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优化施肥对冬小麦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2021-05-22 08:11李小庆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3期
关键词:钾肥冬小麦籽粒

李小庆

(山南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西藏 山南 856000)

长江流域的小麦种植区作为我国一大农业生产基地,小麦种植面积将近占据我国小麦总耕地面积的三分之一[1]。在种植作物的过程中,农民为追求高产过度、盲目施肥的现象较为普遍,因此化肥的施用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小麦产量却未曾增长,养分利用效率有所降低,所以科学管理养分从而推动小麦产量同肥料利用率协同发展十分重要[2]。冬小麦属于需肥较多的农作物,科学合理进行施肥能够有效保障冬小麦的产量与品质[3,4]。因此,本研究将冬小麦作为试验作物,通过田间对比试验分析研究常规施肥与优化施肥的肥料利用情况,探讨优化施肥在提升冬小麦产量方面的作用,希望能为冬小麦生产中肥料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将登海202品种的小麦作为试验作物,选取46%尿素作为氮肥,选取16%过磷酸钙作为磷肥,选取51%硫酸钾作为钾肥。于2019年10月2日取土样开展基本理化性质检测。在0~18cm耕层土壤中,包含有机质14.5g/kg、有效磷17.0mg/kg、碱解氮89.84mg/kg、速效钾119.79mg/kg,pH为7.2。

1.2 试验方法

本试验共分为2组:常规施肥与优化施肥。常规施肥施用氮磷钾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5:15:15,施用量为45kg/65.0m2。优化施肥的氮磷钾比例为14:6:9,施用量为45kg/65.0m2。各组的具体施肥量如表1。

表1施肥量

于2019年10月5日播种,每组播种6行小麦,小组间除施肥措施以外,其余田间管理措施均保持一致。2019年10月13日出苗,2020年6月10日取样,为边际效应排除边行与两端的小麦,随机选择3个1cm长样段,将小麦拔出,剪去根系,取地上部分制作成混合样品。6月20日实施室内考种。

本次土壤分析项目包含有机质、速效磷、碱解氮、有效钾等理化性状,采用pH计检测pH,通过碱解扩散法检测碱解氮,通过重铬酸钾容量法检测有机质,通过0.5mol/LNaHCO3浸提-钼蓝比色法测量有效磷,通过醋酸铵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检测速效钾。植株与籽粒的分析项目分别是茎叶与籽粒的氮、磷、钾含量,通过H2SO4-H2O2联合消煮法-凯式定氮法、钼黄比色法与火焰光度计法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常规施肥与优化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优化施肥组的小麦产量为9480.37kg/hm2,常规施肥组的小麦产量为8945.18kg/hm2,增产了535.19kg/hm2,增产率为5.98%。优化施肥组的千粒质量并未高于常规施肥组,但是有效穗数、穗粒数均多于常规施肥。由此可见,优化施肥能够增加冬小麦产量,改善冬小麦产量结构,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小麦产量与结构

2.2 常规施肥与优化施肥对肥料吸收利用的影响

冬小麦籽粒含有的氮、磷养分多于茎叶,茎叶含有的钾养分多于籽粒,这同氮磷钾于冬小麦中展现的不同作用有关,氮、磷影响着冬小麦籽粒的产量与品质,钾则能够提升茎秆的韧度与抗性。常规施肥与优化施肥在养分吸收量方面差距并不大,氮与钾的养分吸收量均远远高于磷。具体数据见表3。

表3 肥料吸收利用情况

2.3 常规施肥与优化施肥对于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常规施肥组的氮肥利用率为27.89%、磷肥利用率为10.25%、钾肥利用率为25.62%,优化施肥组的氮肥利用率为35.97%、磷肥利用率为18.25%、钾肥利用率为32.55%,优化施肥组的肥料利用率明显高于常规施肥组。由此可见,优化施肥能够提升肥料利用率,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具体数据见表4。

表4 肥料利用率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冬小麦在较暖的地方种植,通常在9月末至10月初进行播种,来年5月末至6月末成熟[5,6]。有一句谚语为:“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里”,这句谚语强调施肥的重要性,种植冬小麦时需要施好、施足基肥,农家肥、氮肥、磷肥、钾肥便能给予小麦生长所需的全部营养[7]。伴随着高产栽培技术的不断发展,小麦生产种植技术也一直在前进,我国十分重视冬小麦的生产栽种[8]。当前,我国农民施肥仍然具有盲目性,尤其是肥料施用量太高、施用时期不科学等问题较为严重,不仅无法有效提升产量,还会造成肥料浪费。优化施肥依据土壤的供肥能力与冬小麦的目标产量来制定氮、磷、钾肥的比例与用量,尽可能满足各时期冬小麦对于养分的需求。

氮素直接影响到小麦的品质,在合理范围内,籽粒的蛋白质含量会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若是施氮量条件相同,灌浆期与追肥时期喷施氮素能够提升生育后期的氮素代谢转化能力,从而增加冬小麦产量,改善冬小麦的营养质与加工品质。相比不施氮的冬小麦,施氮的冬小麦具有更高的干湿面筋含量,并且干湿面筋含量会随着施氮使其的延迟而增加。想要保障冬小麦优质且高产,土壤中需要维持一定的有效磷含量,施磷不会影响小麦的氮代谢与籽粒蛋白质,但是可能稀释籽粒中含有的氮,具有降低冬小麦蛋白质含量的可能性。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营养物质,有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能够有效增强小麦的抗旱性。合理应用钾肥能够提升冬小麦品质,如果不施有机肥,增施钾肥并供应充足的氮、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面粉加工品质。施钾可以促进吸收氮素,没有充足的氮素供应将无法充分发挥出钾素的作用。因此在种植冬小麦的过程中需要优化施肥,合理选用肥料。开展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优化施肥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优化施肥组的小麦产量多于常规施肥组,分别为9480.37kg/hm2与8945.18kg/hm2,增产率为5.98%,优化施肥能够增加冬小麦产量,改善冬小麦产量结构;冬小麦籽粒含有的氮、磷养分多于茎叶,茎叶含有的钾养分多于籽粒,常规施肥与优化施肥在养分吸收量方面差距并不大,氮与钾的养分吸收量均远远高于磷;优化施肥组的氮肥利用率、磷肥利用率与钾肥利用率均高于常规施肥组,优化施肥能够提升肥料利用率,优化施肥具有增产增收作用。综上所述,优化施肥能够有效增加冬小麦产量,提升肥料利用率,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钾肥冬小麦籽粒
国际钾肥市场走势下行
氮素对高温胁迫下玉米籽粒发育的调控效应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山西省主推小麦品种籽粒形态性状分析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释放钾肥储备正当时
冬小麦的秘密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撒落成星星
玉米籽粒机械直收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