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密螺旋体痢疾的临床症状与防治方法

2021-05-10 02:29刘忠献赵振冰赵维莲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1期
关键词:防治方法临床症状

刘忠献 赵振冰 赵维莲

摘要:猪密螺旋体痢疾是由致病性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肠道传染病,本病的防治方法为做好猪舍的生物安全措施,病猪应紧急隔离,发病早期使用抗菌素治疗。

关键词:猪密螺旋体痢疾;临床症状;防治方法

猪密螺旋体痢疾又称血痢,主要感染生长育成期猪,是以黏液性出血性结肠炎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1]。本文就猪密螺旋体痢疾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措施和防治方法进行介绍,旨在为猪密螺旋体痢疾的防治提供参考。

1病原学

猪密螺旋体痢疾的病原是一种可引起强β-溶血的厌氧螺旋体,被命名为痢疾密螺旋体,现在痢疾密螺旋体被归入到人短密螺旋体属。猪痢疾密螺旋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耐氧的厌氧螺旋体,长度为6~8.5μm,直径为320~380nm,呈舒展的螺旋状,具有运动性,在血液琼脂上呈强β-溶血。它有7~14根周质鞭毛,插在细胞两端。这些鞭毛在原生质柱中间重叠,包括周质鞭毛在内的整个细胞,被一层疏松的外膜所包裹。

用胰酶大豆琼脂或含5%~10%脱纤血(通常是绵羊血或牛血)的胰酶大豆琼脂平板,在37~42℃的厌氧环境下培养,猪痢疾密螺旋体可缓慢生长,培养3~5d可以看见短旋体呈扁平薄雾状生长,周围形成强β-溶血区。在接种时将琼脂切割成几个小的部分,可增强溶血现象的出现。琼脂中含有不同抗生素组合的选择性培养基,可用来从粪便中分离猪痢疾密螺旋体。

2流行病学

本病呈全球分布,在生长育成猪的发病较高,从保育室转出后的数周疾病变得特别明显。这与抗菌药的停用是相一致的,因为猪场中断奶猪常频繁使用抗菌药来控制呼吸道和肠道疾病。该病也可见于断奶猪、成年猪尤其是室外饲养的母猪,偶见哺乳仔猪。

在呈地方性流行的猪场,猪密螺旋体痢疾的临床症状常表现周期性,以循环的方式复发。在大群受侵袭的猪群,单个猪和整群猪的症状可以3~4周的间隔重复出现。当水和食物中不再添加治疗水平的药物时,症状通常会再次出现。无症状猪在进行了某些管理程序后也会发生腹泻,如转入新栏舍、和不同畜禽混在一起、称重或改变饲料。

3临床症状

猪密螺旋体痢疾的潜伏期从2d~3个月不等,但自然感染通常在10~14d发病。腹泻是猪密螺旋体痢疾最为一致的症状,但严重程度却很不同。该病通常通过已感染猪群逐渐传播,每日都有新的猪只感染,群内个体和群间的病程都不相同。

有时病猪呈最急性感染,几乎没有或无腹泻出现即在几小时后发生死亡。大多数病猪发病最初表现为拉黄到灰色的稀软粪便,有些病猪出现采食量下降,直肠温度升高至40~40.5℃。感染后几小时到几天,粪便中出现大量黏液并常带血块[2]。病情加重后,其排泄物呈水样,同时可见有血凝块、白色纖维素和黏液等。经过二十多天病猪可进行自我恢复,但后期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由于病猪的持续腹泻,使得机体的水分大大流失,造成病猪的饮水量增多。感染猪虚弱,运动失调且消瘦,死亡常与脱水、酸中毒和高钾血症有关。

4病理变化

病死猪大多数病理变化局限于盲肠、结肠和直肠。症状较轻的可见病变肠道黏膜上表面覆盖一层透明、灰色黏性物质,内含有血凝块。随着病情逐渐加深,黏膜覆盖物逐渐转变成血凝块、纤维素和坏死物三者的混合物,最后转变成黄色的坏死物。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同时淋巴细胞在黏膜下汇聚,而使得腹腔有一些透明的液体,这可以诱发机体的炎症反应。黏膜呈明显肿胀,典型的皱褶消失。其他病变可能还包括肝脏充血和胃基底部充血或出血,然而,这些病变和其他疾病有关,并非是猪密螺旋体痢疾特异的。

本病的显微病理变化仅在盲肠、结肠和直肠上有明显变化,其中腺窝底部的上皮细胞可能被拉长且呈绒状。螺旋体可能进入结肠腺窝的杯状细胞内,并且可以穿过上皮细胞的细胞间隙,结肠细胞间缺乏结合力与随后上皮细胞的坏死和脱落有关。

5诊断措施

可采用临床特征、剖检和病理学、实验室等诊断方式进行疾病诊断。本病的临床诊断主要是依赖于本病与腹泻的其他潜在病因的鉴别,其中应考虑的因素包括病史、临床症状、眼观病变、显微病变以及病原菌的分离和检测。急性感染病猪剖检的基本表现为局限于大肠的弥散性肠炎,肠腔中出现黏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和游离的血液具有猪密螺旋体痢疾的特征,但不能作为确诊的特异病症。黏膜水肿的典型显微病变和浅表性糜烂的微纤维蛋白性肠炎,尤其是同时出现大量的螺旋体菌。

实验室诊断包括样本的视觉检查、核酸诊断、血清学试验,其中核酸诊断通常用于初次分离平板上的菌,即使在3~5d就可以得到诊断结果情况下,核酸诊断仍是比对本病的诊断提供一种较常规的螺旋体分离和生化鉴定方法更快速、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6防治方法

6.1治疗措施

本病多采用抗菌素的治疗原则,猪场最常用于治疗本病的四种药物为硫黏菌素、泰万菌素、泰乐菌素和林可霉素,病重的猪只建议使用注射液进行治疗,可选用20%泰乐菌素注射液或30%盐酸林可霉素注射液,按治疗剂量进行使用,连续用药3d。症状较轻的猪只可以采取饮水或拌料给药方式进行治疗,尽管这可能造成病猪的采食量下降。

6.2预防措施

防止本病的发生,猪场的管理应与治疗相结合,以降低治愈猪再次感染和将感染传播给其他猪群或其他批次的猪的危险。猪场在喂养时注意饲料的营养均衡,必要时添加适量维生素[3]。█

参考文献:

[1]肖和良.几例猪密螺旋体痢疾的诊治报告[J].今日养猪业,2020(4):79-80.

[2]张永福.猪密螺旋体痢疾的诊治[J].当代畜牧,2018(17):51-52.

[3]潘华东,韦建德.猪密螺旋体性痢疾防治措施[J].当代畜牧,2017(5):109.

猜你喜欢
防治方法临床症状
试论犊牛腹泻的临床症状与防治
黑绒金龟子在玉米上的危害及防治方法
分析果树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及防治方法
朝阳市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除草剂药害防治方法
医学生网瘾成因及防治方法研究
恙虫病60例临床分析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