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中存在的误区和对策研究

2021-05-08 06:12张晓红
关键词:课堂导入初中英语

张晓红

摘要:教学导入是现阶段英语教育领域热切关注的一项话题,而展望现阶段的初中英语教学现状,许多教师由于固有思想的禁锢以及教法方式设置得不合理,导致了实际的课堂导入环节出现了形式虚化、内容老套与喧宾夺主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学生在英语课堂的学习效果,对此,本文将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现存误区做深入剖析,而后则创新设计一些优化导入策略及方法来寻求针对性地改进与完善。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导入;误区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2-011

导入环节对于英语课程的开展而言尤为重要,高效的导入不仅能够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还可激活学生的潜在思维与智慧,让其更为主动、深刻地反思教学问题及话题;此外还能调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及知识体系,让其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及内容做以预先的思索与主动的建构,从而为后续课堂的进一步学习做坚实铺垫。这些都是导入环节能带给学生的学习效益,但由于部分教师仍保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未对课堂导入进行精心设计与改革性思考,引致了导入形式的虚化与成效欠佳等问题。本文的研究重点便是针对这些原有的导入类误区及问题展开深入分析,并尝试做出创新性改革来研究一些极具新意与教学实效的导入策略,从而维系初中英语课堂的良好导入来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常见教学误区

1.教学导入喧宾夺主

目前大部分的初中英语课堂导入形式而言,一些教师为了顺应教学改革热点形势来重视课堂导入对学生产生的价值与收益,往往会考量失衡,偏离导入目的而设计情节复杂、任务艰巨的导入类内容。这些繁琐的导入类内容会造成实际的课堂导入出现拖沓的现象,过分占用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授课以及答疑解惑的时间,最终则会产生一种喧宾夺主的不合理现象,削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少其在后续课堂的“有用”学习时间而影响最终的教学成果。

2.教学导入模式单一

即便是对课程内容进行导入,教师也不应当只是采取一种固定模式的导入形式,因为过于固定且单一的导入形式,以及过于老套与陈旧的导入内容会引发学生感官的疲劳,造成其学习兴趣的弱化以及主观能动性的降低,最终的教学导入便成为了一项无用功,既占据了课堂时间却仍无法带给学生相应的学习效益。

3.教学导入生搬硬套

一部分教师在教学导入形式及内容的安排上往往欠缺针对性的考量,无法贯彻落实教育改革所主张的因材施教理念,因此,一些任课多个班级的英语教师可能会将教学导入的设计套用在多个班级的课堂中,这样生搬硬套的方式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与部分学生“吃不了”的学习状况。长此以往进行这样生搬硬套式的教学导入,则会扩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差异,不利于个体良好学习心理的建设,更不利于较低水平学生的进阶学习发展及能力培养。

二、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固有误区的对策研究

针对“喧宾夺主”、“模式单一”与“生搬硬套”等导入类误区与问题,教师应当加以深思考量,并就这些误区之处进行积极改进,全力去革新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形式来弥补以往的教学不足之处,从而充分发挥课堂导入的价值与作用来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与效益的最优化。

1.重视教学导入设计的精炼简洁

在针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的重新审视与考量中,教师首先要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揮教学导入的最大价值,旨在既不占用太多的课堂时间,又能确保导入内容所带给学生的实际收益。故此,教师在教学导入方案的设计中要重视设计的精炼与简洁,力求能够在课堂3~5分时间内展示完设计的导入方案,并指导学生完成各项导入或任务。

以人教版八年级“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一单元的课堂导入为例,既为了高效切入本节课的重点教学内容及话题,又是为了让学生预先了解本课的主要知识及功能,教师在备课阶段设计一则导入类课件。在课件的内容构成上需穿插与机器人相关的各类型图片及影像,而这些媒介资源则须传达有关机器人作用以及不同科学家对于机器人发展趋势预测等方面的背景信息。此外,在以媒介资源展现这些背景信息的同时,教师也需为视频课件设计英文字幕,字幕需以一般将来时态完成对机器人的介绍与描述。

导入类视频课件时长以1~2分钟最佳,在课堂展示导入类课件后,剩余的部分时间教师可就课件中的内容及知识,组织学生展开交际探讨,或对学生稍加点拨来增进其初步认知与理解的效果。由此可确保导入内容的精炼性与导入形式的简洁性,既不会占用太多课堂时间,又能引发学生对机器人话题的深刻见解与洞察,以及对教学知识的初步预测与用法探索。

2.寻求教学导入形式的样式多变

在解决了以往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喧宾夺主的误区及问题之后,教师便需针对“教学导入模式单一”这一误区及问题展开切实的解决,这时教师就需冲破原有的思想禁锢,研究一些新颖、多变且兼具实效的教学导入方法来给予学生极富新意与生命力的学习体验。

(1)问题类导入

首先,教师可以以问题为依托,对课程内容进行极具新意化的导入,在此期间,问题充当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驱动的工具,目的是促进其主动地学习与思维的高阶运作来确保导入的良好效果。以八年级“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单元的课程导入为例,教师经由深度研究可以发现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有关聚会话题的交际探讨,教学的知识点也集中于此。这样的教学指向可以说是许多初中生热爱与关注的一项生活话题,因此,在设计导入类问题时,教师可链接实际生活,通过问题来引发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及所见所闻的思考,让其能够在生活化反思中有效预测本单元的教学主旨及要点,并能基于本课的教学主旨做出创造性的思考与发挥。

如教师可通过层层的问题引导逐步掀开教学内容的全貌:

T:“Boys and girls, do you like parties?”

S:“Of course, that's very interesting.”

T:“Have you ever accepted a party invitation?”

S1:“Of course, my primary school classmates often invite us to party.”

S2:“Yes,relatives and friends often invite me to a birthday party.”

T:“Have you ever turned down(拒绝) some party invitations? Can you tell me why?”

S:“Sometimes……Sometimes……”

T:“When you accept the party invitation, what information will the invitee(邀请人) tell you about the party?”

S:“Time, place and preparation of the party.”

……

上述为本单元导入环节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示范性对话,教师通过层层的问题引导可由浅入深地逐步切入课程主旨,让学生立足原有的认知经验来积极预测教学内容及要点信息。学生基于教师的问题导向,所做出的解答也需以英文方式输出,这样便能让学生立足原有的知识体系来组建语句,使之获悉本课的知识重点所在,从而更好地规划后续学习的侧重。

(2)情境类导入

情境类的导入方法也是需要初中英语教师深度研究并积极落实的。这一种导入方法能迎合初中生的学习口味,并以具体情境来多模态展现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将学生置于较真实的情境中获取对教学内容的合理预测与洞察分析。

如教师可利用一些生活实物来搭建教学情境,经由对实物的真实化操作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感悟,使之能积极预测教学内容及知识。以八年级“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为例,本单元内容涉及对多种高复杂食物制作过程的描述,而重要知识也存在于此。因此,为了进行高效的导入,教师可以在课下搜集与Milk shake或Russia soup等高复杂食物制作相关的原材料与器具,而后带向课堂向学生真实展现这些食物的制作过程。

教师还需运用本课重要的句法知识(First……next,……then……finally……/How much+食物do we need——We need……)对各个步骤加以描述,让学生能够一边感知真实的生活化操作,一边品读伴随语句中的知识及用法,学生可有效预测并获悉课程内容及知识点,并经由教师的真实化操作来获取对课程内容极大的探索欲望及兴趣,从而提高其在后续课堂的积极度与融入性。

3.关注教学导入内容的因地制宜

寻求种类多变、功能多样的课堂导入手段及方法之后,英语教师还要针对“生搬硬套”这一固有的教学导入误区进行全力解决。教师要深度贯彻落实因材施教理念,需要兼顾多个方面,因地制宜地开展教学导入来维系不同班级与不同学习个体的最佳收益。

(1)因教学内容而制宜

首先,課堂导入的形式与方法需要因教学内容而具体界定,由于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不同单元的教学走向以及功能价值不同,那么教师就需依照具体的教学内容而裁定最佳的教学导入形式。如“How do you make banana milk shake.”这一单元内容具有一定的操作性,那么教师便可灵活操作实物来构建教学情境,以便进行高效导入。而“Can you come to my party?”单元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关,那么教师便需进行生活化导入,寻求问题群组或信息技术等多种手段方式来引发学生对生活所见所闻的深思。

(2)因教学班级而制宜

因教学班级而制宜这一教学导入的举措适合一些兼具多班级教学的英语教师来研究与落实。在导入的教研及备课工作中,教师要全面考量不同班级的综合语言水平、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方法的受用情况,灵活设计教学导入的形式及内容。使教学导入的方法能更符合某个班级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喜好,让教学导入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3)因学生个体而制宜

针对同一班级内部存在的学困生、中等生与优等生,教师也要学会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导入方案。如对学困生而言,导入目的应更偏向对其学习兴趣及能动意识的激发,因此可积极设计一些情境类导入内容。而对于中等生与优等生而言,教师便可设计一些自主实践类的导入类任务,要求他们通过自主实践与探索来高度完成,如基于媒体情境的内容复述、交际探讨或读后感抒发等,让学生依托这些导入类任务来获取对教学内容及知识的初步认知,以及创造性的理解与感悟。

综上所述,为了对初中英语课堂导入环节存在的固有误区进行全面解决,教师需重视教学导入设计的精炼简洁性,并寻求灵活多变的导入形式,同时也需采取因地制宜的导入方法及手段,把控制多个方面来优化设计导入的方案与策略,以求发挥导入的最大价值与作用来真实提高教学的效率与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燕.初中英语课堂的导入环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

[2]季木兰.对初中英语阅读课导入方法的思考与实践[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

[3]张卫锋.浅析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课堂导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21):102-103.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外国语学校,浙江 台州 317200)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谈英语课堂无痕导入的策略
“活化”课堂,让英语教学更精彩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