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馈控制理念在手术室直肠癌根治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05-18 13:34康鸿蜀
健康之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安全管理手术室

康鸿蜀

摘要:目的:探讨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前馈控制理念对手术室安全管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4月240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样本,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将前馈控制理念运用于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法,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护理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67%、2.50%,低于对照组11.67%、1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者手术质量控制、消毒隔离、安全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将前馈控制理念融入到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可降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护理风险,并显著提升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前馈控制理念;手术室;安全管理;直肠癌根治术

手术室护理具有高风险特征,容易发生护理缺陷及护理差错,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对手术室安全管理进行有效规范,并且积极探索新型管理模式,意义重大。近年来,直肠癌发病率不断增加,直肠癌根治术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存在一定风险,而加强患者手术室管理,能够提高手术操作效果,明显降低安全风险。前馈控制护理是类似于预见性护理的模式,指针对护理风险提前采取有效对策,从而降低护理风险[1]。本研究通过在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实施前馈控制理念,探讨前馈控制的应用方法与效果,以期为提高手术室安全管理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7年3月~2021年4月在石棉县人民医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术的240例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观察组男性68例,女性52例,年龄37~75岁,均值(56.31±2.36) 岁;对照组男性65例,女性55例,年龄35~74岁,均值(55.23±2.91) 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2]:(1) 符合临床手术指征;(2) 无手术禁忌;(3) 凝血功能正常;(4) 患者手术耐受性良好;(5) 患者本人与家属对手术情况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 合并精神障碍;(2) 妊娠及哺乳期女性;(3) 合并严重全身性感染症状的患者;(4) 中途退出者。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室管理方法,结合患者实际需要,做好各项操作,满足其实际需要。

观察组患者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融入前馈控制理念,具体操作如下。

(1) 成立前饋控制小组并制定相关管理方案:组建前馈控制小组,护士长负责对小组内成员进行统一调配,并且督促组员落实手术室风险管理规划以及具体实施方案。针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手术室护理工作存在的缺陷问题,制定出相应的安全管理方案。方案完成后对手术室护士开展统一培训,将科室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与迫切性传达给护士,使其能够不断强化工作责任心,逐渐形成“安全第一,没有患者的安全保证,其他都是“0”的理念。对手术室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完善,以患者为中心,从各个环节入手,保证科室就诊患者安全管理效果,为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提供更多切实依据。

(2) 患者术前安全管理:通过移动信息系统对患者开展术前访视工作。利用HIS系统中所记载的患者资料,对患者诊断情况进行分析,掌握患者手术相关信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麻醉方案,确定手术治疗方案。完成术前访视后,将所获得的患资料详细记录在移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中,将患者术前诊断、病情简述、手术方案、麻醉方案、手术指征等内容准确填写到系统中。结合患者情况开展术前信息交接,详细分析患者实际需要,做好术前交接准备工作,为患者安全手术提供最大保障。在此基础上,患者手术重点环节闭环管理,需准确记录患者术前信息,方便后续进行管理和溯源工作。

(3) 患者术中安全管理:手术当日,患者出病房前,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患者信息,并在系统中将患者信息记录在案,包括姓名、住院号、床号、手术名称、术前用药记录、手术位置、麻醉方案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二次核查。患者入手术室后,护士及时获取患者信息,通过麻醉设备、监护设备掌握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结合压缩波形以及生命体征曲线,确定患者术中情况。实时记录患者术中用药、液体出入量、输血量,由手术室护士做好记录,并填写在看护记录中,全面掌控患者术中情况,实现全程可视化管理和即时管理,为重点环节闭环管理提供依据。

(4) 患者术后安全管理:手术结束后,做好麻醉复苏期护理干预。当患者满足转出麻醉监测室要求后,由手术室护士协作将患者送回病房,与病房护士进行交接,再次确认患者姓名、床号、手术名称等,向病房护士告知患者术中、麻醉恢复程度等情况,并交代注意事项。手术室护士及时对患者开展术后随访,了解患者手术时间、术后麻醉恢复时间、术后医嘱执行状况等,并进行准确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差错事件、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包括质量控制、消毒隔离、安全管理3个方面,每项取分0~100分,由科室负责人参照相关文献要求根据科室实际情况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手术室护理质量越高[3~4]。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统计数据输入到SPSS 22.0统计学软件包中,计数资料以率(%) 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为1.67%(2/120) ,护理缺陷发生率为2.50%(3/120) ;对照组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护理缺陷发生率分别为11.67%(14/120) 、13.33%(16/120)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室质量控制、消毒隔离、安全管理的护理质量评分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2。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科室,其服务质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手术室就诊患者数量大,护理工作繁重,对护理工作进行有效改进,并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能够对患者安全管理提供必要支持[5]。随着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加之手术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如果仍然沿用传统管理方法,势必对患者就诊带来一定影响[6]。因此医院在开展医疗活动时,应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切实保障患者的就诊安全。对于直肠癌根治术患者而言,如何保证其就诊安全,是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

前馈控制模式属于一种预防性护理措施,在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有研究证实,将前馈控制理念运用到手术室重点环节闭环管理中,可降低护理差错,保证各项交接工作顺利,对提高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具有重要帮助[7]。本研究通过观察患者围手术期情况,对其信息资料进行整理,结合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规律对护理风险趋势进行准确预测,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干预,从而将可能存在的护理差错及护理缺陷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且本研究结果显示,为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开展基于前馈控制理念的手术室安全管理,降低了护理差错、缺陷的发生率,并且显著提升了各项护理工作质量,与郭风云等学者[8]的研究结果基本相一致,说明前馈控制理念具有明显的应用优势。

通过手术室护士的反馈发现,前馈控制理论与手术室安全管理相融合,虽然安全管理效果明显,但是受到手术室护理工作特点的影响,在运用该理念过程中尚存在一定问题。因此,要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重视安全文化氛围的构建,与预见性护理模式进行结合,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前馈控制理念,从而最大限度保证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

综上所述,前馈控制理念能够满足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手术室安全管理需要,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建议推广。

参考文献

[1]刘丽娜,谢韩卓妮,许志兰,等.前馈控制提高护士对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认知[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17):3100-3102.

[2]杨剑,谭妍.优质手术室护理对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及感染发生率的影响[J].结直肠肛门外科,2021,27(S1):131.

[3]康佳媛,金鲜珍,廖春艳,等.基于循证的围术期管理在结直肠癌病人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20,34(14):2609-2611.

[4]刘燕,路志红,李建立,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4):509-512.

[5]刘欢欢,茅雪莲,李大卫.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4):467-469.

[6]于冠宇,楼征,張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对结直肠癌手术的几点思考[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20(3):208-209-210-211.

[7]冉香竹.量化评估策略的护理干预在中低位直肠癌患者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49-850.

[8]郭风云,张霞.前馈控制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对护理差错行为及护理态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21):182.

猜你喜欢
安全管理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走进手术室的3D打印
手术室火灾的预防与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