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初中英语大单元阅读探索

2021-05-20 20:42高媛媛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语篇意义文本

高媛媛

摘   要

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主题阅读是根据单元核心话题对主题情境进行宏观架设,对教材文本适度整合、重构的阅读活动。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大单元阅读活动应遵循生活性、思想性、可读性和系统性原则。在英语大单元主题阅读中,应整合教材内容,有机融入拓展文本;融合多模态文本,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深入研读文本,把握主题意义。

关键词

初中英语  主题意义  大单元教学  拓展阅读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把教学主题和语境列为教学内容的第一构成要素,以大单元为单位的阅读是一个承载教学主题和语境意义的基本教学单位。大单元主题阅读以教材单元的话题阅读为教学基础,力图开辟课内外阅读的立体课堂,旨在提升学生的英语语用能力和语言的基本素养。

一、基于主题意义阅读的大单元阅读活动内涵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主题为语言学习提供主题范围或主题语境。学生对主题意义的探究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学生语篇理解的程度、思想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1]。通过选取适合学生且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并围绕该主题选取合适的读物进行适当的指导并进行相关的评估。英语主题阅读可以涵盖丰富资源的学习、项目研究学习、师生对话学习、真实情境学习以及缄默知识学习等诸多学习活动。英语主题阅读凸显了主题的中轴性、学与教的主体的统一性、学与教过程的整合性以及学与教时空的开放性等特点[2]。

主题阅读是基于学生发展特点、生活体验、认知水平及语言学习规律等因素,选择基于一定教材大单元主题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围绕主题,进行拓展阅读活动,并在阅读过程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交际互动能力。

教材大单元主题拓展阅读是以课本中的单元话题为基础,进行阅读的延伸,使学生基于同一主题下阅读不同题材和不同体裁的文章,开阔自己的视野,丰富语言积累,从而提高英语语言素养[3]。

二、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大单元阅读活动原则

围绕教材大单元设计的主题拓展阅读时,阅读材料的选择不但要与大单元主题相呼应还要符合学生相应的语言水平层級,而且还要考虑到文本简易、有趣、有意义、有价值,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生活性

用于拓展语言阅读的文本往往需要充分蕴含教师的理解和实践以及学生的经验,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实现拓展语言教学回归现实生活,并在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典型性。要求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人类历史语言文化的同时,基于教师和学生自身语言发展的基础,联系教师和学生已掌握的所有关于生活的知识和经验,引起教师和学生的共鸣,产生移情,从而将文本阅读推向一个纵深,发现拓展语言知识、学习与回归现实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促进学生通过深入对这一主题深层思考,体悟其与生活相关主题的意义,培养和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2.思想性

拓展阅读的文本应基于教材文本并超越教材文本,丰富和拓展阅读主题。在要求包含了教材大单元的英语教学核心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师生个人实践经验的同时,要求具有深刻的社会人文内涵和寓意。《英语课程标准》规定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阅读主题思想。让每个学生在同一阅读主题下习得多种语言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启迪学生的智慧,提升对文化的意识。

3.可读性

在泛读或拓展性阅读活动中,所选的阅读材料对学习者来说,必须是在他们的阅读能力范围内的、具有可读性的材料,大多数词汇不会阻碍他们对语篇的理解。与学生认知水平相匹配的阅读内容会使学生在阅读时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教师要结合家庭和学生的阅读兴趣爱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等因素,以不同的主题为教学单位,组织有实际意义的大单元主文本和材料复习活动来对学生进行大单元阅读教学的拓展。

4.系统性

作为对教材大单元英语文本的重要补充,拓展英语阅读材料应帮助学生立足本单元英语文本的知识,向课外英语阅读知识开阔视野的方向进行拓展。这就要求拓展英语阅读材料的收集和选择工作要有计划性、系统性,力求循序渐进,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阅读思维习惯,提高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三、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大单元阅读活动实施策略

基于主题意义的大单元主题阅读是根据单元核心话题对主题情境进行宏观架设,对教材文本适度整合、重构。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向外扩散,进而扩大阅读教学中的信息量。以文本为基本素材,以文本主题为核心,集聚语言知识学习,并进行深度思考的阅读教学。

1.整合教材内容,有机融入拓展文本

(1)紧扣大单元核心主题拓展阅读资源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每个人的语言智能、认知智能等先天基础不同,因此每一个主题越有意义、越深入,越能置于情境脉络,越能植根于知识及个人的知识体系中,学生便越容易学习、记忆和生成。在英语大单元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关注拓展阅读资源与主题的内在联系,具备“主线意识和主题意识”[4]。教师应当科学整合,紧扣大单元核心,深入了解主题大单元的教学整体结构和教学要求,立足于大单元教材编排的体系,对其教学思路和方法进行改编和创新。不但要把零散的教学内容资源进行有机的整合,同时也必须要充分结合相应的课外教学资源。

以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该单元紧扣Travelling这一主题,我们可以选择How to travel、Travelling in Paris以及Travel service等文章供学生阅读。此时这一单元就是以Travelling为主题的藤,将这三篇文章有机地串联起来,必然能够更充分地把握和体现这一教学主题,有助于对教材大单元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以及学习效果的大大提升。

(2)依托教材话题拓展阅读资源

教师应以教材话题为主要依托,深挖文章,推动深度学习。先研读文本,梳理主线,利用语篇、语境,学习结构化知识、文化知识,提升思维;再关注内化提升、迁移创新,培养语言能力,加强文化感知,提升思维品质。笔者所在的地区就以译林出版社《津津有味读经典》英文分级阅读作为各年级必读书目。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学生的需要,以译林版为主线,整合南京大学出版社《中学英语阅读导航》英语话题课外阅读系列读本。如译林版八年级下册A good read整合了《中学英语阅读导航》中To be a true reader和Advantages of reading两篇内容。

笔者曾在市级课外阅读研讨活动中执教课外拓展阅读《皇帝的新装》,也是基于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A good read,本单元借助《格列佛游记》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格列佛游记》是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享誉世界的现实主义讽刺小说。离奇的情节、虚拟的环境、漫画式的假想人物形象,再加上作者的一本正经,煞有其事的讲述,使得小说具有了童话的特征。基于这一点,我们选择了孩子们都熟悉的经典童话故事The Emperors New Clothes。激发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阅读分享,实现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与拓展,增强学生阅读兴趣,着眼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2.融合多模态文本,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

依据外语学习活动观,外语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为基本教学和评价内容,围绕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文本处理的过程中,获取、梳理并整合信息,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尝试运用所学语言创造性地表达个人意图、观点和态度。

以笔者在2017年江苏省初中英语优课评比中获得一等奖的一堂七年级阅读课为典型案例。本单元教学材料选自译林版七年级上册Unit 3 Reading。以“介绍学校”为单元中心话题。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学生们除了能够向他人主动介绍自己的学校,还会主动谈论自己的学校生活,从而产生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积极活动和情感。在整堂阅读课教学中,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主要依据。在设计学习活动时主要思考如何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用英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情感和人生态度,逐步形成核心价值观和学科核心素养。着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交流中体悟play in our school,study in our school,enjoy in our school,grow in our school。基于此,本堂课主要设计了以下活动。

在While-reading环节,通过课件上展示的学校图片,进行师生对话交流,“Do your parents know your school very well? Some schools have an open day. Its for parents to visit school.”以此导入米莉的学校的开放日。接着,给出任务“Lets read the passage silently to get the main information about her school.”同时要求学生默读。学生文本阅读后,进行第一次小组合作——设计你眼中米莉的学校,完成贴图。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进行个别辅导。从浅层信息入手,小组合作,初步解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初步阅读,建构文本场景,训练想象、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在深入文本环节,获取参观线索、提炼文本中的主要场景,对文本内涵进行深层挖掘。在文本分场景阅读中,抓住文本核心词grow启发学生成长在校园,由此升华“Our school is like... We can...”找到教与学的结合点,引发情绪与心灵的共鸣,让课堂上生命的意蕴更生动,更鲜活。充分利用课堂再生资源进行阅读拓展,鼓勵学生通过观察、模仿、体验等方式进行语言运用,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结合生活实际,发挥想象,迁移创新自创诗歌抒发对学校的情感,促进学生能力向素养的转化。

3.深入研读文本,把握主题意义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篇是英语教学的基础资源。语篇赋予语言学习以主题、情境和内容,并以其特有的内在逻辑结构、文本特征和语言形式,组织和呈现信息,服务于主题意义的表达。教师应在语篇主题的统领下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加工和理解文本的观点与思想,“体验、比较、鉴别、分析、欣赏并表达自己的思想”。教材文本和拓展文本都应聚焦主题意义下语篇所承载的深层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我们要以挖掘语篇之间的主题意义为契机,以语篇之间浸润主题为路径,有效融合教材文本和拓展阅读文本,并在探究中超越文本,重构主题意义。

八年级上册Unit 3A Day out一课,如何表达感受是必须掌握的语言技能之一。对于初二的学生,教师应引导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内心和灵魂深处受益。如文中四个活动分别感悟出的四个名词courage, memories, future and hopes。

这样就使文本的深度和学生思维的高度都上了一个层次。在挖掘文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通过文本再构,原有教学内容更充实,更丰富,教材单元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得到充分体现,整个单元的学习更立体,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情境、文本与生活的连接正好揭示大单元Travelling的主题have a fantastic time, experience the life and explore the society!

阅读是一种多维思考方式[6]。教师基于主题拓展教材大单元文本,延伸英语课堂阅读学习的基本知识内容,激活学生的已有阅读经验,拓宽学生主题阅读的视野,从而大大增加英语课堂学习的深度和张力。我们通过英语读本和话题的课外阅读以及系列读本和英语经典文学名著的阅读,有效地融合译林版《英语》主教材,进行初中英语主题阅读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维发展水平,并且能够有效促进中学生阅读审美的能力和互动参与人际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袁顶国,朱德全.论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外延与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19-23.

[3] 李奕奕.基于大单元设计的英语阅读深度教学[J].教学与管理,2020(28):46-48.

[4] 杨平平.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文本主线设计的“点”[J].教学与管理,2021(03):63-66.

[5] 朱一烨,耿丽,孙慧.主题阅读对学生的积极作用及策略探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7(S1):174-177.

[6] 乔伊斯,韦尔,卡尔霍思.教学模式[M]. 兰英,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王   颖】

猜你喜欢
语篇意义文本
中日能源语篇中语言表征的对比研究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基于语篇分析的课例研究
有意义的一天
基于语篇的初中英语教学策略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