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海洋”:经验怀想与主题形态

2021-05-21 11:43卢月风
当代文坛 2021年3期
关键词:海洋

卢月风

摘要:关于“海洋”,有海上仙山的传说、海市蜃楼的神秘、追风逐浪的海上冒险、扣人心弦的海岛奇遇,这些因海而生的文字使文学画卷变得异彩纷呈。现代文学中,“海洋”作为一个承载理想、自由、乡愁、革命等丰富内涵的物象,折射出作家的主体精神走向与文学观念的变革。整体上来看,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海洋”书写没有局限于“遥望”“寓言”“神话”等古典文学时期的审美形态,但也同于西方海洋文学中征服自然、海底探索、海外掠夺等立体多元的价值观念,始终纠缠着日常与先锋、抒情与叙事、现代与传统、漂泊与乡土等复杂的情愫,形成了滞重而悠远的特征。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海洋书写;经验怀想;主题形态

轰轰烈烈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拉开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序幕,而海洋书写是其中的一翼,并呈现出从“惧海”到“愛海”,从“浅海”向“深海”迈进的态势。那么在海洋型民族文化的冲击下经过思想启蒙的现代作家究竟对海洋有着怎样的精神寄托和倾诉?他们笔下的海洋意象体现了哪些审美形态?在继承古代优秀海洋题材作品的基础上又有哪些新质?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尤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类的海洋实践活动走向自觉,21世纪又被称为“海洋的世纪”,这样的局势下寻绎中国现代文学的海洋经验与形态意义深远,并具有开拓性价值。

一  现代作家的“海洋”经验与主体精神

关于空间对于文学的重要性,亨利·列斐伏尔说:“空间从来就不是空洞的,它往往蕴含某种意义。”①的确,任何空间的存在都有其内涵,而作家精神空间的形成离不开一定地理空间或社会空间的支撑。构成现代作家“海洋”经验的精神空间主要源自留学背景、滨海地域环境等因素。曾几何时,“留洋”“闯东洋”“下南洋”是现代文学史上不可逾越的话语,标志着我们的生活与海洋的联系愈加密切。“五四”以来众多作家漂洋过海到西方求学,据不完全统计,现代作家的217名中有89人都曾有海外留学背景(其中留日的39人,留美的12人,留欧的34人,其他4人)。邮轮是他们往返的主要交通工具,途中长达数日的海上生活,依海而居的域外世界滋养着游子孤寂的精神世界,使得海洋书写触手可及。梁启超说:“海也者,能发人进取之雄心也。陆居者以怀土之故,而种种之系累生焉。试一观海,忽觉超然万累之表,而行为思想,皆得无限自由。”②在梁启超看来,海与陆不同的地域环境左右着人们的性格形成,海洋民族更容易激发人的进取、自由、冒险精神,而成为独立之国民,这种把海洋同思想进步相联系的观念寄托着他的国民性改造理想,启发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胡适曾把留洋的学生喻为“篙师”“舵工”,他们“采三山神药”,携“甘露”与“海外灵芝”扬帆而归,补国之不足,使古文明获得生机。

“五四”时期开放、自由的历史文化语境是出现留学高潮的客观条件,鲁迅、周作人、郭沫若、庐隐、沈尹默、郁达夫等作家选择东渡日本获取新思想;艾青、李金发、卞之琳、巴金、闻一多、徐志摩等人以欧美国家为逐梦之地。在抵达彼岸的旅程中,大海是他们的精神慰藉与情感寄托,域外生活又使他们受到西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文学观的浸润,“陆地中心”为支撑的伦理纲常渐次弱化,“海洋”成为新的生命体验与文学表达空间。如巴金《海上的日出》,郑振铎的《海燕》,闻一多的《孤雁》创作于行驶于异国的轮船上,在渺远的海天之间有感而发。冰心的《通讯二十》,徐志摩的《地中海》《地中海中梦埃及魂如梦》,郭沫若的《浴海》,郁达夫的《沉沦》等作品是以作者切身的海外留学见闻为背景,呈现出异样的海洋风情,是他们独立、自由主体精神的写照。冰心在大西洋滨岸的沙滩上闻到腥咸的海味时忆起童年拾卵石贝壳的情景;有人说徐志摩是“康河柔波里的水草”,也正是西方思潮的浸染激起了他对地中海区域悠久海洋文化的想象;波涛翻滚的太平洋在郭沫若眼中是一个可以洗涤污垢及旧皮囊的“浴池”,幻想以此实现国家与自我的新生;郁达夫在大洋彼岸的生活遇挫,但汪洋的海水阻隔了他的归程。总之,是“海洋”意象自由、浪漫的特质契合了海外游子的心理诉求与思想倾向,使现代文学的叙事内涵与美学形态更为丰盈。

域外海洋风景对作家审美趣味的滋养与价值观的形成固然重要,但沿海地区优渥的地理环境同样孕育出一批擅长写海的作家,海洋已融入他们的灵魂,如山东蓬莱的杨振声,浙江宁波的徐訏,福建长乐的冰心等,临海而居的地域优势不断陶染着他们的文学思想与精神取向。纵观杨振声在1920、1930年代的小说创作,从《渔家》《荒岛上的故事》到《抛锚》等篇章无不与海洋相关联,描写海洋自然景观与渔民的日常生活,展现山东半岛以海为生民众的风俗习惯。冰心出生在福建长乐,但在山东烟台的海边度过了童年,可以说海洋弥补了她孤独寂寞的生活,化为其生命的一部分。冰心曾说:“每次拿起笔来,头一件事忆起的就是海。”③因此被称为“海化的诗人”“海的女儿”。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在宋元时期就形成了向海性的传统,对成长于此的作家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浙东自然环境既显示出浓厚的土性特征,又因为其面临大海而凸显出其开放性的一面,这使得浙东作家在乡村体验方面有可能被注入新的内涵。”④这种新的内涵就是作家精神气质中的海腥味与海气息,如鲁迅、穆时英、戴望舒、王鲁彦等。还有广东籍的许地山、李金发等作家,靠海的地域优势、耳濡目染的民间海洋文化与滨海生活经验构筑起他们的海洋品格。“大海”在许地山的意识中是宗教人生观的寄托;“海之绿”“海之歌”“东海美人鱼”象征了李金发对理想的追寻;戴望舒把变幻无穷的海同自己的乡愁、爱情、相思等复杂的感情融为一体。如果说留洋经历作家笔下的海是后天的生活阅历与吸纳西方海洋精神的结晶,那么中国沿海一隅则是孕育海洋文化意识的天然场域,是形成生于斯长于斯作家海洋人格的先天基因。

尽管内陆农耕文化是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主体,但近代以来摆脱传统束缚,向海洋转型的趋势较为明显,一些生活于内陆的作家也按捺不住内心对海洋的想象与表达,如蹇先艾、巴金、朱湘、废名等,地域环境的局限使他们对海洋的熟稔程度略低于沿海作家,因此“在地”的海洋幻想是其主要精神诉求。如果蹇先艾的《青岛海景》,朱湘的《北海纪游》是以海边游玩见闻为背景,仍具有现实型海洋叙事特点,那么废名眼中“花长在心海”(《海》)的意境就打上了庄禅的空灵之感,朱湘的《月游》《泛海》诗篇,巴金的《海的梦》体现了作者对海的无限遐想。长期生活于中原、西部等内陆地区作家的海洋意识还较为淡薄,作品中的海洋意象只是零星、片段的出现,但相较于古典文学时期作家的精神走向已有很大突破,逐渐挣脱寓言性、神话色彩的审美形态。

纵观现代作家的海洋经验无论是漂洋过海的异域经历,还是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抑或是以非亲历视角描述象征性的海,他们的主体精神一方面逾越古代海洋叙事“遥望”与“幻想”的特点,另一方面虽有借鉴西方海洋文化精髓但又不同于他们笔下海上冒险、海底探索、荒岛体验、征服大海等主题,表现出契合中国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另一种风貌。海不再是无意识或潜意识中轻描淡写的物象,而是多元文学主题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因作家“海洋”经验的迥异而有了不同面貌。关于中国的海洋文学,台湾学者黄宗洁提出:“海洋文学的书写,不必然是一种‘海上生活的描述,它也可以是‘在地的,是对海的观察、想象或情之所至,也就是说,它可以是在‘海边甚至‘内陆的海洋书写。”⑤黄维樑进一步探讨了“海缘文学”的概念。以此来看,中国现代作家的海洋意识主要呈现出“在地”性与“海缘”性的特质,这一主体精神左右下的作品也多是源于海或与海有关,区别于普希金的《致大海》,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等那种远离大陆的纯粹海洋空间叙事策略。

二  现代文学中蓝色的“诗”与“思”

中国传统的“大河文化”是海洋文化的亚形态,或许缺乏西方那种依赖海洋生存的历史,但必须承认的是海洋依旧是中华民族多元文化构成中难以割舍的部分,是作家的情感维系。现代文学中的海洋意象同步于文学史的发展脉络,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格局又有不同的主题,其中具体的海景描写、渔民的日常生活再现是“写实的海”;而“抒情的海”表现在对浪漫爱情的向往、对亲情之爱的追忆、对现代性观念的肯定;从雄浑壮阔的大海中领悟人生哲理,感喟生命无常是“哲思的海”;海岛上不愿受压迫民众的揭竿而起使海洋充溢着搏斗的血腥,是“革命的海”。

“五四”文学的历史基点是“人的发现”,而个体独立、个性主义观念推进了文学革命的步伐,随之新月诗派、象征诗派、现代诗派应运而生,徐志摩、郭沫若、卞之琳、戴望舒等人的创作实践推动了诗体变革,作为海洋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诗成为他们诗篇中的一道靓丽风景。郭沫若曾直言不讳地发出“我崇拜海洋”的呼声,日出前是“青沈沈的大海”,夕阳下“海如日暮中的婚筵”,月光下是“安眠的海”。不同时段的大海被描绘得惟妙惟肖,体现出“时间”置换“空间”的特征,蕴涵着作家的先锋精神;戴望舒用“跳跃的金蟾”描绘太阳照射下波涛涌动、金光闪闪的海面;徐志摩的诗歌中涌现出“绝海的惊涛”(《五老峰》)、“一海的轻涛禁不住秋月的抚摩”(《秋月呀》)等意象,一幅如诗如画的海景图映入眼帘;卞之琳巧妙地把蔚蓝的晴空喻为大海,朵朵白云视为海中的岛屿(《望》)。我们在这些多姿多彩的海洋画卷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以及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实际上,除了诗歌之外,王鲁彦的散文《听潮》,巴金的《海上日出》,杨振声的小说《玉君》等作品同样用细腻的笔触描摹出日出日落、潮涨潮退时的大海,令人心旷神怡,是作者在时代冲击圈中生命感悟的具象化。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乏书写农民生活的作品,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沙汀《在其乡居茶馆里》,艾芜《丰饶的原野》等,但成长于沿海的作家则以自己熟悉的渔民生活为背景,再现了民众在社会动荡年代的生活日常与苦难。杨振声的《复仇》,用清新自然的语言叙述海岛民众其乐融融的生活场面“无数的女人孩子在海滩补网,男人在海上捕鱼。日里满海的白帆,夜间满海的灯火。海岸上晒网的、腌鱼的、修船的、补帆的,男人、女人、孩子们如开庙会的热闹”⑥。黎锦明在《银鱼曲》中展现出人们争先恐后地在海里撒网捕鱼的情景,老渔人沙龙有着同样的梦想,但却“没有勇气将渔艇浮到汪洋中去,当他想到他的父,他的弟弟及一个年老的伙伴,在半生来被出人料想的暴风雨卷去的时候”⑦。生病的妻子,拮据的生活逼迫他不得不向险恶的大海进发,结果在银鱼布满网,拼命向船上拉网的时候,被鲨鱼断送了性命,老渔人一家两代人的命运悲剧正是靠海渔民生存风险与苦难的写照。这些作品透露出当时中国黑暗的现实,无论是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还是以渔业谋生的渔民,他们虽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空间,却有着相同的命运。

如果作者对海景的生动描绘,对海边渔民生活日常的记录属于现实经验层面的海洋,那么由海而发的对脉脉亲情的感动、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则属于超经验层面的海洋,是象征的海洋。现代文学史上,比拟辞格是作家抒写艺术感悟的常用手法,而以海喻人,或以人喻海交相呼应的书写模式频繁出现。冰心是中国现代文学海洋题材的较早实践者,奇幻多彩的大海妆点了她的梦与想象。“母亲,你是大海,我只是刹那间溅跃的浪花”⑧;“父亲啊!我怎样的爱你,也怎样爱你的海”⑨。朱湘說:“海是我的母亲”(《小河》);冯至在《蚕马》中称父亲“像宁静的大海”,在这里浩瀚无边的大海闪现着人性的温暖、生命的底色、心灵的归宿等深远的精神力量。

爱情是文学书写的永恒主题,而海洋与爱情虽属于不同学科范畴,但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惊涛骇浪的大海犹如恋爱者起伏不定的心情,由此爱情题材中也不乏对海洋的诗意渲染,古今中外的作家更是以其敏锐的艺术感受力写下了众多不朽的篇章。现代文学中的海洋同样有指称自由爱情、浪漫痴情之爱的意义,无名氏的《海艳》精心营造了一个海洋世界,讲述哀伤绮丽的爱情故事,静谧碧蓝的海是主人公印蒂出场的背景;印蒂与瞿萦几次相遇的场景均发生在夜晚的海边,不同的“夜海”景象映射人物微妙的心理活动。徐志摩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爱、自由、美的价值观,诗歌中渗透着他曲折的爱情经历,“沙滩上的相思字”、“海鸥的私语”、“海边的恋歌”(《海边的梦》)流露出思念爱人的心情;“这不是白茫茫的大海”(《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传达内心对自由爱情的无限憧憬。无独有偶,冯至曾用“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我是一条小河》)反衬摧折自由爱情发展的旧礼教。卞之琳的《鱼化石》,戴望舒的《烦忧》等诗篇中的海意象同样是爱情的表达,大海的神秘、幻想、浪漫、变幻性唤起了作者内心的缱绻之情,他们赋予海洋以生命,起伏的海浪也有了人的情感。

众所周知,个性解放、人的主体性、进化论等启蒙思想是现代文学的关键词,海洋作为审美对象进入作家视野时也常常被涂上了反传统、个体独立的底色。鲁迅的历史小说《补天》把“女娲造人”“女娲补天”这些神话故事的发生场域由陆地转向海洋,“伊在这肉红色的天地间走到海边,全身的曲线都消融在淡玫瑰似的光海里,直到身中央才浓成一段纯白。波涛都惊异,起伏得很有秩序了,然而浪花溅在伊身上。这纯白色的影子在海水里动摇,仿佛全体都正在四面八方的进散”⑩。女娲褪去了神话中人物的神性外衣,被塑造成一个体态丰腴且富有旺盛生命力的女性,彰显着“五四”“人的文学”主题。徐訏《阿喇伯海的女神》以阿喇伯巫女及女儿、异教徒留学生对话的形式展开叙述,海洋空间象征不同文化在对话中达到和谐的可能性。除了小说,郭沫若的诗集《女神》可以说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海洋气息,序幕写到了不周山中断处的海水,海中的涛声,刚露出地平线的太阳在海水中沐浴,进而出现了海水中的晨钟、葬钟、酒钟等意象,以此表达摧毁黑暗的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凤凰涅槃》中“帆已破,樯已断,楫已漂流,柁已腐烂”象征旧事物的破灭;甚至直呼“我如大海一样地狂叫”(《天狗》),突显了冲决一切藩篱的勇气,以丰富的想象力抒发想要摆脱旧思想的桎梏,张扬个性、追求自我意识的迫切愿望。王一川指出“大海”的描绘“标志着作为现代文学自然典型的物象已经在美学上走向成熟和定型”11。从鲁迅到徐訏再到郭沫若,他们作品中的海洋是一个具有理想意义的符号,是祛魅、解放、叛逆、个性等“五四”启蒙精神的象征,更是召唤生命觉醒的思想密码,一定程度上承续了拜伦、狄金森等西方浪漫主义诗人心中那个崇尚个性与自由富有现代思想的大海。

如果说启蒙、自由是“五四”前后的文学概貌,那么“三十年代的文学主题是抗战救亡,民族的大众的文学口号已深入人心,而沿海城市的沦陷使得作家的生活空间转向武汉、延安等内地,与此同时作家的心理也不由地向本民族的主流文化传统靠拢,即‘内陆型文化心理结构”12。社会局势的骤变使得文学表达从启蒙向革命靠拢,海洋叙事也由面向心灵转向现实。受到左翼革命小说影响的穆时英,在创作初期曾对渔民的暴力革命给予深切关注,《生活在海上的人们》写了一场海难导致几百人丧命,他们无路可走之时在革命者的带领下谋划暴动,捆绑船主并英勇地同地方劣绅决斗。巴人在《六横岛》中用“大海如饥饿的巨狮”以勇猛姿态扑食六横岛隐喻统治者的暴政,最终民众走向了反压迫之路。杨振声的《抛锚》揭示出渔民平静生活中潜伏的危机,讲述了侠肝义胆的穆三与地方恶霸刘四之间的斗争。整体上来看,现代文学中海洋书写同革命斗争的联系仍然属于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体系的支脉,与日本海洋文学有相似性,都是底层民众反抗被奴役的命运。与现实中渔民暴力革命相对的是对自由、和谐、没有压迫海岛世界的期许,如巴金《海的梦》,他在小说的序言中说:“我爱海,我也爱梦。青的天,蓝的海,图画似的岛屿,图画似的帆船。我见着了那个想在岛上建立‘自由国家的女郎了。在海上人们常常做着奇异的梦。但这梦又屡屡被陆地上的残酷现实摧毁了。”13或许正是因爱海,而构筑了一个具有乌托邦色彩海岛民众抗暴的故事,海的怒吼、咆哮象征着觉醒的奴隶对抗强暴的行动,以此隐射当时民族革命战争的残酷性。社会转型没有阻断文学中的海洋书写,作家把革命主题融入其中,映射血与泪的现实,表达对理想生存状态的希冀。

因着作家生存境况、人格禀赋的不同,致使他们笔下的“海洋”纷繁复杂,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感悟。黑格尔说:“象征要使人意识到的不是它本身那样一个个体的个别事物,而是它所暗示出来的普遍性的意义。”14现代文学中“海洋”在自然景观之外,始终交织着写实与浪漫,传统与现代,日常与先锋等复杂的形态。海洋是沟通人们内心波澜与社会现实的媒介,表达对浪漫爱情的憧憬,对亲情之爱的珍视,在自然中寻觅真纯的个性,引导读者叩问生命价值、思考人生哲理等。这些多元的海洋叙事形态实现了作家主体精神的对象化,开辟了新的审美空间。

三  现代文学中海洋书写的滞重与绵长

大海,对于以黄河为发源地的华夏民族来说略显生疏与神秘,直到东南沿海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加强,才使国人走出封闭自守的天地,对海洋的认识也经历了从盲目到自觉,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现代海洋文学书写主要有“地理的海洋”“爱情的海洋”“哲思的海洋”“革命的海洋”等形态,特殊的地理构造与历史传统形成了中国现代海洋文学的滞重与绵长的特征,缺少西方那种蔚为大观的气势,但我们还是能从中窥见不同作家的审美旨趣,看到现代文学观念与风格的流变。

启蒙与革命是现代文学的主题,海洋抒情与叙事灌注着同样的观念。古诗词中的海洋作为自然意象常常是人类主观意识外化的表现,把自我汇融于天地之间,体悟人生真谛,而在个性解放、个体自由等启蒙思想影响下的现代海洋文学也有延续传统,以海寄情,以海咏物,以海言志等无不透射着作家的主观感情。如许地山的散文《海》《海角的孤星》,戴望舒的诗歌《寻梦者》,卞之琳的《一块破船片》等作品中与海相关的意象旨在探究生命的终极价值,感叹无常的人生,追逐理想,使原本只可意会的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可触。恰如普实克所言: “在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的一个最重要特色便是主观成分普遍存在,这似乎与作者人格自传统的羁绊中解放出来,并逐渐凸显于作品中有关。”15现代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正是文学主观性的体现,郭沫若笔下海的创造、毁灭、奔放与“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相呼应,力量之美跃然纸上,颇有“摩罗诗人”的气质。王富仁认为,“在郭沫若所面对的大海里,一切都不是作為特写的符号存在的,它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没有思想含义的形式,是一种没有本质的现象,它需要的不是领悟、咀嚼和品咂,它需要的是感受,直接的感受,它给你的仅仅是那一刹那的沉醉。”16。徐志摩的诗歌中也不时回荡着澎湃的涛声,诗人的心灵犹如浪花般玲珑剔透,“柔波”“波鳞”“漪绒”等反复出现的海洋意象映射出诗人对自由、个体价值的追求。

郭沫若、徐志摩的海洋诗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写照,卞之琳说:“大约在1927年左右或稍后几年初露头角的一批诚实和敏感的诗人,所走的路不同,可以说是植根于同一个缘由——普遍的幻灭。”17诗人产生幻灭感的缘由是国民大革命失败后黑暗的社会现实,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与忧愁无以排解,诗歌中的海洋是灵魂的苏息与净化。卞之琳用“珠贝含泪”(《泪》)、希腊神话“金羊毛与海伦”的故事(《灯冲》)等意象折射复杂的情绪。庐隐的散文集《灵海潮汐》中有多篇记录了大海的涨落现象,借此映照苦恼、烦闷的心灵世界。抗战时期,民族救亡的呼声压倒一切,政治局势的变化和特定历史的需要,使新文学的叙事内容很快从个体意识启蒙的文学革命进入社会解放的革命文学,多元并进的文学形态以及关于人性的种种思考被弱化。作家把叙事重心转向“集体”“大众”等社会解放内容,现代文学中崇尚“个性”“自由”“浪漫”的海洋意象变得低沉暗淡,像《岱山的渔盐民》(圣旦)、《海的梦》(巴金)等小说表现的多是海岛民众抗暴的革命主题,多元的海洋书写空间在“群体意识”的规范下显得单调而滞重。

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源于江河,以农为本的农耕文化是其主体,没有形成西方那种根深蒂固的海洋文化历史,那些远离故土的人们极易萌生眷恋陆地家园的情愫,加重了现代文学中海洋书写绵长而悠远的特征。郑振铎的《海燕》:“如今,离家是几千里!离国是几千里!托身于浮宅之上,奔驰于万顷海涛之间,不料却见着我们的小燕子。”18由海燕想到了家乡的小燕子,寄托故园之思,抚慰孤独的心灵。闻一多的《孤雁》把自已视为失群的孤雁,离开故土后内心的孤寂与酸楚,海洋被赋予了温婉哀伤的风格。冯至的《在海水浴场》写道:“浪来了,你跳入海中,浪平了,又从海中跳起,跳在平板的船儿上,唱着你故乡的歌曲。”19。以“土地”为主的传统文化早已深入人心,因此作者往往把陆地山川视为理想的栖居,而身在以海为生的海洋民族总有一种“异客”的身份焦虑,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现代海洋书写的纵深发展,少有“海域奇遇、怒海余生、碧海掣鲸”20的故事,缺乏产生《老人与海》(海明威)、《海狼》(杰克·伦敦)、《海上劳工》(雨果)等经典海洋文学的条件,但也显示出自身的特色。

内陆型的文化惯性使得中国的海洋文学始终未得以充分发展,加之大多数作家中原腹地的生活环境,他们表现出描写乡土、城市时的得心应手,面对海洋时缺少现代意识的视角,多停留在海洋景物或滨海日常生活,抑或是托物寄情的层面,相对遮蔽了海洋主题的丰富性。因而当这一文学形态以独特的风采给传统文学增添了生机与活力时,仍难以克服其先天不足的弱点。冯友兰说:“从孔子的时代直到十九世纪末,中国的思想家们从来没有到海上冒险的经历。”21除了地理环境的局限,作家海上经验的不足同样阻碍了中国现代海洋书写的面貌,致使文学史上耳熟能详的是“乡土小说”“通俗文学”“都市文学”等类型,而“海洋文学”长期处于边缘状态。尽管有限的海洋题材作品推进了现代文学研究的步伐,但其缺失也是明显的,如作品中海洋意蕴的简单片面化,有关海洋生态主题较为匮乏,人物形象塑造的薄弱,在情节结构、人物心理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铁凝在第七届鲁迅文学颁奖仪式上说:“在这伟大的新时代,海阔天空的可能性正在我们眼前展开,让澎湃的现实生活、让昂扬的时代精神、让丰盛的经验和情感在我们笔下提炼造型,这是这个时代的作家和广大文学工作者的光荣责任。”22我们从“海阔天空”里可以感受到发展中国海洋文学的迫切性,如果现代文学中的海洋书写显现出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中的稚嫩、蹩脚,那么当代海洋叙事在摆脱历史枷锁方面走得更远,尤其在小说方面有了长足发展,如陈俊超的《九级风暴》,邓刚《迷人的海》,萧平《海滨的孩子》,张炜《少年与海》等都有作家切身的海洋生活经历,以强烈的“在场感”为底蕴丰富着海洋的表现范畴与美学内涵。

注释:

①[法]亨利·列斐伏爾:《空间的生产》,载包亚明编:《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54页。

②梁启超:《饮冰室文集点校》(第2册) ,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136页。

③冰心:《冰心文集》(第3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0页。

④周春英:《王鲁彦评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3页。

⑤黄宗洁:《想象海洋:试论建构“在地”海洋文学的几种可能》,《现代中文学刊》2013年第3期。

⑥杨振声:《杨振声文集》,线装书局出版社2009年版,第184页。

⑦黎锦明:《银鱼曲》,载《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小说集二),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579页。

⑧冰心:《中国儿童文学大师杰作系列》,北京阳光出版社2015年版,第140页。

⑨冰心:《冰心文集》(第1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版,第265页。

⑩鲁迅:《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46页。

11王一川:《兴辞诗学片语》,友谊出版社2005年版,第213页。

12阮忆、梅新林:《“海洋母题”与中国文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2期。

13巴金:《海的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页。

14[德]黑格尔:《美学》(第2卷),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1页。

15[捷克]普实克: 《普实克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李燕乔等译,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28页。

16杨芳选编:《郭沫若作品精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56页。

17周良沛编:《戴望舒诗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2页。

18郑振铎:《最后一课》,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第28页。

19冯姚平选编:《冯至美诗美文》,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第17页。

20张放:《海洋文学简史》,巴蜀书社2015年版,第5页。

2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年版,第21页。

22许晨:《走向“深蓝”的海洋文学》,《文艺报》2019年1月18日。

(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本文受“广东海洋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及广东海洋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启动经费资助,名称:现代文学中的“海洋”书写,项目编号:R19019;广东海洋大学2020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博士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名称: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海洋”书写研究,项目编号:C20122)

责任编辑:刘小波

猜你喜欢
海洋
书是一片海洋
出发,去看看未来的海洋
The ocean Cleanup海洋清理
海洋向海洋出发
海洋印象
爱的海洋
海洋美景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海洋之歌》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