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北协同发展下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研究

2021-05-19 01:16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1年12期
关键词:耦合度东北地区东北

陈 珊

一、前言

区域交通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和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交通设施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以闽东北大交通为视角,研究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性,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耦合协调系统,建立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分析闽东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探寻区域经济与区际交通之间协调发展路径,推动闽东北区域协同发展。

闽东北协同发展区涵盖了福州、莆田、宁德、南平以及平潭等“四市一区”。2018 年以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通力合作,稳步推进区域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效,研究编制了闽东北产业协同发展规划,明确各地差异化发展布局和协同发展目标。在闽东北区域协同发展中,闽东北大交通建设规划应运而生,如何通过交通运输政策更加紧密地联系区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重点。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以系统论为指导,首先明确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同时又通过区域间合理的分工和相互开放,使得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协调,整体区域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李湛(2020)提出以湾区作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共同建设国家战略项目为抓手,探索产业项目合作共建新机制[1];鲁勇威(2020)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的新思路[2]。

区域交通已成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钟洋(2019)分析了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互动关系,认为交通作为区域之间联系的基础,对经济发展起到支撑、保障和引导作用[3]。交通设施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金凤君(2020)等从交通运输与经济空间分布的角度重点研究公路运输对区域经济的影响[4],在交通与经济发展水平二者的相互关系方面,多数学者关注于交通可达性与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或探讨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研究,如罗文慧(2017)实证评价了新疆地区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的协同发展情况[5]。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耦合系统及评价指标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系统

区域经济系统和交通运输系统既是相互促进的,也是相互制约的,只有两者之间相互匹配和协调,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推动经济区域协同发展。区域交通已成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交通设施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深入分析发现当前福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内各市县发展也不平衡,作为闽东北中心城市的福州,对周边城市辐射带动能力还较弱等问题,因此,以交通运输为切入点,在明确各地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研究交通运输促进闽东北整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将物理学中的耦合思想运用到研究中,构建闽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两个子系统,分析系统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从而协调区域交通与区域经济发展,提升闽东北大交通体系对各县市经济发展和闽东北区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评价指标

基于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相对独立性等原则,构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首先在区域经济子系统中选取了能够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和效益性的指标,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水平、全社会从业人数共7 个指标。在交通运输子系统中则选取了能反映交通运输能力及运输通达性的指标,包括公路通车里程、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物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和货运平均运距7 个指标。

三、闽东北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构建

本文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评价模型构建过程包括耦合度评价模型构建及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构建。

(一)耦合度分析模型构建

1.确定贡献值

综合贡献度为指标贡献值与权重之间的乘积之和,本文中交通运输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综合贡献度分别μ 和w 来表示,其模型如下:

2.构建耦合度静态评价模型

C 表示闽东北地区交通运输子系统与区域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C 的取值范围为0 ≤C <1。当C 取值范围为[0,0.3],属于低度耦合关系,耦合系统处于成长阶段;当C取值范围为[0.3,0.7],属于中度耦合关系,耦合系统达到发展阶段初期;当C 取值范围为[0.7,1],属于高度耦合关系,耦合系统达到发展阶段中后期。

(二)耦合协调度分析模型构建

用D 表示耦合协调度,反映两系统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公式中Di为耦合协调度,Ci为耦合度,Ti则为耦合系统的综合协调指数,α、β 为待定系数,本文中分别赋值为0.5。

其中D 的取值范围也是为0 ≤D <1。本文以0.5 为界,将两系统的关系分为失调和协调两个阶段。

四、模型验证与分析

本文利用闽东北地区(福州、平潭、莆田、宁德、南平)2010 至2020 年的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具体数据,利用上文说建立的耦合度评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来源于福建统计年鉴,福州、莆田、宁德、南平“四市一区”的各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人口普查公报和福州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相关的统计数据。在数据处理上,区域经济子系统中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全社会从业人数两个指标取闽东北地区所有市区的生产总值和从业人数之和,第三产业比重、人均GDP、工业增加值增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及城镇化水平五个指标则取闽东北所有市区的平均值;而交通运输子系统中公路通车里程、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六个指标取闽东北地区所有市区的综合,货运平均运距则取其平均值。处理2010至2020 年的的各项指标数据,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如表1所示。

表1 指标权重

根据公式1、2,计算交通运输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贡献值如表2所示。

表2 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系统综合贡献值

根据公式3,计算交通运输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度如表3所示。

根据公式4,计算交通运输系统和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如表4所示。

从表3 可以发现,2010 至2019 年间,闽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子系统的耦合度C 逐年提升,2020 年受疫情影响耦合度下降,与上年有较大差距。C 的计算结果除了2010 年,其余均处于0.3 与0.7 之间,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系统中度耦合,系统状态稳定。而从表4可以看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系统的动态协调变化。2010 年和2011 年的耦合协调度低于0.3,耦合系统呈现严重失调的状态,2011-2015 年间,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均在0.3-0.5 之间,达到轻度失调状态,2016-2019 年耦合协调度计算结果在0.5-0.7 之间,耦合协调度稳步上升,2020 年由于疫情的影响,耦合协调度较上年下降。闽东北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系统自2016 年从失调阶段调整为协调阶段。

表3 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度

表4 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

从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耦合度还是耦合协调度,除了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较上年出现降低之外,从2010 至2019 这十年间,交通运输子系统和区域经济子系统组成的耦合协同系统均呈现逐年上涨,稳步提升的趋势。因此,闽东北地区的交通运输和区域经济相互促进、相互协调,交通运输能力提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交通与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内城市群经济相互促进作用。

五、结语

本文通过耦合协调分析对闽东北区域交通和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分析和评价,制定切合闽东北实际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定量研究,并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加快交通互联互通,加强交通基础建设以满足经济发展需要。交通建设主要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路建设。通过耦合系统分析可以发现,近十年间,随着闽东北地区运输路线长度的增长,区域经济取得了较好的增长。因此,闽东北地区仍然要加快地区交通的互联互通,如在铁路建设上加快推进福平铁路、福厦客专建设,在公路建设上加快长平高速、莆炎高速、沈海高速复线建设,通过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形成闽东北地区1 小时经济圈。完善福州港、宁德港、湄州湾港的水路设施建设和海铁、海空联运机制。建设福州空港经济区,带动闽东北地区的临空经济发展。同时,提高规划质量,利用交通运输优势,加快产业引进与升级,避免过度的交通建设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交通建设规划充分考虑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且交通建设应快先于经济发展趋势。

其次,充分发挥福州市的引擎带动作用,利用福州市“多区叠加”政策优势和省会中心城市资源集聚优势,深化与闽东北区域的产业融合,引导重大产业项目科学布局。以闽东北大交通为载体,大力推动山海协作,闽东北共建产业园区,注重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促进闽东北协同发展。依托福州市信息化、大数据等资源优势,推进闽东北地区社会资源的共享。

最后,交通运输有助于加强区域间要素流通,促进区域间优势产业互补。闽东北地区应以核心龙头企业为带动,拓展上下游产业链,产业合理分工,产业集群共建,如将福州地区的纺织、智能制造、物联网、跨境电商与物流等优势产业、宁德地区的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渔业等优势产业,莆田地区的鞋业、渔业,南平地区的茶、竹等优势农业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产业链结构,在闽东北区域内展开深度合作,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园区,促进区域经济融合发展。

引用

[1]李湛,张彦.长三角一体化的演进及其高质量发展逻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05):146-156+187-188.

[2]鲁勇威,张颖.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区域一体化[J].前线,2020(01):63-65.

[3]钟洋,林爱文,周志高.长江中游城市群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互动关系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9(5):82-88.

[4]金凤君,王晖军.环黄海经济圈航运中心与运输网络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J] .经济地理.2002(06):666-670.

[5]罗文慧,董宝田.区域经济与交通运输发展协同性评价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17,34(11):151-158.

猜你喜欢
耦合度东北地区东北
双速感应电机绕组耦合度研究
MADE IN CHINA
Make ’Em Laugh
每到冬天,东北就变成了“冻”北
东北地区2020年第二季度M L≥3.0级地震目录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大东北的春节
合并高校耦合度测评模型的构建
知识产权的创造能力与保护能力的耦合评价
东北地区2016年第三季度ML≥3.0级地震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