岿然若鼎,盛世祥和
——“鼎盛壶”创作研究

2021-05-13 09:46吴丹青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泥料壶盖祥和

吴丹青

传统艺术品是民族审美特点、文化特征及精神文明等的聚合体,对于展现一国一民族之文明发展脉络有重要意义。紫砂壶艺术源于中国人对饮茶的极致艺术追求,始终以雅致精湛为标准,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中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茶壶。在新的时代,紫砂壶艺术展现的不仅是中国极为高超的工艺水准,更展现了民族自豪感,令人钦佩中华民族的卓越创造力。

“鼎盛壶”是一件以古代的鼎为原型设计而成的紫砂壶作品。鼎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亦是青铜时代的辉煌产物,象征权力、尊贵、团结等,时至今日仍具重要意义。在新时代条件下,此件紫砂壶在鼎的传统象征基础上融合了“中国梦”,表达了祥和盛世带来的安稳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一、古朴华美的色彩

泥料决定了紫砂壶的色彩、质感与性能,并与主题相关。围绕着鼎的关键词是肃穆与庄严,围绕着紫砂壶的关键字则是古朴与典雅,创作将这些关键词有机结合起来确定了泥料,构成了作品古朴华美的艺术气息。

壶体表面总体倾向于红色,夹杂着棕色调,类似于红木之色,是中国传统艺术设计比较偏爱的一种色彩,代表了高贵与端庄,在此件作品中则又多了一份古韵气息。泥料细腻无杂质,被精心打制后构成了作品光滑的表面,在视觉及触觉上均能带给人较好的审美享受。在质感上,泥料温和醇厚,没有过于张扬的光泽,象征鼎的肃穆和紫砂壶的内敛。红色泥料中蕴含的丰富铁元素使泥料色彩可长久保鲜,光泽渐显,泡茶时香气四溢,使作品能够经得住时间流逝的考验。

二、端庄大气的造型

创作将鼎作为作品造型的基础,将紫砂壶的特质融入进去,在端庄大气的造型中表现出紫砂壶的雅致韵味。壶身分为壶颈与主体两部分,壶颈部较为短小,两侧线条呈现出内收的精美弧度,使壶颈部平面向内微微收紧,可与主体结构形成对比,并具精巧感。沿着壶颈部向下,线条逐渐向两侧对称展开,构成了宽大的主题结构。壶颈部与主体交界处形成了宽阔平整的平面,并有着清晰的纹线,凸显出结构层次。主体部分为一半圆,两侧线条与底部线条成一体,形成流畅的弧度。筒身部分圆润饱满,富有张力,透露出圆器作品的力量美。壶底部镶嵌有三只三角形壶足,按照三角形结构分布,对保持壶身稳定具有关键作用。创作注重一体效果,使壶足与壶底部线条完美承接起来。

壶口边缘较为厚实,立体效果较强。圆形壶盖置于壶口中,与壶口形成比例配合。扁圆形的壶钮镶嵌于壶盖中央,简约标致,足够大气。壶身主体两侧镶嵌有上扬的弯嘴与耳状环形端把,创作根据壶体大小将壶嘴与把手的体积“放大”,使线条美表现得更加鲜明。壶嘴线条蜿蜒向上,似壶中散发出的茶香。把手则更具温婉内敛的气质,如因成熟而垂头的稻谷。简单的线条带给人丰富的联想,展示了紫砂壶线条的艺术灵活性。

作品的身型较为宽大,重心沉稳,有青铜鼎那种岿然高耸的效果,还原了鼎之气质。壶体中的线条有上密下疏的特点,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复杂,可烘托鼎与紫砂壶历史的久远及工艺的精细。在壶盖上,创作也用圆形纹线进行装饰,直径较壶盖略小,具有立体感,使壶盖形成了双层结构。从壶盖至壶颈部与主体交汇处,就形成了四条纹线,层次清晰,并有线性与平面之间的相互转化,效果独特。

创作在壶身正中央及镶嵌壶嘴与把手的侧壁上装饰有图腾,由线条构成,呈左右对称,位于壶中轴线两侧。图腾有中国传统如意纹的影子,为作品带来了吉祥色彩,表达了期待中国祥和、世界祥和的美好愿望,使原本庄严肃穆的鼎更具情感的温度,凝聚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鼎盛”指正值兴盛之时,无论是新时代的中国还是紫砂壶艺术,如今均处于鼎盛时期。在“中国梦”的指引下,中华儿女带着深深的民族自豪感,继续奋斗,不断取得新的胜利。紫砂壶创作继承传统,有着坚实的根基与十足的信心,在大国工匠精神的注入中,将不断展示出紫砂壶艺术的鼎盛活力,让世界见证紫砂壶艺术的风采。

结语:“鼎盛壶”以端庄精致的设计展现了大国自信之美和中华民族的历史风采。本文从泥料与造型两方面说明了作品的艺术特征与其中的文化内涵,揭示出其民族性格。“鼎盛壶”不仅展现了紫砂壶工艺的发展,也构建了关乎紫砂壶艺术未来的期待,在中华文明的支撑下,紫砂壶艺术也将在新的时代实现突破,继续创造属于自己的鼎盛年代。

猜你喜欢
泥料壶盖祥和
伪造的情书
小青瓦房
安守内心的祥和
海峡吟
万物祥和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