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岛洞头赏贝雕

2021-05-14 10:46
保健医苑 2021年5期
关键词:洞头薄片粘贴

素有百岛之县美称的温州洞头区风景秀丽,有海上花园之称。就在这风光旖旎的洞头区,绽放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奇葩——贝雕,让人们赞叹不已。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岛洞头海洋资源丰富,贝类繁多。贝类,即软体动物门,主要由碳酸钙和贝壳蛋白质组成。洞头贝雕因地取材,由此而生。它是洞头民间工艺的一朵奇葩,承载着海洋文明,源自传统的螺钿工艺,其利用天然贝壳自然绚丽的色彩,经打磨、镶嵌,雕塑成平面或立体的艺术品。经过长期发展,贝雕已成为海岛洞头独具特色的民间工艺美术,其融民间工艺价值、经济价值和民俗文化价值于一体,已被列为浙江省第二批非物质遗产保护名录。

洞头贝雕艺术品千姿百态,质地天然细腻,外观亮丽光滑,那创作出来的山水、花鸟、虫鱼、人物等贝雕作品惟妙惟肖,巧夺天工。这不,走进位于洞头区的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一幅幅贝雕艺术品扑面而来,这些贝雕艺术品或陈列在木架上,或悬挂在墙壁上,给人以强烈的艺术视角冲击和美妙的艺术感觉。瞧,呈现在眼前的这些贝雕艺术品,有平贴、半浮雕、镶嵌、立体等多种形式,有的用许多贝壳薄片镶嵌而成,有的则在一个大贝壳上雕琢而成,其展现的内容有花鸟虫鱼、人物典故、山川风光、书法等。看,这幅贝雕作品内容取自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所画的兰花图案《折枝兰》,作品中的兰花用许多贝壳薄片制作而成,色彩天然,充满生机;图中题画诗也是采用贝壳薄片刻成字粘贴而成;那幅贝雕作品取名《瑞鹤呈祥》,图案中用大量贝壳薄片制作而成的几只白鹤,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图案中的松树古干虬枝,古朴苍劲,松鹤相伴,增添瑞祥。这儿架子上的一个个贝雕作品,宛如一个个盆景摆设,这些贝雕均选用单体宽20 厘米左右的贝壳,且贝壳有一定厚度,颜色大多为粉白色。贝雕大师就在这单体贝壳上雕琢出各种图案,晶莹剔透,高雅精致,美不胜收。那儿墙壁上的贝雕挂画,其内容为书法《兰亭序》,挂画以黑色为背景,采用贝雕工艺将书法《兰亭序》中每一个字镶贴于背景板上,这些字均用天然贝壳薄片刻出来的,且泛着天然贝壳的亮光,伫立此贝雕挂画前,让人感到贝雕艺术和书法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独领风骚。上述这些贝雕艺术品,仅仅是东海贝雕艺术博物馆众多展览品中的一个缩影,置身其间,似乎觉得每一件贝雕艺术品都有它的生命和艺术价值。

洞头贝雕艺术精致,要创作一幅好的作品,并非易事,尤其是贝雕加工过程比较复杂。据了解,贝雕加工流程就包括图形设计分解、贝壳分层打型、精雕细琢、堆粘组装、题词落款、装裱成品等多个工序,每个工序还有各自的工艺要求。正因如此,创作一幅精致的贝雕作品往往需用时好几个月,有的需耗料贝壳上千公斤才可制作出来。这不,洞头著名景点望海楼里的风帆型贝雕就用时七个多月,耗料贝壳8600 多公斤。摆设在东海贝雕艺术博物中的贝雕画屏《满园春色》,据说由一贝雕老艺人花一年时间完成,这幅贝雕作品用了4 个国家的6 种贝壳,将贝壳一点点切割出来,再一片片粘贴而上,呈现出一幅美妙的花鸟图案。瞧,仅孔雀的羽毛就得用被打磨得细而又细的贝壳一片一片粘贴而成,比绣花还费功夫,况且每一片羽毛都被打磨得非常精致,泛着亮光,足见贝雕工艺之精湛。有趣的是,贝雕《满园春色》画屏的背面题着一诗:“披屏孔雀喜春花,百鸟和鸣迎旭日。呼唤东风生暖意,映霞齐舞满园昌。”此诗中的文字也是采用贝壳薄片经刻割后粘贴而成。第三届亚洲沙滩运动会的2400多枚“金镶”奖牌,每一枚奖牌由一只生长于深海的珍贵贝壳经多种工艺加工而成,除加工工序复杂外,加工“金镶贝”奖牌的贝壳极为精细,从1.5 毫米的贝壳一直细砂到0.7 毫米,完全凭师傅的手工和经验,这既显示贝雕工艺精细极致,也彰显贝雕艺人炉火纯青的手艺。

洞头贝雕艺术魅力无穷,其中还设有贝雕体验项目,置身其间,动手体验一下贝雕创作,既可亲身感受贝雕艺术制作过程,也可享受生活和艺术融合的乐趣。

猜你喜欢
洞头薄片粘贴
趣味英语听力:Say No to Bad Social Habits
来自森林的植物薄片
洞头:三无村变身“桃花源”
温州洞头发出“干部召回令”
A ski trip to Japan
What Would I Change It To
你真好
你真好
“意外”的插曲撞击出数学思维“火花”
忙忙碌碌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