触创面的情况下,使用抗真菌药膏对趾甲边缘进行涂抹,从而控制局部感染,促进溃疡创面愈合;②去除前足底溃疡部位周围胼胝体,降低溃疡表面张力,促进溃疡创面愈合;③对足跟溃疡者使用减压垫、减压贴可达到局部减压的目的,有助于溃疡创面愈合;④对足踝溃疡者使用活性炭纤维含银敷料进行覆盖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溃疡创面愈合。

综上所述,足趾、前足底是老年糖尿病足溃疡的好发部位,而不同足溃疡发病部位愈合时间也有所不同,临床应参考好发部位及愈合时间制定针对性护理措施。

猜你喜欢
足趾趾甲足踝
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感染性创面的临床疗效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的标准化护理干预研究
第1足趾甲皮瓣与第2足趾复合组织组合移植急诊再造拇指的临床应用
“崴脚”
跑步人遭遇“黑趾甲”有因
足趾分解移植修复多手指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我为母亲剪趾甲
趾甲内生—糖尿病患者易患并发症之二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