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质量管理部门发展现状促医院标准化建设

2021-05-17 09:15
中国医院院长 2021年6期
关键词:职责部门人员

通过对山东省二级及以上医院质量管理部门人员调查分析,以期了解山东省质控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提升山东省医院标准化建设水平。

表1 基本情况

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强化医疗质量是应对“患者安全”问题挑战的关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以下简称《细则》)中4.1.1.1A条款明确提出依据医院规模,设置独立的质量与安全管理部门,配置充足人力。

目前,我国二级以上医院都普遍设立了质控科(处、部、办)或质控中心。然而由于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没有直接对口主管部门,使得各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在职责分工上存在一定差异,职责并不是十分明确,非常不利于质量管理部门的发展和医院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本文对山东省二级及以上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了调研,以期了解山东省质控管理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更好地促进山东省医院质量管理部门的发展,从而提升山东省医院标准化建设水平。

具体调研对象及方法

本文作者选取以山东省二级以上医院为对象,采用分层(每个地市分别抽取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所抽取医院发放调查表。共回收问卷123份,有效问卷122份,有效率99.18%。其中三级医院83份,二级医院39份。在所有问卷调查对象中,男性占42.62%,女性占57.37%,职务包括分管质量部门的副院长、部门正职、副职和普通干事,副高以上职称占65.57%。调查内容包括质量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结构、部门设置、职责分工、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并利用问卷星软件,对以上医疗机构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同时对17家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进行面对面访谈。采用Excel 2016软件进行数据导入整理,应用SPSS 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有一般描述性分析、行2检验。基本情况见表1。

表2 人员结构

表3 部门设置

质量管理部门人员调研结果

在质量管理部门人员结构情况调研方面,质控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数3~4人占46.72%,7人及以上仅占5.74%;在人员专业组成方面,临床医学和护理分别占了75.41%和78.69%;部门中副高以上职称20%以下的医院占40.98%,比例在41%以上的占35.24%。工作年限在21年及以上的占61.47%;从事质控工作时间1~5年占3.27%,6~10年占4.91%;从事质控工作前,37.70%的人员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8.03%在医务科(处)工作,从事临床护理或在护理部工作的分别占到了14.75%、9.84%。见表2。

在质量管理部门设置情况调研方面,质控管理部门有95.90%是作为独立部门,但仍有4.10%的医院没有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77.04%的医院质控管理部门没有上级主管部门,但仍有22.95%的医院是作为其他职能部门的下属科室,其中18.5%的上级主管部门为医务科(处);20.49%的医院质控管理部门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

在质量管理部门职责分工情况调研方面,调查对象中48.36%的人员认为质控管理部门职责基本明确,18.03%的认为很明确,但仍有26.22%和3.27%的人员认为职责不太明确和十分不明确。对于质控管理部门的职责:质控会议、不良事件管理、发布质控简报、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医院标准化建设、质控员管理和培训、联合检查这7个职责有超过67%的医院具备。

此外,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在部门人数、专业组成、是否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这三个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医院质量管理部门人员要明显多于二级医院;三级医院公卫专业的人员也明显多于二级医院;而且三级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在独立办公方面要明显好于二级医院。但是在副高以上职称人员占比、职责分工是否明确、工作职责和质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上,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对比

对于目前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由高到低依次为:难以对其他职能部门进行有效监管(81.97%),质控部门管理人员较少(72.13%),与各部门协调工作困难(59.02%),科室不重视、工作推进缓慢(57.38%),工作无抓手(42.62%),院领导不重视、没参与绩效考核等其他原因(12.30%)。

对医院质量管理部门的建议

通过对医院质量管理部门调研结果分析,作者建议从加强顶层设计、明确职能定位、加强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这三个方面促进医院质量管理部门发展。

一是医院对质控工作认识不足,应提高认识加强顶层设计。通过上述结果可以看出多数医院都成立了质量管理部门,但仍有4.10%的医院没有独立的部门。同时在行政级别上,22.95%的医院该部门是其他行政部门的下属科室。

按照《细则》中4.1.1.2B条款,要求有专门的质量管理部门,配置充足的人力,对全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履行审核、评价、监督职能。从《细则》中可以看出质量管理部门应该是一个独立的部门,从职责上可以看出,在行政级别上应该高于其他职能部门,这样才能起到医院全面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形成“大质控”的管理体系。但是在调查中发现,18.5%的医院质量管理部门是作为医务科(处)或护理部等职能科室的下属科室,这样使得该部门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全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作用。从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的对比中,也可以发现独立的质控管理部门对于医院发展的重要性。

由于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规划、指导、监督、考评、奖惩等,“大质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质量管理部门设置,单纯靠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或组织人事部门来完成往往是不够的。需要从医院顶层设计上入手,包括提高质量管理部门行政管理级别,院长作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应该直接负责质控部门,将此作为“一把手”工程。这样可以提高科室的重视程度,加大工作的推进力度。同时,以此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掌控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运行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和工作重点,确保患者安全。

二是部门职责不够清晰,应明确职能定位。调查结果显示,质量管理部门在不同的医院有不同的名称,质量控制办公室、质控处(科)、质控办、质管办、质改部、质量评价部、质量考核部等,相比于医务处(科)、护理部、财务处等其他职能部门,质量管理部门在科室名称设置上十分不统一。

最关键的是质量管理部门工作职责不够清晰,只有18.03%的调查对象认为职责很明确,多数医院质控管理部门存在或多或少职责模糊的地方。

质控管理部门由于缺乏对应的上级主管部门直接督导,因此在职责设定、分工方面存在不明确、模糊的情况,有时在开展某项工作中,无法找到定位,与其他部门工作重叠,导致工作无法很好地开展,推诿扯皮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影响部门工作效率。医院领导虽然加大了质管投入,但质量问题仍屡屡出现,而临床科室则觉得质管工作是鸡蛋里挑骨头,没事找事。

对于医院质量管理部门的定位,不能仅限于医疗质量管理,还应扩展到全院质量管理,而且同时应建立起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作、沟通机制,理顺流程。此外,在实施质控监管过程中,必须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即“大质控”理念),覆盖质量管理全过程和每个领域,杜绝出现管理死角与盲点,真正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因此,质控部门应独立编制设置,准确职能定位,使其有职、有责、有权、有威。同时,管理者要从提高医院整体质量效益出发,为质控部门提供相适应的工作地位、条件和环境,使质控部门的职能最大化得到发挥。同时,建议在部门职责拟定时,至少要包含质控会议、不良事件管理、发布质控简报、持续质量改进项目、医院标准化建设、质控员管理和培训、联合检查这7个职责。

三是人员结构不合理,应加强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从专业背景上来看,质量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大都是来自于临床医疗或护理,专业质量管理的人员比例较低。“大质控”理念下,医院质量管理涉及医疗、护理、院感、公共卫生、后勤等多个专业,要掌握全院的整体运行情况,不但要具有一定医学背景,还要清楚哪个环节、哪个流程可能存在哪些问题。对于可能对患者安全造成不良后果的因素及时进行处理和纠正,以及通过绩效管理落实质量持续改进等事项,为医院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这就需要质量管理部门人员既具备医疗安全相关知识,同时还须具备统计和管理相关知识,熟悉医院各种规章制度和流程。通过调查发现,三级医院要比二级医院明显重视配备公共卫生专业(包含卫生管理)的人员来充实质量管理部门队伍,这也充分说明了公共卫生专业人员对于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因此,第一方面,建议质量管理部门人员配备应该是涉及医疗、护理、公卫、财务等多个专业的复合型团队。如不然质控部门将面临“须管的事多,能管的事少”的境地,建设人力不足,但需要做的工作大而全,导致工作不能做细、做实。

第二个方面,医院管理不断精细化,新的标准也要不断地修订,需要该部门人员能够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和方法,熟练地使用质量管理工具。为了避免疏于学习管理知识,而导致出台的制度水土不服的现象,建议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从提升山东省医院质量管理人员管理水平来讲,建议可以通过建立省级的专业委员会,统一行业质控标准,通过培训班的举办,加强学习和交流,提升山东省质控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

在实施质控监管过程中,必须依据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即“大质控”理念),覆盖质量管理全过程和每个领域,杜绝出现管理死角与盲点,真正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猜你喜欢
职责部门人员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满腔热血尽职责 直面疫情写忠诚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党组的职责及组织原则
再来一次,这太有趣了!
跟踪导练(四)
完形填空Ⅸ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