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花器“梅桩套组”的自然巧饰与艺术精神

2021-05-13 09:46储飞飞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花器紫砂壶紫砂

储飞飞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日新月异,我们人们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充足,人们对于生活中物质上的追求与精神上的放松,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对于紫砂壶的需求已经不仅仅是一件喝茶用具了,更想要追求造型艺术的新颖与内涵意蕴的表达。对于紫砂壶来说,也是紫砂艺人们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尽情展露出紫砂艺术与紫砂文化的神韵与气质。紫砂仿生器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一种传统艺术,也是需要紫砂匠人投入情感,仔细观察,具有扎实的紫砂工艺才能制作出“精气神韵”俱佳的紫砂作品。仿生花器从来都是从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题材,梅与紫砂的融合,最能表现这一艺术手法的唯有花器了,这样一种仿生器将梅桩的设计更显新颖独到,细细观之整套作品都将梅的特色表现得淋漓尽致,立意深远,让这件作品具有一件好的花器作品的意蕴与潜质。这件花器给人一种可以看透紫砂艺人的生活与他的所看所想,甚至了解到他内心的感受,把这组作品不惧严寒的那种高洁顽强的品质展现得惟妙惟肖。

梅兰竹被称为“岁寒三友”,梅兰竹也是紫砂创作中最为常见的元素,以梅兰竹为原型进行仿生花器创作,其中梅从古至今都是文人雅士最常赞咏的植物,自然也是紫砂艺人最常创作的紫砂元素,把梅这一冬天的佼佼者那种不畏严寒,依旧独占鳌头的那股顽强的精神展现得不骄不躁,气定神闲。虽说梅有一种高洁顽强的性格,越是寒冷的地界,越是被风雪欺压,就越是开得愈发精神,但它也只不过是最为平常的一种植物,它不与其他植物争奇斗艳,它只在寒冷干燥的冬天独自绽放,点点梅花把寒冷、冷清的冬天装扮出新意,冷艳冻人、吐露芬芳,尽显梅花的典雅冷俏、高洁坚贞、不畏寒冷、迎难而上的精神,这种勇于战胜挫折的这股凌寒斗艳的精神被比喻为民族的精神和顽强不败的品格,是我们每一位中国人所推崇和学习的精神。今天所谈的这一组“梅桩套组”正是把种种关于梅的珍贵的精神与品格都融入这套壶中,冰肌玉骨融会贯通,有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境地,正所谓“江山万里雪,一花天下春”。

这组“梅桩套组”从选料到精工细作都是作者花了心血与经历的。选用了原矿紫泥这一优质泥料,烧成后砂砾感清晰可见,泡茶口感好,深色的质感在泡养过后,壶与杯的包浆肥美,壶色深厚。整组梅桩每一处都表达出梅的精神与作者对梅的喜爱,不怕严寒、逆流而上的那种勇敢坚持的品质。细细观之,从造型上可以看出主要是从壶身的形态上抓住梅桩的特点,壶身、壶嘴、壶把、壶盖、杯身上无不透露出梅桩的细节,超凡脱俗、叹为观止。“梅桩套组”一套是由两个茶杯与一把壶组合而成的套组,观赏之下能够感受到仿佛置身于梅桩的海洋中,看到了惹人怜爱的梅花,也闻到了梅花的香气,栩栩如生,集观赏与实用于一体,独具紫砂艺术的张力与表现力。

从古至今赞咏梅的诗句就有很多,比如这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能看出梅的尊尊傲骨,但又不骄傲自夸,把梅所有的美好品质都融入了这件作品中,可见作者对于梅的喜爱与了解,作者不仅赞美了梅,同时也用精湛的紫砂技艺处处表现出梅的生动与逼真,让人为之敬佩。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紫砂壶已经不再是一种单纯的喝茶器具了,而是为我们的生活增资添彩的艺术品。艺术品就是用来珍藏的,为了欣赏这件作品时心境有所波动,陶冶情操,从中感受到宁静、醇厚、平静的情感。这组“梅桩套组”亦是如此,浑然天成的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自古以来梅高洁、顽强的品质一直以来都受众人的钦佩与学习,这件“梅桩套组”设计理念创意新颖独到,把梅桩、梅枝的细节之处装饰到一壶两杯上,梅的不惧寒冷,细腻婉约的风骨展现得惟妙惟肖,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猜你喜欢
花器紫砂壶紫砂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无相
刘少白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购买紫砂壶4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