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经》

2021-05-17 17:13
全国新书目 2021年3期
关键词:尔雅根须茶树

[唐]陆羽 著 喜泽 评注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20.9

57.00元

[唐]陆羽(733—804)

字鴻渐。一名疾,字季疵,号竟陵子、桑苎翁、东冈子,又号“茶山御史”,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唐代著名的茶学家,被誉为“茶仙”,尊为“茶圣”,祀为“茶神”。

《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茶的专门著作,也是中国茶史上第一次系统完整地将茶学精神与美学精神相结合的重要历史文献。本书详细论述了茶的起源、采制、熬煮,茶器、茶人、茶事,以及品茶、茶道等,将茶事变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一种人人可以享受的,悠然自得、宁静淡然的人生滋味。

形与名

茶,是生长在中国南方的一种优良木本植物。

这世间的树有千万种,草有数亿形,而茶是众植物中上天恩赐给人类的珍贵礼物。

茶树有的一尺高,有的两尺高,也有些生命力异常旺盛的,一口气生长了数千年,甚至能高达数十尺。

有些年,去西南部的巴山和峡川一带寻茶,那里的古老茶树又粗又高,阴木遮阳,仰头尽是密密相拥的茶枝,说它呈参天大树之状也绝不夸张。巨大的茶树仿佛已和泥土连为一体,树皮上生长其他植被,树干的宽度需两个人合抱方可丈量。如果你想喝到它的茶的话,热情的当地人会直接提着斧头爬上茶树,狠心砍掉数条嫩枝,而后再一片片精心摘取茶枝上最新鲜的芽叶来煮茶。

茶这种植物并不好辨识,有时候人们会把和茶长得很像的植物相混淆。

那我们如何辨认茶呢?

首先应看茶树的躯干,茶树长得很像瓜芦,瓜芦多生长在广州一带,像茶,味道极其苦涩;茶树的叶子和栀子花的叶子相似,白色的小茶花犹如白蔷薇,一朵中有数片白色花瓣;茶的种子和属于蒲葵科的棕榈果实很像。再说说我们采摘下的茶叶的柄,当捏在手里放到阳光下时,能瞧出北方丁香的模样。而且,茶树的根和胡桃木的根须一样,深深向下扎入土壤,强劲的根须遇瓦破瓦,遇石穿石,树上的枝叶蓬勃向上生长。想必正是根须专注强劲的生命力,才支撑起参天树干的生长。

认识了茶以后,怎么去书写这种植物呢?

中国汉字的产生结合了天、地、万物、自然时节等多种元素,任何一个字的创造均是人与自然的和合。恰巧,茶便是再典型不过的代表。

表示茶的字,有的从草部,有的从木部,或草部木部兼纳。在中国广袤的大地上,关于“茶”字的书写,不同地方不同时代依着它的生长和属性,写法不尽相同。比如,从草部时,写作“茶”,这个字出自《开元文字音义》,从木部时,写作“梌”,这个字出自《本草》,草部木部兼纳,写作“槚”,“槚”字出自《尔雅》。

周公在《尔雅·释木》里说,“槚,苦荼也。

汉代扬雄在《方言》里说,西南蜀地的人称茶为“蔎”,蔎的意思原指一种古老的香草,可能因为茶同样散发香气,人们也将茶归属于“蔎”。后来注释家郭璞补充到,依着采摘时间茶分为“茶”和“茗”,早晨采摘的茶叶叫作“茶”,夕阳下山时采的叫作“茗”,有的地方也把晚茶叫作“荈”,也就是贫穷百姓家喝的粗茶。

所以到了我所在的唐朝,茶已经有五种叫法了,一个称“茶”,一个称“槚”,一个称“蔎”,一个称“茗”,一个称“荈”。

猜你喜欢
尔雅根须茶树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碎月亮
永远的毛豆
21世纪以来《尔雅》研究综述
能“行走”的棕榈树
能“行走”的棕榈树
糯稻根的贡献
故乡的古茶树
丁子峻温文俊士尔雅男神
茶的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