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气度长青竹
——浅析“祝寿壶”的造型艺术与自然美学特征

2021-05-13 09:46庄伟平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壶嘴壶盖紫砂壶

庄伟平

紫砂壶作为中国古代传统手工艺术里面的一朵绚烂的花朵,其诞生于数百年前的明朝正德年间。因为其主要产区在宜兴丁蜀镇,所以大家也称之为“宜兴紫砂”。制作紫砂壶的紫砂泥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十分的稀少。他深藏于地下的矿层中,经过人们的挖掘,提纯和提炼,最后手工制作的紫砂壶具有很强的透气性,不仅可以提升茶叶的香味,更有“隔夜不馊”的特点。因此紫砂壶也被誉为“茶具之首”。紫砂壶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其造型也是变得非常的丰富,在其内涵上也随着传统文化的结合变得更加的深厚。因此紫砂壶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收藏,收到世界各国艺术家的青睐。

这把“祝福”壶的在传统光素器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的艺术表现形式,他将紫砂壶原本的古朴典雅的本身的色彩保留了下来,又将中华传统的文化思想融入到其中,使这把壶内外兼备,形神俱佳。这种的设计理念不仅是符合中国人民的心里,也能满足外国友人对艺术的期待。

紫砂壶的造型分为多种,最为特别的分类那便是提梁壶,传说宋代的大诗人苏东坡创立的这种设计器型。苏东坡晚年郁郁不得志,便辞官隐居在宜兴,他喜欢喝茶,也对吃茶很讲究。有一天他突然看到书童提着的灯笼便由此而发,制作成了提梁壶。这也方便煮茶和实用,经过不断地反复试验改进,最后提梁壶便有了,后世称之为“东坡提梁”。

这把壶的壶身呈现暗红色,壶身饱满,颜色均匀。表面光泽古朴典雅,壶身的处理细致入微,将紫砂的美和气质表现了出来。也体现出老师壶艺的高超。壶身总体呈椭圆形,圆润大气,线条优美。壶嘴短小而精,与壶身相呼应。壶盖为扁圆型,边沿的处理流畅,转折面光滑自然,壶钮伏于壶盖上,为一个桃子的形状,桃子的刻画栩栩如生,桃子边上有两片叶子从壶盖上生出,略微盖住一部分桃子,这样的画面设计细致入微,自然贴切,既能满足人们拿捏的手感,又能使壶盖的设计栩栩如生,给整把壶增添了丝丝生机和动感。

这把壶的装饰也是其特色之所在,在壶嘴的制作上,特别加入了竹子的点缀,竹子从壶嘴处慢慢生出,向四周延展,竹叶贴合在壶嘴上,叶片清晰硬朗,十分的真实,也表现出老师高超的贴花技艺。竹子这种植物的寓意非常的丰富,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竹子象征的是刚正不阿和正直大方的君子风范,所以也被称为“君子竹”。同时呢,因为其挺拔和长青的特征,也被作为长寿的象征。而壶之上的寿桃作为此壶设计上的另外一个重要元素,同样也是人们认为是吃了之后可以有延年益寿的功效的,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老人过生日也被称为“过寿”,在过寿的时候,后辈往往会用寿桃作为贺礼,意味延年益寿。因此,寿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这件紫砂作品也是能够体现一种传统的美德,也能体现出中国人民的生命观。人们往往希望如同自然之物一样能够延年益寿。这把手工艺人制作的紫砂壶,承载着的便是人们对于生命的自然哲学的思考。

一把好的紫砂壶是有着生命力和活力的,我们通过在前人所制作的基础上进行重新的开发和设计来使其更加的美丽。尤其是在表现其内涵的方面,紫砂壶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变化,其到如今还是一如既往地受人们的喜爱,也正是因为紫砂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的艺术支撑着他,而对于我们来说也能欣赏到经历了数百年的变化的紫砂壶的魅力,从中了解到当时手工艺人们在制作紫砂壶时所凝聚的心血和力量,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化魅力和精神魅力。

结语:从这把“祝寿”壶的设计上面我们可以看到多种艺术相结合的艺术魅力,感受到紫砂和多种的文化相融合的包容性,一件好的作品得以流传下来,除了手工艺人高超的技艺之外,离不开人们对这件作品的喜爱和追捧,才能使紫砂艺术得到绽放自己的光芒。

猜你喜欢
壶嘴壶盖紫砂壶
伪造的情书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Reading and Blank-filling语法填空
倒水防分叉及防回溢的双层电热水壶的结构探讨
购买紫砂壶4忌
购买紫砂壶忌4
历 练
制怒
壶嘴的曲直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