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方钟壶的造型和装饰美

2021-05-13 09:46范建强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紫砂陶器型紫砂壶

范建强

在古代,钟作为一种乐器汇聚了古人高超的制作技艺,它包含了铸造、声乐、力学等等多方面的水平,也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他也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古代钟作为礼乐上的乐器,和量器有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可以说钟文化在古代的地位非常重要,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影响了一代一代的中国人。

方钟壶最早是在清代创制出来的,也是紫砂壶中的一个经典的器型,整体来看他的造型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铜钟的形状,再根据艺术形式进行优化,最后才成为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这把独具特色的造型,并将他深厚的文化气息也显露出来。后来又经过一代一代紫砂艺人的不断地在其基础上的演变,将他的艺术空间不断地扩大和延伸,最后造就了这么一把集合了文化审美的传统紫砂器的一个精美的典范。我们这把方钟壶便是传统钟壶的一个新的继承和演绎,它的造型简洁大气、整体线条方正不阿,古朴端庄。再有便是这把壶的大面积的平面适合进行陶刻装饰。在这把壶上的壶身便有刻字装饰,字体清秀雅致、用刀有力、并且所刻内容也跟壶的整体相近,人文意境明显,也是整把壶画龙点睛之所在。

古代的铜铁钟一般分为两个形式;一种是带有筒形钮的,钟的下端突出在外,如月牙的形状。另外一种是扁钮的,或者钮的形状是一个俯卧在上面的神兽,下口沿是平的一根直线。所以可以看出我们这把方钟壶是依据此种形态作为依据的。它汲取了古代钟的神韵,用线面的架构来塑造形象,生动而传神,受到人们的青睐。这把紫砂方钟壶属于紫砂器型中的方器类,整把壶大气如一个威严的大钟一样端坐在地,精气神饱满,壶身分为四个面,由四个泥片镶接而成,上下呈现方柱形,并且在他四个棱线相接的地方带有略微的弧线,而四个壶面也顺着这个弧度略微地向外伸展,壶身从壶的肩部到壶底部慢慢向外伸展,就像是钟开口的效果,做得惟妙惟肖。平盖与壶口相连接,嵌盖做得密不透风,严丝合缝。壶钮为桥顶钮,中间有个孔洞,高而中空似钟钮一般,壶嘴为三弯流,并且也做成四方形状,开口自然,出水流畅,壶把也为四方形状与整壶相呼应。壶身的颜色雅观,泥质细腻,整器高雅简洁,以方器造型为主,线面挺括,轮廓线分明。方中寓圆,刚柔相继。将古钟那种浑厚的气质融入其中,给人干净利落、明快挺秀的感觉。表现出一种意蕴高远的气质,器型流露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

紫砂陶刻是紫砂装饰里面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装饰手法,他以刀代笔,以刻代绘。将诗书画等多种的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之风格。说起紫砂陶刻便要提起陶刻史上最为辉煌的陈曼生和他的“曼生十八式”了。他专注于壶铭的创作,设计和开发,并与当时著名的紫砂艺人杨彭年、杨凤年兄妹合作。其作品涵盖了紫砂壶造型、诗词、绘画、书法、金石学等等于一体。形成了一个独特的风格,受到后人的广为流传,也被后世作为紫砂陶刻界的模范。后世称之“字依壶传,壶随字贵”,他将紫砂陶刻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为紫砂陶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紫砂陶刻的专业性比较高,主要靠老师用锋利的钢刀在紫砂胚体上进行雕刻,但是紫砂陶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必须依托紫砂泥胚作为表现载体,所刻画面需要与紫砂胚体和造型进行完美的搭配才能将要表达的效果表达得更加完美。这把方钟壶壶身所刻诗句,字体成熟有力,所展现出来的金石味也劲道有力,为整把壶增添了文人趣味。

古钟是中华文明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明象征,以钟作为题材制作紫砂壶也代表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古代便有盛世铸钟的说法,民间也有风调雨顺铸钟的说法,可见这把方钟壶所表达的含义是以吉祥和幸福生活为目的的祈愿和祝福,壶虽静而艺却动,我们仿佛感受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和向往。

猜你喜欢
紫砂陶器型紫砂壶
紫砂陶刻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当代紫砂陶刻大环境下的个人艺术道路分析
紫砂陶的艺术之我见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浅析宜兴紫砂陶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