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作品“寿桃树桩壶”的艺术特色

2021-05-13 09:46庄永忠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寿桃桃叶制壶

庄永忠

艺术特色,从创作层面来说,它是创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从审美活动层面来说,艺术特色是受众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所能得到的艺术渲染力,而后者是前者的传递与延续。一件作品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艺术特色,方能称其为艺术品,它是衡量作品艺术性的评判体系。以下将上述层面为论点剖析紫砂作品“寿桃树桩壶”的三大艺术特色,以对作品的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可以有更深入的认识。

一、传统手工制作是“寿桃树桩壶”最根本的艺术特色

随着紫砂市场需求的爆发,陆续出现了半手工制、机车制等速度快、产量高的制壶方法,而传统手工制壶要求精工、细活,少则两三天,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做出一把壶,特别是对“寿桃树桩壶”这样的紫砂花器来说,全手工制作尤为耗时耗力。首先,打泥条,这也是在制作方法上紫砂不同于其他陶瓷的最大特色,其他陶瓷一般是手拉成型,紫砂的身形是靠木搭子一下一下地打出泥条和泥片,泥条围成桃树桩状的身筒,泥片用来做壶底和壶口、壶盖。用泥巴搓出壶嘴、壶把、壶钮,与壶身粘接,紫砂制壶中所有衔接均用一种调好的湿泥充作粘合剂,此时已形成紫砂壶的雏形。然后采用贴花工艺,将紫砂泥抟于壶身,以手捏塑形状和竹刀等雕花工具雕塑桃子、桃叶、桃枝等。最后用明针等修整工具做完善处理。静等自然风干,再入窑烧制。其中要注意的是,因为贴饰的桃叶、桃子是用不同颜色的泥调制而成,薄厚也不同,这种情况就容易出现烧制炸裂、脱落的情况,这就需要在泥质的选择与窑温的控制上都要有多年的经验积累。

传统技法制作“寿桃树桩壶”这件作品,要特别注重宏观的把控和细节的处理,前者是以设计图纸为准绳的重要性,比如:要求长、宽、高尺寸的精准,可以把控作品的使用容量;壶口、壶底、壶盖的大小,可以使作品达到严丝合缝的工艺水准;壶把、壶嘴的衔接位置,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呈现形态等等。后者是制作者花器制壶水平的直接体现,比如树樱的雕刻、桃叶的贴制、桃子的捏塑等等,直接关乎花器基本的评判标准,即“像不像”,花器制作中细节的失之毫厘,会影响整器呈现上的差之千里。“寿桃树桩壶”这件作品很显然地以多年的制壶经验、纯熟的制壶水平完整而成熟地完成了全手工制作,比列协调匀称、衔接严丝合缝。

二、真实而艺术的造型设计是“寿桃树桩壶”最突出的艺术特色

造型是艺术作品的外观设计,是作品最直观的艺术特色,造型设计直接影响受众的审美活动的停止或继续深入,是作品内在与社会外界连接的纽带。造型设计包括造型和设计两部分,缺一不可。造型源于题材,而设计以艺术手段将其呈现,是一个真实而艺术的再现形式。

“寿桃树桩壶”取材于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桃题材,整合桃的桃树、桃枝、桃叶、桃子这一完整的生态链。以桃树桩为壶身,壶把、壶嘴、壶钮以桃树枝为形制从树桩上自然胥出;树樱大小不均,随意安置;壶身的桃枝、桃叶和桃子从壶嘴下端自然胥出,叶子上的虫眼、桃子上的斑点,真实而自然地还原了桃树的样貌。同时,在尊崇客观真实性的基础上做了适当的艺术夸张,比如:壶把、壶钮的弯曲度、上端与壶身的衔接处、桃叶的硕大、桃子的突出等等都有设计的痕迹与艺术的再现,巧妙地处理了真实存在的桃树的干、枯等自然现象,打破单一的客观呈现,盈润饱满。同时,此壶注重颜色的配比,红色的树桩、树枝,绿色的叶子,黄色的桃子,生机让然,增加了活力与生命力,色彩鲜明,增添了生动性、趣味性与艺术性。

三、传统文化内蕴是“寿桃树桩壶”最鲜明的艺术特色

桃,在我国是一个具有祥瑞意义的象征性元素,《神异经》中有云:“东北有树焉,高五十丈,其叶长八尺、广四五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狭核,食之令人知寿。”民间最为熟知的寿桃故事应该是《西游记》中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蟠桃,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故事情节,当然还是因为民间有这样的风俗。从古至今,从神话故事到生活日常,在我国桃都带有“长寿”的祥瑞之意,成为祝寿佳品。“寿桃树桩壶”以桃入壶,以传统的吉祥文化为底蕴,融入“拟把倩桃为寿”,以作品的生命力呈现这种“长寿”的美好祝福。

总结:紫砂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行业,从日用茶器迈入实用艺术品,传统手工制作是紫砂具有市场价值与艺术价值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紫砂作品最根本的艺术特色。作为传统制壶技法的传承人,坚持手工制壶、坚守匠人信仰是我们的职责与本分,以此才能守住紫砂艺术的根本特色,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呈现造型设计、文化内蕴等其他艺术特色,更好地传承紫砂传统技艺。

猜你喜欢
寿桃桃叶制壶
美丽的寿桃湖
《寿桃瓶》
寿桃
转亲
坭兴陶手工拉坯制壶的基本技法应用与探讨
紫砂壶艺制作创新表述
非洲行记(十九)
桃叶研汁止痒方
浅谈制壶的创新与发展
紫砂泥料在制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