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与管理策略研究

2021-05-23 13:25丁继明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25期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丁继明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把孩子留在农村委托他人监管,造成许多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由于长期见不到父母,在心理和行为上会出现许多问题,导致留守儿童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影响到了留守儿童生命健康成长,因此加强农村里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十分重要,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与管理有哪些具体的策略与措施的研究有这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不断的加快,农村大量的青壮年进入城市,造成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批的缺失,导致一些村庄留下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甚至一些村庄会出现人去屋空,“荒村”现象比比皆是。这些外出务工人员大部分都是未成年子女的父母。其中一部分的孩子随着父母进入城市,但是还有更多的孩子由于户籍、教育、住房等方面的限制,他们无法带子女到城市一起生活,造成了父母和孩子异地分隔的现象,而留在农村的孩子则由自己的祖父母或者留守儿童机构照顾,从而产生了一大批滞留在农村的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安全问题及现状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得不到父母的照顾、关爱和教导,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隐患和成长风险。事实上,由于缺乏有效的庇护以及正规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遭遇伤害的事件时常发生。这些伤害不仅仅包括溺水、触电、交通事故等意外伤害还有刑事犯罪伤害,还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导致的农村留守儿童自我伤害以及伤害他人的行为。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中男童意外伤害发生比率为 36.8%,女童意外伤害发生比率为 25.7%,学前阶段意外伤害发生比率 26.8%,小学生意外伤害发生比率 39.4%,中学生意外伤害发生比率 29.8% 。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事故发生比率相对较高,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亟待加强。为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我国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很多指导意见,比如 2016 年 2 月 14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 号),文件指出,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保护工作是一项关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家庭幸福,社会和谐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事,各级政府及教育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力度,确保农村留守儿童生命安全及健康等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此外,2016 年 5 月 9 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国教督办函〔2016〕22 号);2017 年 4 月 21 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发布了《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国教督办〔2017〕5 号)。这一系列文件的出台,体现了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和关爱。

据新华网报道,中国每年有近5万儿童意外死亡,当中很大一部分是农村留守儿童,在遭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基本上不具有自我解救的能力,求救无门,只能听天由命。因此,我们需要整合社会、政府、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力量,来抓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工作。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的主要表现:

1.安全问题突出。公安部的一项统计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已成为各类安全事件的高危人群。其中,留守女孩容易成为被伤害的目标,犯罪分子也容易得逞。另外,代养人伤害留守儿童人身权利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一部分留守儿童发生车祸、溺水、触电、水灾等意外致残甚至死亡。

2.学习成绩下降。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下降,逃学、厌学乃至辍学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甚至走上了辍学打工的道路。

3.心理障碍较多。不少留守儿童已出现了个性发展题:一是攻击型,动辄吵闹打架,情绪自控力差,好冲动,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二是畏缩型,表现为情绪冷漠、畏惧、郁、自卑、优柔寡断、害怕与人交往等。

4.道德严重滑坡。'一些留守儿童狭隘自私,不关心他人;不诚实守信,不尊重师长;好逸恶劳,奢侈浪费;缺少体荣誉感,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等。

5.行为失范严重。一些留守儿童在缺少父母关爱、社会有效监护、关心和教育等情况下,不良行为增多,法制观念淡薄,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

二、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与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1、调查访问,做好学校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状况的统计工作。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要认真做好留守儿童安全状况的统计工作,并分析存在安全状况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 “因材施教”,最终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各方面安全。

2、划分责任,建立健学校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机制。首先要调查清楚的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主要代理监护人。然后要对代理监护人进行辅导和监督; 其次,要多方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学习压力和心理健康等。当发现孩子已经发生性格偏激时,应及时和代理监护沟通,必要时要同留守儿童父母沟通更换代理监护。定期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及时了解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康状况。

3、强化管理,不断提高学校留守儿童正确防范安全问题的意识。制定学校留守儿童安全教育与管理校本教材,让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知道如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加强学校留守儿童正确防范安全问题的意识,从而培养留守儿童有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4.学校要制定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留守儿童的教育要有专人负责,必要时要配备专门的师资;教师应增加与留守儿童的接触机会,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孩子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各方面均有关照的临时父母;要坚持家访制度,加强与代管人员的交流与配合;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留守儿童的学习热情;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填充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利用互助互学的同窗友谊来填补儿童家庭亲情的缺失;要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纪律教育、理想教育和守法守纪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开设学习和心理健康辅导课。凡有留守儿童的学校,都应按规定在课外开设学习和心理健康辅导课,有针对性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习和心理辅导,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和调节学生的心理失衡问题。

6.安装亲情电话,加强与父母的沟通联系。每周为每位留守儿童提供免费与父母定时进行电话沟通,增加感情联络。这样可以加深留守儿童对父母的了解,增加双方的感情,并且让孩子通过电话向父母汇报学习和生活情况,家长也可以通过通话的方式对子女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和安全监管,学生也享受到了父爱母爱的温暖,有利于他们的健康安全成长。

7.完善寄宿制工程,为留守儿童提供住宿。学校应该在安排寄宿学生时优先安排留守儿童,并配备宿管人员,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学生宿舍应安装视频监控系统,配备消防设施,定期对学生安全行为进行督查,收缴管制刀具,防止意外事故

发生。配备专门的宿管教师,每晚对学生宿舍进行检查,清理学生到位情况,周末严格对留守儿童出人校园进行严格监管,全天候跟踪,有效杜绝意外事故发生。

8.落实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加大安全监管。成立以校长任组长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义务巡逻领导小组、应急处置小组、隐患排查治理小组等领导机构,明确安全责任。学校与各类人员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聘用专职校园保安、宿舍管理、食堂工勤等各类人员,并严格组织培训上岗,使其掌握基本的安全技能。配齐安装好门卫警务室设施,主要有警务钢叉、防割手套、橡胶辊、防暴头盔、辣椒水、警用电筒、报警电话、校园视频监控平台,筑牢安全保障。

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责任重大。只有政府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让留守儿童享受到更多来自家庭的关爱,体会到来自学校教师的关心,感受到整个社会对他们的爱心,一定会为留守儿童筑起一道道健康成长的安全城墙,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注:本文系2021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与管理策略研究》(JCJYC21180507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安全管理
美国职业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对我国的启示研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