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全国I卷如何进行备考的数学双分层教学

2021-05-16 02:25黄明强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27期
关键词:新高考选择题数学

黄明强

该论文是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3+1+2新高考走班背景下数学双分层教学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2020YQJK522)的研究成果之一

摘要:2021年新高考数学有7个省份使用了全国I卷,对于新高考不分文理,使用同一张试卷。大部分学校根据学生总分进行分层教学,因为总分相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组合方案,实行走班制上课,但数学水平有不同的差异性,那么在总分相同层次的学生中,再根据数学成绩进行分层教学,实行走班制上课,也就是数学双分层教学。本文对2021年新高考数学全国I选择题进行了分析,探索新高考全国I卷如何进行高三备考的数学双分层教学,并提供一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新高考;双分层教学;数学;选择题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27-0116

2021年新高考全国I卷结构:单选题8道,多选题4道,填空题4道,其中1道双空题,解答题6道。对于新试卷结构,如何根据试题的难度层次进行数学分层教学,这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亟须解决的问题。

对于容易的题型,第1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题考查复数基本运算,第4题考查正弦函数的单调性,这些都是基础题,所有层次的学生都要掌握好的,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加大基础的训练,对于中高层次的学生可以蜻蜓点水,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第3题关于圆锥的侧面展开,第5题椭圆的定义与基本不等式,第6题切弦互化、恒等变化、倍角公式,这些题考查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动手画图,数形结合,逻辑運算,属于中等难度,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较高,要有选择性去攻克一个点,不能保证每位低层次学生都能够得分。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在备考中增加大量的练习,完全可以拿下。对于高层次的学生更要有针对性,这些题型极具有思维性,计算能力有要求,是我们拿下难题的基础,要保证全方面掌握。

第8题:从6个相同的球,分别标有数字1,2,3,4,5,6,从中有放回地随机取两次,每次取1个球,甲表示事件“第一次取出的球的数字是1”,乙表示事件“第二次取的出球的数字是2”,丙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8”,丁表示事件“两次取出的球的数字之和是7”,则()

A.甲与丙相互独立B.甲与丁相互独立

C.乙与丙相互独立D.丙与丁相互独立

解析:不妨设甲、乙、丙、丁发生的概率分别为P(a),P(b),P(c),P(d),那么P(a)=1/6,P(b)=1/6,P(c)=5/36,P(d)=1/6,甲丙同时发生的概率P(ac)=0,甲丁同时发生的概率P(ad)=1/36,乙丙同时发生的概率P(bc)=1/36,丙丁同时发生的概率P(cd)=0,满足P(ad)=P(a)P(d)的只有甲丁组合,故选B。

评注:第7题考查了函数图像、切线问题,不需要计算,但深刻地考查了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直观分析问题能力。第8题,考查了事件的独立性,考出了学生数学应用分析能力。第7、8题作为今年单选题的压轴题,难度较难,对于低层次的学生,基本不做要求,中等层次的学生能够听懂就是最好的要求,至于能不能得到分,还需要加强数学思维的训练。高层次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数学思维,拿到满分,这是必然要求。

多选题第9题考查了具有统计意义的数字特征,第10题结合三角恒等变换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这两题的难度较容易,对于低层次学生可以选出一个选项拿到2分是基本要求,对于中等以上层次要求得到5分。

评注:第11题考查了圆与直线中的最值问题,第12题考查了立体几何中的向量问题。这两道作为选择题中的压轴题,难度很大,极具有区分度,体现了高考选拔性考试的根本标准。对于底层次的学生是不要求掌握的,对于中低等次的同学力争选出一个比较容易的选项即可,对于高层的学生在保证选对一个选项的前提下,选全所有正确选项是高要求。

把选择题进行分层教学,总体要求,对于基础题、基本运算题目,所有层次的学生要牢牢把握,对于中等难度题目,中等层次以上的学生要稳稳拿下,低层次学生要加大训练去突破。对于较难题目,中等层次学生要有所突破,高层次学生要全力冲刺。要在牢牢的基础上,要稳,再去突破。在做题顺序上一定要遵循先易后难,简单的题不一定总是出现在前面,难题也不一定出现在后面,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先易后难并不意味着按照考题顺序“从前往后”作答。多选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不同,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要做到宁缺毋滥。

纵观新高考数学全国I全卷,今年是文理同卷,为了侧重对文科生的考查难度,同样也要考出理科水平,以文科试卷开头,以理科试卷结尾,这套试卷给了一个满意的答案,为新高考高三复习备考提供了非常明确的方向。以上分析了新高考全国I卷选择题的考点,难易程度以及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得分要求进行了阐述。通过分析,总结出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如何进行高三复习备考,给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

[2]孟姗姗.新课改形式下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作者单位:广东两阳中学529500)

猜你喜欢
新高考选择题数学
例谈解答选择题的几个小技巧
一道物理选择题给我们的启示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十种妙招握在手 破解选择题无忧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三角函数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