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进补的“坑”,究竟有多少

2021-05-11 10:57张宇
科学24小时 2021年5期
关键词:补脑保健食品食欲

张宇

高考,是莘莘学子展现自我的舞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台阶。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顺利迈入大学的门槛。为了保证孩子有充沛的精力迎接高考,很多家长选择了“考前进补”。

事实证明,多數同学高考都能正常发挥,但也有一些同学,平时成绩不错,却因考前状态不佳,直接影响到了高考成绩。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高考失利的呢?其中一个原因,是与一些家长过于迷信滋补品有关,本想着给孩子助力,结果却适得其反。高考前夕,因为家长提供的饮食不当而造成考生生病,甚至住院的事例,年年都有。

那么,考前进补到底有没有必要呢?人们口口相传的“良方”又有多少真的靠谱呢?其实,相当多的家长推崇的“考前进补”的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或者说存在一定的误区。

 考前需大补

真相解读:随着高考的临近,不少家长进入了“焦虑期”。家长们在学习方面帮不上忙,就在吃上做文章,四处寻找能够滋补的药膳食材。什么海参、甲鱼、鹿肉统统端上餐桌,在烹饪的过程中还不忘加入人参、冬虫夏草和枸杞,美其名曰“要给考生补气”。殊不知,这些食材中不少都是药食两用的,补得太猛了,药性的作用反而让考生们的身体吃不消,出现诸如上火、咽喉肿痛、腹泻,甚至流鼻血的情况。

        高考饮食要清淡

还有一些家长,担心考生考前压力大,若再吃鸡鸭鱼肉容易上火,因此放弃原有的饮食习惯,怎么清淡怎么来,甚至清淡到只剩下水煮青菜,考生能见到的荤腥就只剩鸡蛋。不仅如此,在烹调的时候还以蒸煮和煲汤为主,甚至减少了食盐的用量。

真相解读:这种饮食模式看似很健康,却忽略了重要的细节。凡事都有两面性,肉类吃多了确实会增加身体负担,但它同时也是人体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重要来源,诸如锌、维生素A和维生素E等微量元素也主要是靠肉类和水产品提供。这种清淡的食谱等于直接停掉了有关营养素的来源,势必会产生新的健康问题。比如,维生素A和锌的缺乏就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还会影响记忆力。此外,高考的压力本身就会让考生的胃肠道神经受抑制,出现胃口不佳的情况,过于清淡的烹饪方式又如何能引起食欲呢?饭都吃不下去,哪来的营养和健康呢?

    高考需加餐

备考期间,到底要吃几顿饭?不少人认为,一日三餐肯定是不够的。有些考生甚至在家长的劝说下,每天要吃6~7餐。

真相解读:事实上,由于学习过程中的营养消耗大,以及食欲等因素影响,传统的一日三餐确实难以满足需求。尤其是对熬夜学习的考生而言,来点夜宵也是可以的。但是,加餐也是有原则和前提的,那就是考生的消化系统能够承受得了。受胃部排空时间、胆汁以及其他消化液分泌周期性的影响,随意改变就餐频率会导致人体消化功能异常,出现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的情况。如果进食过于频繁,还会导致总能量摄入过高,再加上备考期间运动量本来就不大,“高考肥”的现象也不少见。

过分迷信保健食品

真相解读:每逢考前,保健食品的销售都是异常火爆的,各类关于食用保健品能够补脑、快速提升智力的宣传也是铺天盖地。可是,食用保健食品真的有效果吗?其实,家长和考生们只是被“收割了韭菜”,交了“智商税”了。

尽管保健食品的确具有一些功效,比如提升人体免疫力和记忆力、改善睡眠等,但保健食品终究不是食品,不能随意乱吃。任何一种保健食品都有适宜人群,而备考的学生群体似乎并不在其中。针对考前保健食品大卖的现象,国家食药监总局也曾特别提示:我国现有的27类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中没有“补脑”一项,也从未批准过任何具有“补脑”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上市。当前,市面上所谓有“补脑”功能的保健食品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没有短时间提高智力和学习成绩的“灵丹妙药”,家长和考生不可迷信所谓的“补脑”产品。更有一些家长,购买一些来路不明的三无“保健品”,不仅没有效果,而且可能会危害考生的健康。

那么,考前真的不需要特别关注考生的饮食吗?当然不是。备考期间,考生们的学习量加大,脑力活动异常活跃,会消耗更多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必要的营养支持还是要跟上的。

如何才能做到给考生补充真正的营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以下这些原则一定要铭记。

一是要注意方法和时间。切勿盲目听信别人的秘诀或是网传的方法。补充营养从来不该拔苗助长,只有循序渐进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所以,给考生进行营养补充,至少要从高考前半年开始。

二是要严格把控食物的清洁和安全。由于夏季温度较高,食物容易变质,要特别注意食物的卫生情况。应尽量避免在外就餐或者食用外卖食品。家长们最好在正规市场采购新鲜卫生的食物,亲自下厨为考生制作三餐。

三是要从考生的饮食习惯出发。无论是食材还是烹饪方法,备考期间都无须太多的变化,也不必用太复杂的方法,唯一的标准就是要让考生能吃得下。也就是说,平时考生爱吃的东西要尽量多做,即便是再营养、再珍贵的食材,只要是考生不喜欢的,就是多余的。

四是要保证营养均衡,适当补充脑力。坚持“主食与副食搭配,粗粮与细粮搭配,荤菜与素菜搭配”的原则,做到品种多样,三餐合理分配,同时加餐要适当,饮食不过量。燕麦、杂豆、荞麦、糙米等杂粮能提供丰富的B族维生素,有利于脑力劳动者长时间维持精力和情绪的稳定,保证学习效率。

五是要多吃颜色丰富的蔬菜和菌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人每天应吃400~500克蔬菜。蔬菜不仅为我们提供每日必需的维生素、膳食纤维和矿物质,还有一些活性因子。特别是一些深色、彩色的蔬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花青素,它们在提供营养的同时,还能刺激食欲。菌类中富含游离氨基酸,比如赖氨酸和精氨酸,对改善记忆力和睡眠、提升免疫力具有很好的作用。日常可以多吃一些香菇、平菇、猴头菇和竹荪等。

六是要保证水果和牛奶充足。水果是多种营养素的重要来源。尽量选择一些略带酸味的水果,如青桔、菠萝、葡萄、猕猴桃、蓝莓等。这些水果,不仅维生素C含量丰富,而且独特的果酸还能激发食欲。同时,每日饮用300毫升左右的鲜奶或酸奶。牛奶不仅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而且还有镇静作用,能够帮助考生保持良好的状态。

七是一定要多喝水。每天1500~1800毫升的饮水量是维持体液平衡的基础,当然种类可以是白开水、蜂蜜水,或是用水果浸泡略带有味道的水。水温一般在36℃~38℃最佳,尽量不要超过60℃。尽量不要选茶、咖啡和功能饮料,这些饮品对大脑还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的。

此外,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诸如食欲不佳,精神状态不好,甚至是失眠,这些可否通过饮食加以调节呢?理论上是可以的,但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于食欲不佳,寻找原因是关键。如果是天气炎热导致的,那建议先要调节室内温度,然后适当增加进食瓜果的数量和频次。切莫给考生吃过凉的食物降温,以免伤及肠胃。如果是压力过大导致的,那就要和考生多沟通,聊天是最好的减压方法。同时,可以在餐前喝上一杯山楂麦芽陈皮茶,消食开胃,增加食欲。

对于睡眠少的考生,应避免在晚间过晚加餐。睡前可以聆听轻音乐,以温水泡脚10分钟,然后再喝一杯温牛奶。

总之,高考前的特殊阶段,家长最需要做好的就是辅助工作:一方面是了解考生的营养需求,另一方面是要提早制定好营养补充计划。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要胡乱操作,在日常均衡饮食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能量和优质蛋白质的供应即可。最重要的,还是保持备考期间考生的饮食规律。

猜你喜欢
补脑保健食品食欲
一无所有
浅论保健食品与健康养生的关系和解决途径
老人睡不好食欲差 查查是否心衰
HPLC测定保健食品中维生素E
食药监总局:从未批准“补脑”保健食品。
补脑
保健食品小知识
核桃适合男人吗?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开心图片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