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花器“上合桃”的艺术魅力

2021-05-13 09:46佘海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花器壶盖宜兴

佘海平

中国陶都宜兴已经有了“东方紫玉”的美名,这样的赞誉是经过这几百年来对紫砂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这都离不开一代一代坚守紫砂文化岗位的每一位紫砂匠人,将紫砂这样朴素雅致,不骄不躁的东方艺术品发扬到举世闻名。一代又一代的紫砂匠人们不断学习与汲取传统紫砂文化技艺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与开拓新的创意,提高自己的审美艺术眼光,让紫砂文化能够更上一层楼,随着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其发展得更好,营造出新一轮的紫砂热。

紫砂壶由于紫砂材质的可塑性非常强的这一特质,造就了紫砂壶造型的千姿百态,说到造型多变的紫砂壶型,最让人优先想到的就是花器紫砂了,花器紫砂的灵感来源于自然,源于自然且又高于自然的创作理念,才让紫砂花器的造型设计得如此别出心裁。这件作者所创作的紫砂花器“上合桃”就是以自然界中常见的“桃”作为创作题材,把“桃”的自然形态与形象展现得淋漓尽致,高度概括了桃的外观形象与特点,不仅赋予“桃”丰富的内涵气韵,还把深层次打动内心的情感升华到了最高点,把对自然中的欣赏情趣与真实的状态表现得真真切切,结合了紫砂艺术的创作,融入作者的内心情感,将这把紫砂花器“上合桃”的艺术审美升华到了极致,也从视觉与触觉上带给人美的享受,更是凸显出大自然的美生动又丰富,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中国自古以来对“桃”的喜爱与推崇从古至今都表露繁多,桃作为春的象征更是动人、惹人喜爱无比。诗句中无不赞美与夸赞桃的美,“桃之天夭,灼灼其华”、“红入桃花嫩,春归柳叶新”等等许多优美的诗句印入人心,表现出桃的动人之处的喜悦与欢愉之感。宜兴自古有许多美称,宜兴地理环境优越,自然生态也特别好,在宜兴地区就有很多种植的桃树,那里可谓是“世外桃源”,春天的时候桃花开放得无比旺盛,对于紫砂创作这把“上合桃”可谓是一个好去处,可以真切地看到桃树、桃花的各种细节,了解其中的情感与韵味,在紫砂制作时融入自己当时所看到情景的情感,真听真看真感受,制作出来的紫砂作品更是细致入微,引人深思,可以得到灵魂深处的共鸣。细细来看这把紫砂花器“上合桃”的艺术魅力感受是非常出色动人的。在这件作品的创作中作者没有运用桃花的元素,而是更加真切地融入了桃树的桃枝、桃桩、桃叶与桃的果实来表现这件“上合桃”,在创作造型的时候作者已经将选用的泥料作为创作的一部分,选用了原矿的民国绿泥精制而成这把“上合桃”,这样一种墨绿色的壶身给人看到就会有一种心境开朗、明快的快感,一种超凡脱俗的感受,也体现出了大自然给人的那种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心境。这件紫砂花器“上合桃”用“桃”作为创作元素,一是作者对于“桃”的喜爱之情,二是“桃”的美好寓意,是吉祥与长寿的象征,“上合桃”是一件仿生类的花器,民俗象征就更加明显,逼真有趣,寓意着长寿的美好期许。整件作品圆润饱满,整体性强,外观泥质细腻光泽,圆润喜庆的器型真是叫人爱不释手;壶盖上的设计也是非常有创意,壶盖弧度饱满,微微隆起,壶钮是一颗寿桃,形象精致,造型逼真,圆润的形态不仅呼应主题“桃”,更是与作者想表达的深层内涵与寓意互相契合,桃叶优柔贴于壶盖之上,处处彰显作者紫砂技艺的精湛;壶嘴是弯流状,憨厚可爱,出水如柱;耳形飞把拿捏舒适,壶嘴与壶把遥相呼应,整器都氤氲出一股温馨祥和、安定浑厚的气韵。

这把紫砂花器“上合桃”整体形意结合,把整壶祥和美好的寓意和气息传递出,洋溢出自然的意象与精神,这件作品的创作是人文理想与艺术行为的寄托,让观赏之人在交流欣赏时产生心灵的共鸣,也增加了艺术的感染力。这把壶是一件桃文化的艺术载体,在整件茶壶的气韵中能够唤醒我们中国传统桃文化的历史和对艺术审美的向往,也折射出桃文化的艺术价值。

猜你喜欢
花器壶盖宜兴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伪造的情书
宜兴釉陶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圆桌
制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