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综合性医院医护人员患者安全文化研究

2021-05-11 05:32郭足平方睿胡九东王建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正性差错性反应

郭足平,方睿,胡九东,王建波

1.深圳大学总医院医务部,广东深圳 518055;2.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医务处,上海 201306;3.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东院院长办公室,上海 201306

患者安全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采取必要措施,来避免或预防各种不良结果或差错。患者安全是全球专关注的话题[1]。医疗机构致力于以患者安全文化为突破口,完善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减少医疗差错发生,保障患者安全[2-3]。但尚缺乏对新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研究方面的文献报道。 因此,上海市某新建三级综合性医院于2018年12 月对该院医务人员开展了患者安全文化调查,旨在通过调查,对新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状况进行摸底,了解新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潜在隐患,为促进新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水平持续改进与不断提升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以该医院工作半年以上的医务人员(包括临床医生、技术人员、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按照科室、职称分层后,每层抽样比例为50%。 2018年12 月,全院共计691 名医务人员,累计发放问卷346份,收回343 份有效问卷。 现报道如下。

1 研究方法

1.1 调查工具

调查采用美国医疗健康研究与质量机构(The Agency for Healthcare Research and Quality,AHRQ)编制的医院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量表(Hospital Survey On Patient Safety Culture,HSOPSC),选择周娟汉化版[4],该量表采用克朗巴哈信度系数来检验总量表和各分量表的信度,总量表的系数为0.896。 量表含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12 个维度42 个条目及2 个额外条目(患者安全等级、过去12 个月内报告不良事件数量)。该研究采用问卷星网页版在线填写调查问卷形式收集信息。

1.2 分析方法

每个条目采用5 级Likert 分度法,分度从“强烈不同意”到“强烈同意”或频率从“从未”到“总是”。 同一条目统计正性回答频次(包括强烈同意和同意,总是和经常,负性条目反向统计),获得该条目的正性回答率。 正性回答率=正性回答之和/回答人数×100%,维度正性回答率由对应条目汇总得到,得分越高,提示被调查者的认知越好。患者安全优势领域:正性反应率>75%,待改进领域:正性反应率<50%。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6.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频数表示,采用χ2检验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特征

医师、护理人员、技术人员构成比分别为39.4%、44.9%、15.7%。 年龄以25~34 岁为主,占59.5%。 学历以本科及以上学历为主,为81.3%。在该院、部门、专业领域工作时间以6~10 年为主,分别为60.6%、54.2%、42.6%。

2.2 患者安全等级评分情况

对所在部门/区域进行安全等级评分评为优秀、很好、可以接受、不好、失败等级的比例依次为34.4%、41.1%、21.6%、2.9%、0%。

2.3 患者安全文化调查问卷各维度分析

12 个维度中,差错的反馈和交流、组织文化-不断改善、科室内部团队合作3 个维度正性应答率>75%,为患者安全优势领域。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人员配备、不良事件上报频率、 科室间团队合作4 个维度正性应答率<50%,为患者安全待改进领域(见表1)。与美国AHRQ在2018 年发布的同类医院(以床位数为分类标准)的调查结果[5]进行比较(见表1),该医院在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不良事件上报频率、科室间团队合作、开放式交流、管理层支持和管理层重视等6 个维度的正性回答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在医院内交接和转运、差错的反馈和交流、组织文化-不断改善等3 个维度的正性回答率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患者安全文化调查结果与AHRQ 同类医院比较

2.4 不良事件上报情况分析

过去12 个月内,调查对象未填写并上报不良事件的调查对象占73.5%,填报1~2 个不良事件的调查对象占23.6%,填报3 个及3 个以上不良事件的调查对象占2.9%。

将该医院不良事件上报频率所有条目和AHRQ 同类医院正性反应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医院3 个条目的正性回答率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维度分析

选择12 个维度中正性反应率最低的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比较该医院该维度的所有条目和AHRQ 同类医院正性回答率的差异值。结果显示,该医院3 个条目的正性回答率均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不良事件上报频率维度与AHRQ 同类医院比较

表3 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维度与AHRQ 同类医院比较

3 讨论

3.1 患者安全文化已初步建立,但不同维度间差异明显,改善空间仍较大

该调查结果,该医院部门/区域安全等级评分正性反应率为75.5%,低于李婷等[6]、杨丽等[7]分别对深圳、重庆的两项研究结果,高于鲁超等[8]对安徽省研究结果,数值略高于AHRQ 同类医院的72%的正性反应率。 在医院内交接和转运、差错的反馈和交流、组织文化-不断改善等3 个维度的正性回答率较高,均高于AHRQ 同类医院。由此可以看出,该医院虽为新建医院,但已初步建立了持续改进的患者安全组织文化,患者安全水平总体尚可。其中,差错的反馈和交流、组织文化-不断改善、科室内部团队合作3 个维度为患者安全优势领域。该医院自2012 年开业以来,以三级医院评审为抓手,注重院科两级管理,并在全院开展患者PDCA 案例大赛等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活动,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服务,提升医务人员患者安全意识。

同时,该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不良事件上报频率、科室间团队合作、开放式交流、管理层支持和管理层重视等6 个维度的正性反应率均低于AHRQ 同类医院,仍存在不小的差距。从具体条目来看,42 个条目中, 仅11 个条目正性反应率>75%,13 个条目正性反应率<50%,提示各维度均存在可改善区域,该医院患者安全文化,改善空间仍较大,患者安全管理中暴露出的问题不容小觑。

3.2 患者安全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与关键点

对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人员配备、不良事件上报频率、科室间团队合作4 个维度正性应答率<50%,为患者安全待改进领域,和李婷等、杨丽等、鲁超等分别对深圳、重庆、安徽的研究结果相比,多了“科室间团队协作”维度,应予以重视。

该医院科室间团队协作维度评价相对较差,分析原因可能与以下几个因素有关:首先,我国医院的分科机制,科室间横向沟通协作较少,涉及多部门时不排除会发生相互推诿现象;其次,该医院为新建医院,在科室分工与岗位设置、部门协作机制等方面,尚待完善;此外,该医院以人才引进方式从全国各地进行招聘、 吸引人才,而人才的本土化过程需要一段时间。 组织机构文化未形成统一的文化氛围,尚待磨合,这些均可能会给团队协作带来挑战。

正性反应率最低的维度及与AHRQ 差值最大的维度分别为差错的非惩罚性处理、不良事件报告频率,提示这两项为该院患者安全文化中关键环节及制约因素。

该医院虽于2017 年建立了医疗安全(不良)事件上报激励政策,但员工对不良事件政策及内涵理解不够等,认知度仍较差。如“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处理”维度正性反应率仅32%;“员工担心他们的差错会被记入个人档案”正性反应率仅8%;“员工觉得一旦有差错,就会受到责怪...”正性反应率也仅23%。 医务人员担心不良事件上报会影响个人发展[9]、同事关系、科室荣誉等,碍于面子,当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医务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意识不容乐观。从医务人员视角来看,该新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尚未脱离传统观念,“苛责”型管理文化特点明显,反映出不良事件上报激励政策在“落地”过程中存在误区。因此,需对医务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如加强安全文化及内涵建设培训。只有让医务人员真正了解到不良事件上报的意义和内涵,才能共同促进患者安全文化建设。

公正文化[10]作为一个共担责任的价值支持系统,以维护患者安全为目标,试图在传统安全管理理念中的惩罚文化和现代安全管理所提倡的免责文化之间寻找平衡点,打造对系统安全最有利的责任制度,是目前患者安全文化领域的研究热点。针对该新建医院患者安全文化现状,要提升患者安全水平,重构医务人员上报文化,建立患者安全的公正文化至关重要。

4 小结

报告患者安全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从错误中学习,是患者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公正文化,针对问题客观分析,将有利于不良事件上报。若在新建医院文化建设磨合期,将公正文化的理念引入,将会给机构文化建设注入活力;同时完善机构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患者安全也将会事半功倍,两者相辅相成。

猜你喜欢
正性差错性反应
自我管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正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肠道菌群失调通过促进炎性反应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国学教育理念带给临床护理实习生的正性导向作用的研究
正性情绪教学法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应用研究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校对工作中常见差错辨析
促酰化蛋白对3T3-L1脂肪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高校辅导员正性道德情感刍议
益气活血、舒筋通络法联合西药干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炎性反应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