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议论文备考策略及试题演练

2021-05-17 07:45李传鹏山东省平邑金银花实验学校
课外语文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标语论据论点

⊙李传鹏(山东省平邑金银花实验学校)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新课标要求7~9年级的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对观点的判断。这里的“简单的议论文”是指结构清晰、便于理解的议论文。中考议论文的阅读材料一般选自课外,内容具有一定的人文性,侧重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人格修养、读书学习等方面的教育,考试的题型往往以主观题为主。

【考点透视】

1.正确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能对论点加以辨析、提取和归纳。

2.准确分析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及其作用。

3.能辨识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并分析其作用。

4.能准确把握议论文的结构,正确理解和分析文章的论证过程。

5.理解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严密性特点。

6.理解文章的思想和内容,并做出恰当的评价。

【知识要点】

1.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灵魂。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提出,有的文章在引述一段话或一件事后才提出论点,有的文章全文没有明确的中心论点,需要读者自己去归纳。

2.论据。论据是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依据,论据大体上有两类:一类是事实论据(含史实、典型事例、统计数字等);一类是道理论据(马列主义理论、名人名言、公认事理、格言俗语、定理公式、自然科学原理等)。议论文中论证论点的事实论据必定是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典型事例,证明论点的道理论据都是能正确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真理。

3.论证。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的纽带,直接影响着议论的说服力。在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中,要使用恰当的论证方法,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证得更有力、更生动、更形象。

4.结构。议论文最常见的结构就是“总—分—总”结构,即“引论—本论—结论”的基本结构模式。也有的议论文是“总—分”或“分—总”结构,这样的议论文较为少见。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并列式”结构,“起承转合式”结构,以表达方式的变化划分为“记叙—议论”两部分的结构等。

5.语言。议论文语言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准确、严密,感情鲜明。要重视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内容、修饰限制性词语的作用。议论文的思想感情离不开中心论点,要注意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及反语、感叹、祈使、反问、双重否定等句式的表达作用。体会议论文的语言,更重要的还在于注意理解和分析句间、段间的联系。

【真题解析】

例.(2020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

⊙遐 迩

①“聚餐就是找死,拜年就是害人”“今年上门,明年上坟”。中国是文明的古国,这样的标语何来文明?大过年的,迎面就是这样一句。你即使不骂娘,心里也不好受,有话就不能好好说吗?再有“硬道理”的宣传,以这样野蛮的言词说出来,能取得好效果吗?正如有评论所言,这是在宣传,还是在诅咒?有人说, 这些“土味”标语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我则以为不会有好的效果。言简意赅的时事标语,确实可以将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但是,这种“野蛮生长”的“硬核标语”,既不文明,也不科学,怎么可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呢?

②“串门就是互相残杀,聚会就是自寻短见”“出门打断腿,还嘴打掉牙”。这都是什么标语啊!古人发明汉语是为了交流的,不是用来侮辱同胞的,用这样的标语防御疫情,简直就是语言暴力,甚至触犯法律。在疫情面前、在灾难面前,白衣天使在前方“浴血奋战”,某些人却在后方阉割文明。疫情面前,情绪恐惧、生活不便,人们本来就不好受,宣传应该好好说话,要有温情、有温度。这么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是一种语言瘟疫,是在拉退文明进步的车轮,不但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反而给疫情防控添乱。

③这种粗俗粗暴的标语,或许能震慑人,但对疫情防控没有一点好处。然而,有人说非常之时就要用非常之法,有人非常肯定、非常赞赏这种粗俗的语言。真是社会的悲哀。是的,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疫,让国人如临大敌,但是打赢这场疫情防御战,不能依靠野蛮的战术,不能依靠原始的战术,不能添乱,更不能违法用语言伤及国人,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智慧,依靠科学,避免接触,科学隔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

④著名诗人、著名杂文家彭俐在杂文诗中说,“病毒,让一切变得透明”,是的,大疫来临确实很考验人,但是,我认为“病毒”暴发并不代表某些人的恶劣天性、粗鄙天性也要释放出来,不文明并不能成为救世良药。文明标语多得是,干吗非要用粗俗的呢?就不会好好说话吗?比如“不聚餐不聚会就是最好的防疫”“今年过年不出门,拜年最好用微信”“用科学的生活方式战胜最严峻的疫情”“宅在家里就是最好的防御” 等。这些文明标语不是更能让人接受吗?

⑤轻俗粗暴的标语的出现,又何尝不是走极端的野蛮防疫呢?泼妇骂街式的、地痞流氓式的标语,折射出的是某些人素质的低下和法治观念的淡薄。这些语言垃圾污染了环境,也污染了人心,不仅不能起到提醒、倡导和防控的作用,说不定还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和逆反心理,适得其反。

(选自《杂文月刊》2020年第4期,有改动)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解析】本题考查论点。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可以采用位置判断法来寻找论点或概括论点。论点常出现在标题、开头、结尾、中间。本文可以参考文题。作者认为“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结合文中的论述,第①段“但是,这种‘野蛮生长’的‘硬核标语’,既不文明,也不科学,怎么可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呢”,第②段“这么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是一种语言瘟疫,是在拉退文明进步的车轮,不但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反而给疫情防控添乱”, 第③段“这种粗俗粗暴的标语,或许能震慑人,但对疫情防控没有一点好处”, 第⑤段“这些语言垃圾污染了环境,也污染了人心,不仅不能起到提醒、倡导和防控的作用,说不定还会激起人们的反感和逆反心理,适得其反”。从这些语句中可知,作者的观点是,粗俗的标语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据此概括本文的论点为: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不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

【参考答案】粗俗的标语是语言瘟疫,不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

2.粗俗的标语为什么不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请结合全文回答。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提炼概括。从第①段“但是,这种‘野蛮生长’的‘硬核标语’,既不文明,也不科学,怎么可能达到防疫宣传的目的呢”中提炼“不文明,不科学”;第②段“疫情面前,情绪恐惧、生活不便,人们本来就不好受”“这么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是一种语言瘟疫,是在拉退文明进步的车轮,不但不能达到宣传的目的,反而给疫情防控添乱”,从中概括为“疫情面前,人们情绪恐惧、生活不便,不愿接受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第③段“但是打赢这场疫情防御战,不能依靠野蛮的战术,不能依靠原始的战术,不能添乱,更不能违法用语言伤及国人,必须依靠现代科技和现代人的智慧,依靠科学,避免接触,科学隔离,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从中概括为“打赢这场疫情防御战,必须依靠现代科学和现代人的智慧,粗俗的标语野蛮原始,不起作用”。

【参考答案】①粗俗的标语不文明,不科学。②疫情面前,人们情绪恐惧、生活不便,不愿接受充满杀气诅咒的标语。③打赢这场疫情防御战,必须依靠现代科学和现代人的智慧,粗俗的标语野蛮原始,不起作用。

3.请判断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判断及作用的分析。“不文明并不能成为救世良药”,“救世良药”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据此判断这句话运用比喻论证。结合句意分析作用,“不文明并不能成为救世良药”意思是,不文明的标语、粗俗的标语对于防控疫情没有作用,形象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的道理浅显易懂。

【参考答案】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证了不文明标语对防疫宣传不起作用,从而有效地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使论证的道理通俗易懂。

4.请为当前的疫情防控,拟写一则文明标语。(不得抄袭文中引用过的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宣传标语,要求内容、目的、场合、对象明确,灵活运用各种修辞,引起大众情感共鸣,形式上要整齐、简练、押韵,内容文明。示例一:口罩你不戴,病毒把你爱。示例二:儿女如何算孝顺?看住爸妈不出门。

【参考答案】“防控疫情全民参与,抗击新冠人人有责”“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备考策略】

1.抓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论述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表述时应该是明确的判断,形式上是完整的句子。议论文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提出几个分论点,用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所处位置,或文首,或篇末,或论述过程中,有的文章的标题就是中心论点。辨识中心论点,要看它是否能统摄全篇,且组成中心论点的关键词语出现的频率要比一般词语高。有的文章没有把中心论点明确表述出来,或表述不集中,这就需要自己概括。

2.分析论据的类型和安排顺序。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论据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大类。事实论据主要指事例、史实、数字等。道理论据包括经典著作、名人名言以及科学原理等。研析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助于快速、准确地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亦应弄清每个论据的作用所在,即是用来证明论点的,还是用来证明分论点的。对于连续列举的同一类型的论据,还应当分析它们排列的顺序和叙述的详略。同一类型的论据常以时间顺序安排先后,或者按其分类安排顺序,这种结构方式有人称之为“逻辑顺序”。

3.辨析常见的论证方法。论证是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纽带。阅读议论文要把握论证,把握论证的重点是掌握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道理论证等。确定论证方法要避免以下失误:①简单地从一枝一叶上去判断论证方法,忽略了整体把握的、多次运用的、占有相当篇幅的论证方法;②综合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被漏答;③不把概述的事例当作事实论据,因而把此类举例论证当作道理论证;④作者没用道理论据,就把文章的道理论证忽略不计。

4.分析论证结构的层次。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横式”结构;二是“纵式”结构。研析结构,先要弄清各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注意文章中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过渡句以及过渡性词语。

5.理解关键词语、重点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对关键词语,从两个层面去把握:一是它在文中的深刻含义,即在句中、段中、篇中具有揭示中心作用或在文章的结构上具有标志性作用。需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二是它在文中所表现的逻辑关系,即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需从论述是否周密全面、判断是否恰如其分、说话是否武断绝对等方面去考虑。重点句子主要指揭示文章观点的中心句、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前后关联的呼应句、转入另层意思的转折句、显示文章结构的总分句等。抓住这些句子,对我们理解文章大有帮助。

6.阐述自己的见解。观点的产生同看问题的角度有关,角度不同,观点不尽相同。既要读明文章,又要不拘泥于文章的观点。阐述自己的观点亦应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欲确立自己的观点可遵循以下思路:明确论题—确立观点—理据支撑。

【试题演练】

开卷未必有益

⊙黄 田

①开卷有益,这个成语来源于宋朝的《渑水燕谈录》,顾名思义就是打开书本读书,一定有益处。然而,在“垃圾书”泛滥成灾、鱼龙混杂的现实生活中,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去“开卷”,则未必有益。

②“一些书要么是内容胡扯,要么是东拼西凑。看这些书浪费了买书钱不说,关键是扫了读书的兴致。”一位朋友说。前段时间,他无意间发现一家书店,就进去想买几本书。可转了一圈发现,书店里到处都是“人生成功必修课”“十堂课教你成为理财高手”之类的书籍,除此之外就是一些炒作得很凶的所谓畅销书。

③“网络是‘垃圾书’泛滥的重灾区。”一名民意中国网网友说,如今网络文学在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中非常流行,许多网络文学网站为了赚取点击量,一味制造低俗的快餐作品。有的作品严重脱离生活实际,有的作品高调宣扬暴力、拜金主义等不良价值观,对年轻人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

④没有营养的“垃圾书”为什么会泛滥成灾?主要原因是个别出版机构金钱至上;出版界缺乏独立思想,跟风出版盛行;为出书而出书现象普遍;个别作者相互吹捧、胡乱推荐;浅阅读时代,图书不再以内容为王等。

⑤鲁迅文学奖得主、知名作家李鸣生认为,这是由于当下出版门槛太低所致。出版社集体改制后,大多数都遇到了经济困难。出于经济利益的考虑,许多出版社纷纷降低出版门槛,有人掏钱就给出书,什么赚钱就出版什么,从而导致跟风出版盛行,产生大量“垃圾”图书。

⑥在笔者看来,“垃圾书”泛滥的后果,第一是浪费读者的时间和金钱;第二是好书被淹没;第三是让人们对阅读失去兴趣;第四是无益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与传承;第五是拉低全社会思想与审美水平。试想,在这个被金钱弄得团团转、压力山大、快节奏紧张的今天,如果再挤点时间读一些“垃圾书”,或点击一些网站的“垃圾电子书”,浪费时间和金钱不说,甚至还会把自己读成“垃圾”,害人匪浅。

⑦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此言只说了一半,那么,“不善读则可以致愚”,甚至置人于死地。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不少人因看了希特勒的《我的奋斗》,受其不良影响而沦为希特勒的殉葬品。“不好的书就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戕害。”一点也不假,现在就有一部分同学迷上了玄幻小说,整天看那些庸俗怪诞的书籍,或翻阅各种各样的“黄书”,而把功课“丢”在一边,乃至废寝忘食、走火入魔,导致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有些人被书中的一些情节所吸引,模仿书中的人物,误入歧途,走向犯罪的道路。试想,随便“开”这样的“卷”,能说是“有益”吗?“一本好书胜过珍宝,一本坏书比一个强盗更坏。”因此,开卷是否有益,得先看开什么卷。

⑧当然,我们应该看那些有利于我们身心健康,对我们学习、生活、工作都有帮助的书,这些书才会推动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成长。比如,《新华日报》原主任编辑、著名杂文家金陵客,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认真阅读《红楼梦》《水浒传》和《儒林外史》等几部古典小说,以这几部古典小说里的人物为题材,借古讽今,写下数百篇“红楼杂文”“水浒杂文”“儒林杂文”,并结集出版,受到专家好评。毫无疑问,这种“开卷”方式,对自己、对读者、对社会都是有益的。

⑨最近,有个作家在谈到读书经验时,提出要把书读“开”才有益处,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有害无益。所谓读“开”,就是能从书中吸收营养和精华,为我所用,就像金陵客读书,读着读着,“读”出了几百篇读者喜爱的佳作。

⑩要想开卷有益,首先,要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力和洞察力,擦亮眼睛,捂紧口袋,对那些“垃圾书”要不屑一顾。其次,国家出版部门要加强审读和监督,对“垃圾书”和某些网站的“垃圾电子书”要严格管控。惟其如此,才能净化图书市场,才能杜绝“垃圾书”出版,才能开卷有益。

(选自《杂文月刊》2020年第10期)

【阅读练习】

1.阅读这篇议论文,请你概括文章中心论点。

2.文章第④段运用了什么修辞?交代了什么内容?

3.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好处?

4.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1.开卷未必有益。2.这段作者运用设问句,回答了没有营养的“垃圾书”会泛滥成灾的原因。3.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新华日报》原主任编辑、著名杂文家金陵客,阅读中国古典名著,写下百篇杂文,证明了开卷是有益的。4.文章最后一段,总结全文,深化了文章中心。作者告诉读者开卷有益的方法,以及呼吁国家出版部门进行监督。

猜你喜欢
标语论据论点
标语变变变
标语变变变
恰当使用论据
“滥挂标语”
议论文分论点的提取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怎样确定议论文的中心论点
中共党史论文论点摘编
论据选择“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