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的将帅之才

2021-05-17 03:06王兆鹏
领导文萃 2021年9期
关键词:金朝金兵稼轩

王兆鹏

大多数人熟悉词人辛弃疾,而不太了解战略家、军事家辛弃疾。

“缚取于五万众中”

1140年5月28日,辛弃疾出生在“南共北,正分裂”的山东济南,属金人占领区。为了实现打败金兵、收复失地的战略目标,他青年时代两次随计吏到金朝腹地侦察地理形势,了解虚实,掌握情报,等待机会。

机会终于等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冬,金主完颜亮率兵百万,南下侵宋,导致北方兵力空虚。义勇之士纷纷起兵反抗。辛弃疾也率众两千,投奔齐州耿京部下,担任掌书记,与之共“图恢复”大业。不到半年,义军就快速扩充到25万人。

风云变幻无常。完颜亮兵败后被部下杀死,金兵主力撤回北方。新登基的金世宗对义军下达大赦令,明令“在山为寇,下山为民”,导致北方义军纷纷溃散。耿京所部,独木难支。年仅22岁的辛弃疾至建康向宋高宗赵构面陈归朝之愿,受到高宗的嘉奖,耿京和部下全都封官。辛弃疾一行兴冲冲地赶回山东,行至海州(今江苏连云港)时,得知耿京被叛徒张安国杀害,25万军队已土崩瓦解。

仓促的变故,让辛弃疾焦急如焚。他在《美芹十论》中回忆:

不幸变生肘腋,事乃大谬。负抱愚忠,填郁肠肺。

真正的英雄,不仅能循常,更善于虑变。辛弃疾做出惊天的决断:亲率身边仅有的50人马,奔驰到坐拥5万之众的山东金兵军营中,活捉叛徒张安国,“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毚兔,束马衔枚”,昼夜不停,千里奔驰,将张安国送到临安正法。

作为文武兼备、智勇双全的军事家,辛弃疾绝不会与敌人硬拼,大张旗鼓地强攻进入金人营地。他在《美芹十论·察情》中说:

古人善用兵者,非能务为必胜,而能谋为不可胜,盖不可胜者乃所以徐图必胜之功也。

他又说:“知敌之情而为之处者,绰绰乎其有余矣。”“事有操纵在我,而谋之已审,则一举而可以遂成”“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是谓至计”。

可以推想,辛弃疾到山东后,必定是先侦察敌情,了解金兵防守的薄弱环节和松懈时机。熟悉地形地貌,掌握金兵的活动规律后,制定出万无一失的突击方案,然后一举而成。

超强的战略眼光和预判形势的能力

辛弃疾回到南宋后,仕途总体上还算顺利,38岁就做到地方帅臣,任荆湖北路安抚使。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近20年后,善于洞察社会发展方向的辛弃疾,已经预感到仕途上的政治危机。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正当42岁的盛年,在南昌任隆兴知府兼江西安抚使时,他就为自己做好了罢职闲居的人生规划,在上饶城北带湖边上买了一块平坦的土地,构建屋舍园林。设计好后,命名为“稼轩”,画上图纸,请著名作家洪迈写《稼轩记》。

果不其然。朝廷毫不留情地罢免了他的官职,规划的稼轩变成了实际居住的田园,而且一住就是后半生。

辛弃疾具有超强的战略眼光和预判形势的能力。年仅33岁的他,就预言金朝60年后必亡,而且预言金朝灭亡后,南宋的威胁忧患更大。周密《浩然斋意抄》记载:

乾道壬辰,辛幼安告君相曰:“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而中国之忧方大!”绍定足验矣。惜乎斯人之不用于乱世也。

孝宗乾道八年壬辰,是公元1172年。60年后的宋理宗绍定五年壬辰(1232年),金朝的都城汴京被元兵攻陷。辛弃疾的预言,完全应验。

辛弃疾36岁时曾给南宋孝宗皇帝献御敌十策,题为《美芹十论》。辛弃疾透彻地指出,金朝社会有两大死结,一是民怨深重而无法化解,二是皇位继承的嫡庶不定也埋下永久的祸根。这两重矛盾不断激化,遇到外部力量的攻击,金朝非亡不可。所以,他断定金朝60年后必亡。

1204年,辛弃疾入朝面见宁宗皇帝时又提醒,金朝不久必乱必亡,本朝应提前做好准备,应对金朝灭亡后更大的军事危机。可是当时的君臣,都浑浑噩噩,没有人理睬辛弃疾的担忧和建议。

辛弃疾回到南宋不久就发现,士大夫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国土分裂的“靖康耻”,被渐渐淡忘。“恢复”之事,早已不是上层社会关心的话题,士大夫之间,甚至“讳言恢复”。

为朝廷规划“恢复”大计

正是在这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代,辛弃疾不斷地为国家为朝廷规划“恢复”大计,提出攻守之策。

辛弃疾多次向朝廷提出防守淮河、荆襄的具体方案,并在《美芹十论·详战》和《九议》中详细陈述了攻取山东、进而收复中原的战略战术。具体进攻方略是,主力部队由沭阳(今属江苏)出兵,攻取山东。进攻开始前,虚张声势,采取声东击西的战略。

辛弃疾又提出,海道与川蜀、襄阳、淮西三路之兵为正,而夺取山东之兵为奇。奇兵需精强,正兵可稍弱。以弱者为牵制之师,而强者为必取之兵。避实就虚,战而必胜。

可惜的是,辛弃疾提出的多项“恢复”大计,始终没有得到朝廷的回应,更未实施。他清醒地意识到:

独患天下有恢复之理,而难为恢复之言。盖一人醒而九人醉,则醉者为醒而醒者为醉矣;十人愚而一人智,则智者为愚而愚者为智矣。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

猜你喜欢
金朝金兵稼轩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稼轩词里拟人多
稼轩词锤炼字句与对仗的艺术
金朝酋邦社会形态下勃极烈官制始末
剑歌
旗帜的威力
试析渤海世族家族与金朝皇权统治
金朝与西夏盗窃法比较研究
金朝铜钱货币流通贮藏形态管窥
竹削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