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的一线悸动

2021-05-08 09:11曹霞
文学教育 2021年4期
关键词:涟漪小城玫瑰

就像契诃夫笔下那个洁如诗篇却面临变卖砍伐的樱桃园,或如三姐妹在边远市侩小城拥有多种语言才能,人类的情感看上去无用而且多余,然而它却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滋养。我们很少郑重地正视这个问题,是因为它具有一种不可剥离性,使得我们能够与生俱来地携带着它在世界上尽情遨游。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情感”是张惠雯的关键词。我曾经在关于她的专论中提过,她擅长写情感,无论是离散漂泊者的爱与孤独,还是中原小城男女如火焰如灰烬的怨爱憎,她都以平静清澈的目光予以深深凝视,以富有理解性的笔墨一一描摹之,解析之。某些时候,她更像是掌管情感王国钥匙的女神:为笔下人物发放情感的份额,鼓动他们反叛庸俗的生活,放他们到广阔自由的世界上去。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人类情感的边缘和弹性,去回答当人与意想不到的情感劈面相逢时,会绽放出什么样的光华,又会表现出多么可爱、可感或可怖的人性本相等终极命题。

在张惠雯近期的小说中,关于情感的书写进一步登峰造极,炉火纯青。她将人物置于人间求不得、推不掉、脱不出的困境之中,让其充分领略情感带来的种种痛楚、悸动、忧惧。人生的况味如水中之水化在无边的浩瀚之中,既苦又甜,既爱又怕,既亲近又颤栗。比如《天使》里那个在丧父之痛中被初恋慰藉身心的海归游子,《玫瑰,玫瑰》里那个将枯萎爱欲缝织进干花中的旧日美人,以及,《涟漪》中那个在体面身份的矫饰下数度分裂的文学教授。

细心敏感的读者会注意到,张惠雯越来越喜欢用男性视角介入对情感的观察。如果说在早期书写海外生活的作品中,她还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尽量客观化描写情感探险之旅的话,那么,在近期的写作中,她直接采用了男性第一人称,让他直陈自我情感的遭际变化,或者让他作为旁观者,观察他者的情感起伏和涌动。在《涟漪》中,“我”在多年后因公返回到了那个小城,那个距离本不遥远却将“我”的生命搅动得翻天倒海的小城。公差很愉快,场面上的交往也很得体,但眼前的一切都如同蒙上了面纱,令“我”一次次深陷于往事的魅影:“我觉得身体有种轻飘飘的感觉,像是站在悬崖边,在我面前是整个回忆的深渊。”

回忆是什么,还能有什么呢?无非是饮食男女,欢爱欲求。《涟漪》采用了今昔互嵌的叙事方式,写出了一段中年男人的惯常戏码:“我”年近五十的现实生活看似体面实则淡然无味,由此烘托出了“我”那看似危险实则心动如海的壮年往昔。“我”曾经在这个小城与文学青年“她”相识,互相心有所属,情真意切,也对未来有所企盼。然而,就像一切世俗故事所演绎的那样:就在“我”准备向妻子吐露实情时,妻子欣喜地告诉“我”她怀孕了。上天派来的宝宝像是落入凡尘的惩罚,瞬间将“我”拽回“人间”,重返“正轨”。

就是这样一个“俗套”的故事。很显然,张惠雯并不沉溺于对危险情感的探讨,这一代作家也早早就接受了“小说驱逐道德”的叙事教育。她将微小如“涟漪”的情绪波动投射到了万物形态之中:气味、光线、颜色、灰尘、阳光、风景、伤心的弧度、发丝的柔卷、榆树墨绿的树荫、植物透明的影子……都在“我”因情感追忆而失衡的心海里不断地扩张放大。当作者借用失意男主人公的视角将这些细节写得极度精细时,她就传达出了这样一种价值判断:带着爱恋的记忆,再琐碎的东西也流转着光彩。若不然呢,再“高尚”再“主流”的生活也味同嚼蜡,形同行尸走肉。她诗意漫卷的笔墨只向那些愿意在此中流连的读者显露自己,如歌的心弦就这样在纤细轻柔如绒毛般的世界里羞怯而愉悦地颤动了。

这是张惠雯的世界,一个泛着涟漪、闪着微光、皱缬着细纹的世界。这也决定了她笔下的人物、哪怕是在滚滚红尘中摸爬滚打的中年俗男也带着本质性的清高与干净。在《涟漪》中,她还有意识地选择了文坛会议、高端笔会、文人相談为背景,让男女主人公喜爱和从事文学工作,藉此为他们的情感镀上了深度的精神光晕。多年来,张惠雯就这么以情感为介质和叙事资源,水滴石穿地铸成了自己的风格。

我不知道她下一步将走向何处。我期盼着她能够让情感泯灭的某些触角生长得更加强壮,对于云诡波谲的人性能有更为“刻毒”的揭橥。比如在《玫瑰,玫瑰》的结尾,是否能让那个在云雾缭绕、气压低沉中解开的“秘密”更多一些社会性和历史性缘由而非仅仅是生理性原因呢?或许这只是我的一厢情愿吧,我期盼着她在细腻之外还有深刻。毕竟,我也是被她拨动过心弦的人啦。

曹霞,著名文学评论家,现居天津。

猜你喜欢
涟漪小城玫瑰
玫瑰飘香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这座偏远小城,能成为年轻人的伊甸园吗
涟漪的价值
涟漪
玫瑰(外一幅)
南美小城
阿尔卑斯山中小城
善良的人呵
好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