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贱买汽车厂内幕

2021-05-12 11:43伊戈尔·阿塔马年科李有观
海外文摘 2021年5期
关键词:列日涅夫克格勃西德

伊戈尔·阿塔马年科 李有观

由菲亚特124改装成的VAZ-2101,在上世纪70年代开启了苏联的家庭轿车热潮。

20世纪50至70年代,苏联克格勃的合作伙伴——東德国家情报总局把数百名自己的间谍和被招募者渗透进西德的重要部门中。他们不仅为东德和苏联猎取了大量军事情报,还为两国的经济建设作出巨大贡献。其中,最突出的案例是渗透到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周围的东德间谍京特·吉奥姆和妻子克莉斯特尔帮苏联贱买到了一座汽车厂。

| 用汽车拯救通货膨胀 |    

1966年初,在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苏联部长会议主席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柯西金提出,国家应当再建一座小轿车制造厂,因为“伏尔加”牌、“莫斯科人”牌和“扎波罗热人”牌汽车的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他同时强调说,国家的黄金储备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当时的苏共中央总书记列昂尼德·伊里奇·勃列日涅夫表示,想知道报告人有什么具体计划。

看到勃列日涅夫对此有兴趣,柯西金继续说道:“我建议从国外购买一座汽车制造厂,要配齐全部生产流程,但所有成套配件将由本国生产。在获得外国工厂之后,我们将拥有全新的汽车制造技术,可以在国内各汽车厂全面推广。此外,这还能推动如化工、冶金、石油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勃列日涅夫问:“购买一座这样的汽车厂需要花费多少钱?”

柯西金回答:“根据国内专家的计算,大约需要10亿美元……”话还未说完,勃列日涅夫就打断他说:“10亿美元,太贵了!”

柯西金耐心地解释道:“请原谅,列昂尼德·伊里奇。我想提醒一下,在最近三年,通过出口石油、黄金和毛皮等商品,苏联每年都有100亿美元的收入!另外,阿拉伯国家在大量采购我国武器,每年还有95亿美元的额外收入转入我们的国家银行。这样,买一座汽车厂就如同买儿童自行车一样。”

然而勃列日涅夫并不同意:“不行,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购买汽车厂一事必须暂缓考虑。”

柯西金(左)和勃列日涅夫(右)

但柯西金并不打算放弃,他打出了自己最后一张也是最重要的一张王牌:“如果我们想抵制通货膨胀,就必须尽快办这件事情!要知道,现在我国居民手中拥有总计800亿~900亿卢布的钱,以官方汇率计算,已超过1000亿美元,几乎等于荷兰、比利时和丹麦等国家的年度预算总额。我国的居民储蓄每年都在大幅增长,而老百姓又不太信任银行,都把现金攥在手里,放在箱底。为了保证50和100面额卢布的正常流通,印钞机不得不一刻不停地转动。最令人担心的是,这些箱底钱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出笼的猛兽,造成巨大的灾难。想要解除这些巨款的潜在威胁,金银首饰和进口消费品已经无能为力,只有寻求更有分量的东西,这种重量级产品就是用西方技术制造的国产汽车。”

在了解到柯西金所说的都是实情后,勃列日涅夫终于同意了:“好吧,给克格勃主席和对外贸易部长下一道指示,要他们弄清楚在哪个国家能购买到更便宜的工厂,然后跟对方讨价还价。我给你半年的时间。”

| 拒绝美国汽车公司 |

出人意料的是,苏共中央政治局这项重大决定很快就被美国中央情报局获悉。在这次会议仅一个月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的负责人亨利·福特便率领代表团赶到了莫斯科。在见到柯西金后,亨利·福特竭力劝说其购买一条小型轿车生产线,并说他们公司研发出了两种小排量轿车,有别于美国以往的传统车型,是专门为西欧和苏联客户研制的。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和商人一样,柯西金既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而是借口说自己不能决定,购买汽车厂的问题必须经政治局集体讨论。而实际上柯西金是想拖延时间,等待来自克格勃和外贸部的情报,以便在西欧国家购买到价格更合理的汽车工厂。亨利·福特清楚柯西金的用意,于是抛出了一个颇有吸引力的优惠条件:如果苏联能以50亿美元购买他的车厂,他准备使用加拿大的施工技术(因为加拿大的气候与苏联相似)免费为苏联修建一条从莫斯科到符拉迪沃斯托克的干线公路。

纯粹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虑,苏共中央政治局最终还是谢绝了亨利·福特的建议。当时的形势是,美国对西欧国家的影响日益下降,法国总统戴高乐带头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对美国的看法也产生了动摇。苏联高层为充分利用这一政治形势,加大美国与西欧盟友之间的分歧,决定向西欧国家采购汽车厂,只是想看哪一家的更便宜。

| 一箭三雕 |

这样,在1966年,通过苏联克格勃的渠道,东德的一对夫妻间谍从上司马库斯·沃尔夫那里接受了任务,要弄清楚西欧哪家公司能以优惠价格向苏联出售汽车厂。这对夫妻间谍京特·吉奥姆和妻子克莉斯特尔,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由东德国家情报总局安插到西德总理维利·勃兰特身边,搞到了大量重要情报。

接受任务后,吉奥姆夫妇开始为苏联研究起经济问题来。经过多方活动,京特拿出了自己的调研报告。他指出,加强苏联与意大利、西德和法国的经济联系,可对它们产生明显的政治影响,使它们不再看美国的脸色行事。京特还断定,考虑到意大利汽车工业正处于不景气状态,该国的“菲亚特”汽车公司很可能会全盘接受苏联方面的条件。沃尔夫认为京特的报告极其重要,于是立刻亲自飞往莫斯科,向苏联克格勃主席安德罗波夫进行了汇报,安德罗波夫又马上把他引见给柯西金。柯西金充分肯定了京特的报告,并高度评价了东德情报总局的工作,然后将报告递交到苏共中央政治局。

1967年,根据京特提供的情报,苏联与意大利“菲亚特”汽车公司签订了合同。这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交易,因为“菲亚特”汽车公司还同时从西德的“宝马”和“奔驰”两大汽车公司采购零配件,且与法国的“雷诺”汽车公司有业务往来。因此这项交易可以达到一箭三雕的奇特效果,将意大利、西德和法国这三个重要的西欧工业国家牢牢地与苏联捆绑在一起。

就这样,根据东德间谍的一纸情报,苏联与意大利达成了建设汽车制造厂的合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苏联历史上在国际交往中最划算的一笔交易:只花了5.5亿美元就买到一座汽车厂。为表彰东德同志的杰出功绩,马库斯·沃尔夫被苏联授予“红星”勋章,京特·吉奥姆也被破格晋升为上校军衔。

[编译自俄罗斯《独立军事评论》周报]

编辑:马果娜

猜你喜欢
列日涅夫克格勃西德
海明威与克格勃
中国与西德建交的一段曲折历程
普京从中学起就想加入克格勃
两种不同的管理
勃列日涅夫维护稳定举措分析
拉西德的玫瑰花
痴恋勃列日涅夫,一个女人孤独的爱情守望
前克格勃高官家中自杀
1972,另一场“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