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背景下书籍装帧设计的美学探讨

2021-05-11 20:57胡苨
出版广角 2021年7期
关键词:书籍装帧纸质图书

【摘要】书籍装帧设计属于设计艺术的一种,是艺术思维、设计创意和工艺手段相结合的艺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各种艺术形态带来了巨大的变革,改变包括但不限于艺术呈现、受众对象、设计手段等。因此,有必要对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书籍装帧设计的審美以及设计美学上的创新进行讨论,探究数字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冲击,以及两者的有机融合。

【关  键  词】书籍装帧设计;美学设计;数字技术

【作者单位】胡苨,译林出版社。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7.018

一、数字技术引领书籍装帧设计变革

书籍装帧设计是图书生产加工流程中的一环,在出版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书籍装帧设计得到了广泛的重视。而数字化进程的加快,不断影响和引领图书装帧设计的发展,这不仅因为现代艺术设计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数字化,而且读者市场的审美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工作和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需要更高效、便捷的阅读方式。以往,纸质图书设计需具备观赏性,通过外观吸引读者的关注,将图书的阅读功能和审美功能统一起来,使图书具备更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1]。而数字技术为书籍装帧设计提供了更大的个性化创意空间,电子书设计也成为书籍装帧设计的新方向。强化相关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成为提升书籍装帧设计质量和控制制作成本的关键。

1.艺术呈现形式的变化

电子书相对纸质图书来讲,具有环保、便携、存储量大、互动功能强等特点。虽然数字阅读日益受到年轻读者的喜爱,但仍有很多读者钟情于纸质图书。纸质阅读是以人的视觉为主的多元文化审美过程,能够激发人们视觉和触觉的双重体验和感知,读者翻阅纸质图书,体味个中细节的“悦”读感是电子书所无法替代的[2]。近年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在电子书销售持续增长的同时,纸质图书依然受到读者的欢迎。由此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将是共生共存的状态。

2.读者对象和消费方式的变化

书籍不仅是知识和文化的载体,也是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具有明显的市场化特征。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读者阅读习惯也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书籍装帧设计应紧随读者需求推陈出新。与此同时,由于读者群体日益细分,书籍也应针对不同读者和不同的阅读场合、阅读时间等进行不同的设计[3]。

数字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对读者的消费决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是线上线下消费渠道交融共生。电子商务的出现使得消费方式更加多样化,形成了线下线上两种消费渠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读者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商品信息,做出即时消费决策,完成消费行为。这种消费方式的改变缩短了线上线下的距离,有利于线上线下两种消费渠道的融合,形成全渠道的销售方式。其次是数字化视觉传达设计对消费决策的影响日益增强。随着越来越多的书籍通过网络销售,视觉成为读者想要解和购买书籍的要素之一,这种改变也迎合了当下知识快消费时代的读者需求,因此读者在接触图书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封面视觉,然后才是图书手感、正文内容等因素。

3.设计手段的变化

数字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师的创意表现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可能。相较于传统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新的排版和制图软件如Photoshop、Illustrator、CorelDraw、3dMax等的运用使书籍呈现更加色彩缤纷、形式多样的审美风格。尤其在抽象类图书的设计上,新的设计手段能用抽象的形态来表达图书的设计理念,形成独特的美感来吸引读者。

如笔者设计的《江南古典私家园林》(图1)采用典型的中国画笔式表现江南园林,以墨色写就黑瓦屋顶,通过墨线与点面相结合勾勒出窗棂与白墙,寻找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一种设计语言。设计师只用了寥寥数笔,便使江南情调跃然纸上,将中国传统绘画的黑白与虚实对比融入现代设计理念之中。

当代著名画家、教育家吴冠中说:“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人们对形式美和抽象美的喜爱是本能的。”[4]运用抽象元素强化设计意识,可在书籍装帧设计中追求一种非具象的形式美感。传统的书籍装帧设计往往无法达到这种效果,而数字技术可将具象化图像变成抽象化的效果,使装帧设计成为图书表达内容和传递诗意的手段,表现独特的意境之美。

4.创作效率的变化

在数字化引领的知识经济时代,要将知识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动力,就需要高效的商业化创作效率[5]。数字技术为设计师的创意设计提供了更多支持,设计材料的多样化以及印刷水平的提高,也给设计师探寻新意、挖掘美提供了更大空间。

数字技术不仅可以帮助设计师在创作之初预览设计作品的效果,将意象的内容转变成具象的图像,还可以在设计和印制生产之间的良好转化,体现其超越传统设计技术的优势,使设计稿和成品之间的差距最小化,从而推动艺术的创新。

一是生产过程的革新。数字技术的运用使书籍的装帧设计风格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突破了原有媒介的局限,而书籍材质和风格的变化又给读者带来更有新意的视觉和触觉体验。二是生产方式的创新。读者对图书的更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发展,对提升图书的生产效率与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二、数字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

1.数字化对审美的影响

数字技术的发展给艺术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但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技术上,对技术所表现出的形式更感兴趣,这其实是对艺术和审美的一种弱化。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科技息息相关,科技也更加人性化。艺术作为人类思想的产物,其所呈现的主体和对象也向科技化方向转变。

数字化或者科技化让艺术审美不再为少数人所拥有,开始更加大众化。但这种泛艺术化的趋势,却使设计师更注重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希望给读者带来更大的视觉冲击,从而忽视了图书设计理念的传达,导致其投入装帧画面效果的时间和精力远远大于创意构思的过程。因此,在拥有数字化便利的同时,应该避免过度依赖技术,从而使书籍装帧设计缺乏文化内涵与创新。

猜你喜欢
书籍装帧纸质图书
书籍装帧、画册、产品包装(设计)
汉字字体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张道一 书籍装帧设计作品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书籍装帧的视觉引导与图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