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治疗高原地区高/低位腰椎椎间盘突出症

2021-05-17 08:37关炳瑜吴世萍
脊柱外科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高原地区节段椎间盘

贺 元,关炳瑜,吴世萍

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西宁 810000

腰椎椎间盘突出症(LDH)是骨科常见病,因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伤致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进而压迫脊神经或脊髓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近年来其发生有年轻化趋势[1]。患者常有反复腰腿痛发作并向坐骨神经放射等表现,可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甚至引发二便失禁[2]。根据椎间盘突出节段位置,可分为高位LDH和低位LDH,高/低位LDH 所包括节段目前尚未形成共识,多认为L1/L2、L2/L3、L3/L4节段突出为高位LDH[3-4],L4/L5、L5/S1节段突出为低位LDH,也有学者将L3/L4节段纳入低位LDH[5],仅将L1/L2、L2/L3纳入高位LDH[6]。高/低位LDH的临床特点不同,因此,有必要对不同椎间盘突出节段手术效果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诊疗。高原地区LDH患者受低温、缺氧等环境影响,机体易受凉,可造成组织缺血缺氧或引发循环障碍,影响组织损伤修复及愈合,增加治疗难度[7]。经椎间孔入路经皮内窥镜下腰椎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LDH具有安全、有效和术后康复快等优势[8],其应用价值已被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但该技术用于高原地区高位LDH患者的报道较少。鉴于此,笔者对本院采用PETD治疗的高原地区高/低位LDH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比其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参照胡有谷[9]主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单节段LDH;②长期居住在高原地区(包括世居者和移居者);③经规范非手术治疗无效,同意接受PETD 治疗;④对研究知情并自愿接受本研究所拟订方案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腰椎椎管狭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椎管内肿瘤或骨质疏松性骨折;②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或恶性肿瘤;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按照上述标准,纳入2018 年3 月—2020年3 月采用PETD治疗的单节段LDH患者88例,其中≤30岁6 例,> 30 岁且≤40 岁21 例,> 40 岁且< 60 岁42例,≥60岁19例。按椎间盘突出节段分为高位LDH组(L1~4,A 组,42 例)和低位LDH 组(L4~ S1,B 组,46例)。2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见表1。

表1 2 组临床资料Tab. 1 Clinical data in 2 groups

1.2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有丰富内窥镜操作经验的高年资主任医师主刀。患者俯卧于透视床上,置软垫于腹部并悬空,行常规监测与心电监护,于局部麻醉下完成穿刺、置管和减压等操作。以克氏针定位,C 形臂X 线机透视下明确髂嵴最高点水平线、责任椎间隙水平线与侧位安全线。在L2/L3、L3/L4水平旁开10 cm,在L4/L5、L5/S1水平旁开12 ~ 14 cm,标记穿刺点。消毒铺巾,穿刺点局部麻醉后使用穿刺针穿刺至计划靶点,安放工作套管(9.0 mm)与内窥镜管道(7.5 mm)。高位(L1/L2、L2/L3、L3/L4)穿刺点比低位(L4/L5、L5/S1)更邻近中线(约6 ~ 8 cm),穿刺角度更陡峭(35° ~ 45°),以免在穿刺置管中引发神经根损伤。高位LDH 患者穿刺路径:C 形臂X 线机透视下定位责任椎间盘,术区消毒铺巾,责任椎间隙右(左)侧旁开7 ~ 8 cm,以内倾角30° ~ 40°为进针点,采用1%利多卡因行局部浸润麻醉。内窥镜辅助下冲洗并显露解剖结构,摘除突出组织,探查后纵韧带,显露神经根并彻底减压,射频电极止血并消融成形。术毕缝合切口,以无菌敷贴覆盖处理。取仰卧位将患者送至病房,术后即刻酌情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

记录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于术前和术后3个月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10]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11]对腰椎功能状况进行量化评分,采用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ODI)[12]评估患者腰部功能障碍改善情况。采用MacNab 标准[13]评价手术疗效。于术前和术后3 周空腹状态下静脉采血5 mL,以ELISA 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O水平。记录神经损伤、术区出血、硬膜囊撕裂、头颈部疼痛、感染、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连续型计量资料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非参数检验,术前、术后计量资料予以配对样本t检验,分类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及非参数检验进行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6 个月。A组术前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率、感觉功能障碍发生率、腰痛VAS 评分及炎性因子水平显著高于B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1、2)。A 组住院时间显著长于B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术后3 个月2 组VAS 评分、JOA 评分、ODI 及术后3 周炎性因子水平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2)。2 组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表2)。A 组发生神经损伤1 例;B 组发生神经损伤1 例,头颈部疼痛1 例。2组均未发生硬膜撕裂、深静脉血栓、感染、马尾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见图1、2。

表2 2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手术疗效Tab. 2 Perioperative related index and surgical efficacy in 2 groups

图1 A 组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Fig. 1 Imaging data of a typical case in group A

图2 B 组典型病例影像学资料Fig. 2 Imaging data of a typical case in group B

3 讨 论

高原地区具有寒冷、低氧、紫外线强等典型特点,人群长期处于高原环境中极易诱发代谢紊乱,导致氧自由基代谢失衡,引发多种疾病[14]。高原地区冬季漫长,室内外及昼夜温差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皮肤、肌肉、神经和关节功能,加大神经对痛觉的敏感性和肌肉、韧带的紧张性,可致腰背肌张力及椎间盘内压力升高[15-16],这也是高原地区LDH发生率较高的重要原因。同时,高原缺氧环境可使机体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这些改变已被证实与TNF-α、IL-6等细胞因子密切相关,高原缺氧环境中腰椎局部细胞因子含量显著高于平原地区,骨吸收明显增加,LDH 及腰腿痛发生率相对较高,但不同海拔地区LDH 的发生情况及其特征尚待大样本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PETD 是目前治疗LDH 的主要微创术式之一,其疗效已受到临床医师和广大患者认可,但该术式是否适用于高原地区LDH患者尚待证实。

既往研究认为,患者年龄及曾行邻近节段手术可能会影响椎间盘动态稳定性,增加椎间盘突出风险,本研究中2 组患者上述因素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因而可排除干扰。既往有研究[17]报道高位LDH发生率低于低位LDH,有学者[18]报道高位LDH 发生率为1.0% ~ 10.4%。其原因为高位腰椎活动范围及椎间压力较低位腰椎更小,因此,发生椎间盘突出与椎体退行性变的风险也较低。本研究中高位LDH 占47.73%,笔者认为,高原地区人群高位LDH发生率偏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①本研究纳入40岁以上人群占69.32%,中老年人群是发生高位LDH的高危群体。②本研究所纳入研究对象多为世居高原地区的体力或重体力劳动者,久之会影响上腰椎稳定性,且发生终板缺陷或脊柱软骨病等脊柱继发病变的风险较高,而上述因素被认为与高位LDH发生密切相关[19]。③可能与高原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有关,但其诱发机制仍待深入研究。高位LDH 常伴有股神经、坐骨神经与不典型腰腿疼痛,且易并发低位LDH,其神经根受压时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率为84% ~ 94%[20],本研究结果显示,高位LDH 组股神经牵拉阳性率达78.57%,明显高于低位LDH 组的41.30%,这与L2~4神经根多形成股神经有关,提示该指标可作为临床诊断高位LDH的重要依据,其疼痛症状为股神经受牵拉刺激所致。

高/低位LDH 症状、体征及神经功能改变情况通常无明显差异,且病情与病变节段无一致性。但本研究发现,术前高位LDH 患者VAS 评分更高,且各炎性因子水平明显高于低位LDH患者,提示高位LDH 患者腰痛症状更重,这可能与高位椎间盘的解剖特点有关[20]。上腰部椎管多呈近三角形或卵圆形,前者有较浅侧隐窝,后者无侧隐窝,椎管容积大于下腰椎椎管,硬膜囊内脂肪不多,神经根朝前外下倾斜,越往下则倾斜度越大,长度也更长。硬膜外前间隙很小,其中L2/L3、L3/L4椎间隙更小,为1 ~ 2 mm,缺乏缓冲空间,同时神经根邻近腰骶膨大,椎间盘突出即会明显压迫脊髓。受鞘内解剖结构及变异等因素影响,高位LDH会压迫较多神经组织,所致神经损伤更重,引发严重的腰痛症状,且范围较大。高位腰椎椎管更窄,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更甚,而压迫可释放出大量糖蛋白与β-蛋白,所造成的强烈刺激易使椎间盘周围出现无菌性炎症,并释放大量IL-1、TNF-α、NO 和前列腺素E2 等细胞因子,进一步刺激神经根,诱发炎症及疼痛。LDH 患者病变椎间盘存在多种炎性因子,提示炎性反应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IL-6 是一种重要的促炎因子,能促进炎性细胞聚集及炎性递质释放,并诱发痛觉过敏。TNF-α 是一种能促进浸润、引发炎性反应并造成组织损伤的重要致炎因子,具有诱导神经痛觉过敏等作用,研究证实腰椎术后反应性疼痛与IL-6、TNF-α 等炎性因子局部增加密切相关[21]。NO 有致炎、致痛和损伤神经等多种作用,其水平越高提示损伤部位的敏感程度越高,疼痛也越重,本研究中A 组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B 组。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2 组患者VAS 评分、JOA 评分及ODI 均较术前显著改善,且疗效优良率> 85%,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表明PETD治疗高/低位LDH 安全、有效,且组间疗效相当。但A 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B 组,这可能与高位LDH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较重、长期遭受身心折磨,需要更长时间恢复有关。

综上所述,PETD 治疗高原地区高/低位LDH安全、有效,且疗效相当。但需注意:①高位椎间盘解剖结构较特殊,学习曲线陡峭,须由丰富内窥镜操作经验的医师完成手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②氧自由基可能导致高原地区人群椎间盘过早发生退行性变,也是引发疼痛的重要原因,因而高原地区高/低位LDH 患者的病情较复杂,治疗较困难,可在手术治疗基础上合理使用抗氧化药物、高压氧疗及具有增强筋骨等功效的中(藏)药,以提高疗效。③高原地区LDH患者术前和术后神经根水肿程度通常更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术后有必要使用甘露醇、地塞米松静脉注射3 d,并重视早期活动,以减少神经根粘连。④高位LDH 患者术前腰痛更重、术后住院时间更长的原因仍有待大样本、前瞻性的随机分组研究进一步明确。

猜你喜欢
高原地区节段椎间盘
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短节段椎弓根钉棒固定手术的应用效果观察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腰椎融合手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体强化术后对邻近椎间盘影响的观察
颈椎间盘突出症的CT、MRI特征及诊断准确性比较*
高原地区肺动脉高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造成颈椎及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行性变的因素
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锻炼首选蛙泳
AV500系列无人直升机在高原地区完成试飞试验
半躺姿势最伤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