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竹韵悠然”的艺术创意与文化内涵

2021-05-13 09:46吕鸣炜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竹韵竹节紫砂壶

吕鸣炜

苍翠挺拔,不畏严寒的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象征意义,是重要的艺术形象之一。紫砂壶艺术素来以雅致、高尚的艺术情操为核心,力图通过精美的造型装饰设计展现紫砂壶卓越工艺技法,体现茶文化的价值追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种创作理念使得紫砂壶艺术势必对竹文化有所关注,竹的艺术形象也通过紫砂壶得到了丰富。此件“竹韵悠然”紫砂壶造型简约雅致,创作对竹节的模仿具有创意性,在打造“竹味”的同时也增加了“新气”,在深厚的传统土壤上散发出隽永绵长的竹韵茶香。

1、四方君竹

四方壶是紫砂方器中的基本款式之一,四面四棱结构成的立体造型明快挺括,干练爽利,极具君子风范。竹也是君子的象征,创作运用四方壶造型就能够很好地表达出竹的君子品格,棕色夹金的泥料则古朴又精细。

四方壶创作的难点就在于“镶身筒”,是保证作品格局及气韵的关键。此壶整体极为方正,器型端庄,四个面均呈整齐的长方形,镶嵌成立体筒身后形成了正方形的上下两面,格局清晰。面与面相接转折形成锐利的棱角,在“横平竖直”之间构建起竹的挺拔身姿。紫砂泥在烧制后会发生收缩,如果没有精准的提前预留,那么在成型后轻则壶体开裂,重则整个壶型全部散掉,完全失败,这也正是“镶身筒”的难处。看似简约的四方壶实际上具有较高的难度,考验了创作对于泥料特性的了解,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审美格局。

壶盖同为方形,与壶身结构合二为一,中央镶嵌了精巧的锁头形壶钮,两侧线条短而直,顶部是弧形,看起来像一个小拱门,可爱生动。提梁与壶钮的造型是一致的,镶嵌在壶身上侧两端,与壶钮保持统一方向。提梁呈扁带状,两侧直立,顶部衔接横梁,边角被打磨得比较圆润,有虚怀若谷的温和气度。壶身一侧镶嵌长直嘴,线条利落流畅,比壶身线条更加锐利分明。壶嘴同样运用了四方造型,与壶身相衬,使作品的整体结构更加协调。

整件作品造型结构设计的思路就是贯彻“四方”,将四方灵活地结合于壶身各个结构当中。方正的线面结构,干练的线条象征着竹的正直与踏实,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践行的高尚道德。带有圆润之美的的壶钮与提梁则象征竹的能屈能伸与虚怀若谷,诠释了竹笔挺温和的君子形象,丰富了作品中竹的形象与竹文化内涵。

2、悠然竹纹

在以竹为主题的紫砂壶中,竹节是表现的重点,由此产生了紫砂壶中经典的竹节壶。从此件作品的造型来看,也可将之看作是一个大竹节,生动形象。创作在此基础上又在壶中各处运用纹线进行了装饰,如竹节纹路一般,使竹的形象更加具体,竹味儿也就更浓。

四面壶身所运用的装饰及格局都是完全一致的,以保证整齐划一,亦可象征群竹之貌。壶身首先由一条横向的纹线均匀地分为上下两个空间,再在上半部中央装饰纵向纹线,下部分的两条纵向纹线则均匀地分布在两侧。这些纹线均比较立体,明显地凸出在壶面之上,在纹线与壶面配合下,壶身如同被竹子环绕起来,整齐又生动,与一般紫砂壶中纵向的竹节设计有较大区别,具有创意效果。

壶钮两侧也用纹线进行装饰,提梁上的竹节装饰则是乱中有序,三段竹节看似分布随意,实际上是保持着相等的距离,在壶上部构成了一个隐形的等边三角形,不仅没有凌乱之感,反而起到了一种结构加固的作用,也是作品匠心之所在。壶嘴中部也装饰了竹节,将壶嘴打造出势如破竹之美,彰显了竹的生机和不拖泥带水的性格。

在竹节装饰下,“竹韵悠然”之美便由此尽显了。创作通过不同的壶体结构体现了竹的不同性格。稳固的四方壶身既可保证作品的稳定,又奠定了君子之气,展现了竹坚强正直的品格,底部特意做出的底座,加强了作品的艺术感。壶钮与提梁则在正直之上增添了宽厚、随和,使君子更加平易近人,并形成了上下之间的虚实对称,这样壶体就会给人更加高大的感觉,更有气势。此件作品展现了竹的不同性格,这些性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代代中华儿女们践行的标准,有了这种文化与情感支撑,作品才能竹韵流传,悠然千古。

结语:创意设计使此壶中的竹味更加生动,展现了在竹文化影响下,紫砂壶创作所作出的努力探索。本文对此件作品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了作品的艺术创意与文化内涵。竹文化对紫砂壶创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也要通过紫砂壶得到传播与弘扬,在馥郁雅致的“竹韵悠扬”中,展现中国紫砂壶艺术的重要价值。

猜你喜欢
竹韵竹节紫砂壶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学做“竹节人”
蜀南竹海竹韵天下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竹节人”中说“趣味”
Outpatient telephonic transitional care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 improves survival in cirrhotic patients
转过心里的那道弯
山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