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客视角下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
——基于潍坊市实验学校创客课程模式构建

2021-05-07 06:12
数字通信世界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客微课活动

(潍坊市实验学校,山东 潍坊 261200)

2001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首次纳入全国中小学必修课程,同年12月潍坊市实验学校成立,承担全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先行先试的使命,经过近20年实践研究,围绕六大核心素养,构建起与普通学校教育衔接的“创意设计、创客空间、科学实验、多元影视”等八大模块百余个精品项目的“创新实践”课程体系。潍坊市实验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引领,辐射、联动全市所有中小学,形成与基础教育协同发展、互相配合的稳定运行机制。

1 空间环境构建行动——重构创客教育教学活动空间,提供学习环境保障

学校重视实践教育、STEAM 教育、创客教育理念,强力实施科技兴校举措。在基于立德树人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建成走在科技前沿的创客教育活动室,包括以创客空间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类创客教室(有激光切割、无人机、物联网、3D 打印、K*bot 创意搭建)、以学科实践为代表的科学实验教室(有AR/VR、土壤改良、纳米应用等)、以媒体科技为代表的多元影视教室(有全息投影、微电影、定格动画等)等。

创客教育教学活动空间的构建:能突显情景化教学,通过高科技技术的应用,将真实世界和问题解决带入学习环境;能实现泛在化教学,有机结合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配备多样化和丰富的学习资源,便于学生时时处处获得学习支持;能实现教学的多功能化和智能化,满足学生对多种学习方式的需求。

2 课堂变革行动——打造创客高效课堂,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课堂是综合实践活动实践的主阵地,也是创客教育融入教学活动的实践领地。传统的教学,学生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和学科教材的学习,随着学习环境和数字资源的完善,课堂的教学模式发生重大变革,学生知识和技能可以从教师提供的课件、微课中获取。学校的创客课堂(140min)整体的时间分配一般遵循“创设情境(20min)—自主学习(10min)—设计制作/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5min)—总结提升(15min)”等活动流程。一个高效的课堂:教师“精教”,压缩冗长的讲授时间,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价值体认和责任担当的引领与培养;学生“活学”,加大学生合作探究、主动实践的过程。课堂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作为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

3 数字资源共享行动——加强创客教育资源开发,共享丰富学习资源

创客教育学习资源都是经过数字化处理多媒体材料,且形式开放、资源共享也体现了创客教育“开放创新”的教育理念。数字资源包括教师自制的实践活动课件、导学案、微课、应用案例等。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平板等设备自主获取知识,以此满足学生差异化、个性化学习,培养成长型思维。

3.1 微课

微课的制作与使用在教师和学生之前起到了很好的桥梁作用。

(1)教学重难点、自主探究类微课。如,无人机课程的“无人机-模拟飞行”微课、微电影课程的“剪辑软件使用”等微课。教师将硬件/软件设备的功能原理、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制作成微课,学生可以结合微课有针对性的反复学习、主动探究,通过视频学习加上实践强化充分掌握实践活动知识与技能。

(2)学习教程系列微课。如,激光切割和3D打印课程,分别制作了十几个不同难度系数的学习教程。旨在将课堂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小组成员之间根据能力合理分工,选择合适的微课教程进行作品模型的创意设计,并利用激光切割机和3D 打印机完成作品的创意“智”造,以此实现分层次教学目的。

3.2 课件与导学案

二者是辅助创客教学的现代化教具。学校教师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而编写的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流程的活动方案,作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图,有“导读、导思、导做”的功能。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自主发展。课件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学案实施的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模式。

4 在线教育覆盖行动——构建学校网络云课堂,打造实践活动微课堂

线上微课堂是学校一直在尝试构建并致力打造的教育资源,积极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创客教学环境,为此专门成立线上教育——云课堂。线上课程的开展与推广一般借助于国家节日和主题活动形式展开。如‘庆祝建国70周年’展示活动,教师将爱国精神与创新实践有效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成功完成线上课程成果展示。还有端午节主题教育微课、“抗疫有我,实践活动吐芬芳”创意实践主题教育、实践基地思政课主题教育等,学生可以进行网络学习,感受实践活动的乐趣和魅力,在实践过程中深化学科知识的理解和体验创意物化的喜悦。

5 新时代教师提升行动——加强教师创新理念培养与专业技能培训

教师在促进学生创新实践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创客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与现代高新科技同步,本着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未来教育的负责,教师自身必须专业素质过硬,业务能力要强,技术水平要高。

5.1 创客理念培养

学校课程以科技创新为导向,鼓励教师在实践活动课程中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不断革新课堂内容,形成同课异构教学模式。重视教师思想碰撞与创意共享,每学期都举行:读书分享活动,倡导老师们“开卷有益,练笔不辍”;主题教研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泛在教研,集群成长”;专题讲座活动,“海洋和航海教育培训”普及航海知识、推动以海洋和航海为内容的综合实践活动,助力我校特色海洋课程的开发。

5.2 实用技术培训

学校为打造高质量创新型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多次组织教师进行各种线上线下的实用技术培训。老师们在专家教授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总结,提高实操能力。

(1)无人机培训。无人机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教师要系统掌握无人机使用方法、模拟训练、真机飞行及无人机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等。课程开展目的使学生了解简单的机械结构原理,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创客意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运用机械、物理、信息技术等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人工智能培训。2017年,国务院下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指出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学校教师参加了潍坊教育信息化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学习科学实验室联合举行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在线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人工智能教育、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工具使用、课程内容与教学法等。培训结束,学科团队的老师们进行了积极的总结反思,为后续课程开发奠定基础。

6 创新人才培养行动——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搭建展示共享交流平台

6.1 基于学校层面的学生创客行动

创客间作品的交流、展示、分享,是创客教育思维碰撞、智慧共享重要的一环。学校可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软件平台助力创客教育资源传播共享。借助网络的便捷力和影响力,助力潍坊市校际之间、甚至省内外学校前来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共享创客教育资源,学校之间形成良好的资源互动,相互学习、共同促进。

6.2 基于项目式和正规比赛式的创新人才培养行动

目前创客教育的开展,主要依托3D 打印、Kbot 创意搭建、激光切割、无人机、智能机器人等创客课程。通过项目式学习、创客及编程设计比赛,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工程思维、编程思维和逻辑思维。如:学生可在“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网站获取海量优质创客资源,并将自己的创新性的作品在社区进行交流分享或参与比赛。也可带领学生参加省、市举办的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等。

学校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是科技类创客课程,丰富了创客教育的实践内容和形式,构建起适合中学阶段开展的创客课程体系和创客教育模式。创客教育借助于数字化工具,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实现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型人格。

猜你喜欢
创客微课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创客”有法宝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